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寶賚船離酆都國 太白星進夜明珠(2)(2 / 2)

晚來江門失大木,猛風中夜吹白屋。

天兵斬斷青海戎,殺氣南行動坤軸。

一陣大風不至緊,馬船上早已掉下一個軍士在海裏去了。報上中軍帳,元帥吩咐挨查軍士甚麼籍貫,甚麼姓名,一麵快設法救起人來。元帥軍令,誰敢有違,一會兒回複道:“軍士姓劉,雙名穀賢。原籍湖廣黃州府人氏,現隸南京虎賁左衛軍。站著篷下,失腳墮水,風帆迅駛,救援不便。”元帥傳令,問他船上眾人:“可見軍士形影麼?”回複道:“看見軍士在水麵上飄飄蕩蕩,隨著寶船而來。”老爺道:“異哉!異哉!夜明珠偏不見,卻又淹死了一名軍土。馬譯字之言大謬。”王爺道:“軍士自不小心,與夢何幹。隻是這個風卻大得緊,怕船有些不便,將如之何?”老爺道:“國師原說是:‘清風明月無人管,直送仙舟上帝京’,怎麼今日又主這等大風?還去請問他一番,就見明白。”

二位元帥拜見國師,把劉穀賢掉下海、風大寶船不便行兩樁事,細說了一遍。國師道:“貧僧也在這裏籌度。開船之時,幸喜得那個道童和那兩個行者前來送行。這三十日中間,順風相送,怎麼今日又是這等大風?”老爺道:“風頭有些不善。”國師道:“天意有在,一會兒自止,也未可知。”王爺道:“海嶠颶風,自午時起,至夜半則止。這個風,從昨日黃昏起。到今日,這早晚已自交未牌時分,還不見止。多管是夜來還大。”老爺道:“日上還看見些東南西北,夜來愈加不好處得。”道猶未了,雲穀報說道:“船頭上站著兩個漢子,一個毛頭毛臉,手裏拿著一隻大老猴;一個光頭滑臉,手裏提著一隻大白狗。齊齊的說道,要見老爺。”三寶老爺說道:“敢是送過夜明珠來?”國師不敢怠慢,走出頭門外來,親自審問他兩個的來曆。

隻見那漢子瞧見國師,連忙的雙膝跪著。國師道:“你兩個是甚麼人?”那毛頭毛臉的說道:“弟子是紅羅山山神,特來參見。”國師道:“紅羅山山神,原是鹿皮大仙。你有甚麼事來見我?”山神道:“弟子蒙佛爺爺度化大德,護送寶船。”國師道:“你手裏拿著是個甚麼?”山神道:“是個風婆娘。”國師道:“怎叫做風婆娘?”山神道:“他原是個女身,家住在九德縣黑連山顛唧洞,飛廉部下一個風神,主管天上的風。一張嘴會吹風,兩隻手會舞風,兩隻腳會追風,醉後之時又會發酒風。故此混名叫做風婆娘。”國師道:“怎麼這等一個形狀?”山神道:“他麵貌像個老猴,看見人來,慚愧滿麵,不肯伸頭出頸。任你打他一千,殺他一萬,見了風就活,萬年不死。”國師道:“你拿他來做甚麼?”山神道:“佛爺爺寶船回棹,已有明月道童、野花行者、芳草行者順風送行。爭奈這個風婆娘不知進退,放了這一日大風。道童、行者都是軟弱之門,降他不住。弟子怕他再發出甚麼怪風來,寶船行走不便。是弟子助道童一力,拿將他來,未敢擅便,特來稟知佛爺爺。”國師道:“今後隻令他不要發風。饒他去罷。”風婆娘娘說道:“今日是小的不是。既蒙佛爺爺超豁,小的再不敢發風。”山神道:“口說無憑,你供下一紙狀在這裏,才有個準信。”國師道:“不消得。”山神道:“他名字叫壞了,轉過背就要發風。”國師道:“擒此何難!”風婆娘說道:“隻消佛爺爺一道牒文,小的就該萬死,何須這等過慮!”山神道:“還要和他講過,寶船有多少時候在海裏行著,他就多少時候不要發風。”國師道:“大約有一周年。”風婆娘說道:“小的就死認著這一周年,再不敢發風。”國師道:“放他去罷。”隻說得一聲放。你看那風婆娘一聲響,一陣風頭而去。

國師道:“那一個是甚麼人?”

畢竟不知那一個是甚麼人?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