言猶未了,船頭下又是一道紅光燭天而起。紅光裏麵閃出一位神道,金盔金甲,耀眼爭光。兼且人物長大,聲響如雷,連聲叫道:“萬歲!萬歲!萬萬歲!”天師道:“來者何神?早通名姓。”其神道:“小神姓風名天車,官拜沿江遊奕神是也。”天師道:“你何處出身?”遊奕神說道:“小神生於蜀之酆都。生下地來,有三隻眼,一隻觀天,凡遇烈風暴雨,無不先知;一隻觀地,凡有桑田滄海,無不先知;一隻觀人,凡有吉凶禍福,無不先知。因小神觀天、觀地、觀人無不先知,故此上帝授小神一個沿江遊奕之職,專一報天上之風雲,江河之變遷,人間之禍福。”天師道:“曾有何顯應?”遊奕神道:“宋丞相陳堯谘未遇之時,有遠遊,泊舟三山磯,先一日請謁,具告他來日午時有大風突至,舟行必覆,公宜避之,陳唯唯稱謝。到明日,自朝至中,天清氣朗,萬裏無雲。舟人累請解纜,陳不許,舟人再三促之,陳說道:‘緊行,慢行,先行,隻有許多路程,更待同行。’舟一時開發殆盡,片帆風飽,無限悠揚,舟人嗟歎不已。甫及午牌時候,忽然西北上一朵黑雲漸漸而起,起到大頂上之時,大風暴至,折木飛沙,怒濤如山。同行舟收拾不及,不免沉溺之患,陳舟如故。舟人始信陳語,跽而致謝。陳心亦異小神之報,每欲謝無由。他日焦山下又見小神,陳揖小神近前致禮,問小神故。小神具告他是沿江遊奕神,以公他日當做宰相,故奉告。陳說道:‘何以報德?’小神說道:‘貴人所至,百神理當接衛,不敢望報。但願求《金光明經》一部,乘其力,稍可遷秩。’陳唯唯。這正叫做:君子一言重於九鼎。陳他日專遣人送三部《金光明經》,詣三山磯投之。小神原日隻求一部,因得陳三部,連升三級,陳宰相得小神免一時沉舟之患,小神得陳宰相升平等數級之官。這一段情由,就是小神顯應。”天師道:“今日到此何幹?”遊奕神說道:“因為寶船之上有聖旨在外,特來朝參。”天師道:“朝參已畢,請回罷。”遊奕神應聲“是”,天師又說道:“尊神且慢去,貧道還有一事相問。”遊奕神說道:“有何事見教?”天師道:“你職掌遊奕,可曉得朝廷麼?”遊奕神說道:“朝廷一動一靜,神鬼護佑;一語一嘿,神鬼欽承。豈有不曉得之理?”天師道:“你既曉得,這如今萬歲爺可在南京麼?”遊奕神說道:“在南京。”天師道:“前日有信,聞說道朝廷營建北京,有遷移之意,果是真麼?”遊奕神說道:“是真。萬歲爺已曾禦駕親臨北京城裏,這如今又轉南京來也。遷都之意已決,隻還不曾啟行。”天師道:“不曾啟行,還是貧道們有緣。”遊奕神拜辭而去。老爺道:“怎見得不曾啟行還是有緣?”天師道:“便於複命,不是有緣何如?”
道猶未了,船頭上一道黑煙燭天而起。老爺道:“黑煙起處,又是個甚麼神道麼?”天師道:“多謝元帥老爺照顧,今日中間抬出聖旨牌去,接待了這一日江河上有名神道。今番卻又不是個神道,卻又有些確氣哩!”老爺道:“怎見得不是個神道?”天師道:“先前的神道,都是紅光赤焰,瑞氣祥煙,並沒有些黑氣,今番黑氣衝天,一定是個妖魔鬼怪也。”
道猶未了,一聲響,一道氣,半邊青,半邊紅,上拄天,下拄地,攔住在船頭之下。元帥老爺吃了一慌,問說道:“這是甚麼?”天師道:“這卻古怪,是一段長虹。”老爺道:“這虹是些甚麼出處?”天師道:“虹即蝀,陰陽交接之氣,著於形色者。”王爺道:“古有美人虹,那是甚麼出處?”天師道:那是《異苑》上的話,說道古時有一夫一婦,家道貧窮,又值饑饉,食菜根而死,俱化成青紅之氣,直達鬥牛之墟,故此名為美人虹。蘇味道有一首詩可證?詩說道:
紆餘帶星渚,窈窕架天潯。
空因壯士見,還共美人沉。
逸勢含良玉,神光藻瑞金。
獨留長劍彩,終負昔賢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