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閻羅王寄書國師 閻羅王相贈五將(2)(1 / 3)

出了門,金都督道:“好了這個黑臉賊。”張狼牙道:“你罵我?”金都督道:“罵適來的閻羅天子。”張狼牙道:“你說甚麼黑臉賊?我穿青的,你有些護皂。”道猶未了,這正叫是回馬不用鞭,早已到了寶船上,拜見二位元帥。隻見王明正在那裏講劉氏是他的生妻,死後嫁與崔玨判官;又講崔玨判官誤認他做個大舅,領他進城,看見望鄉台、槍刀山、奈河橋、孤淒埂、賞善行台、罰惡分司,又是一十八重地獄,銼、燒、舂、磨,各色刑憲。正講到興頭上,唐狀元一幹五員大將,五騎馬,五般兵器,飛舞而歸。見了元帥,都問王明:“你上哪裏去了這些日子今日才來?”王明道:“我今日不是崔玨判官兩場口角,還不得家來也。”唐狀元道:“甚麼崔玨判官?”王明道:“就是閻羅上的崔玨判官。”唐狀元道:“甚麼口角?”王明道:“一日之間,先是五個鬼和他大鬧一場,後又是五個天星和他大鬧一場。家裏聞知這兩場凶報,生怕有些差池,故此我拜辭而來。”

唐狀元不覺的大笑了三聲。元帥道:“你笑甚麼?”唐狀元道:“原來真是個鬼國,真是個陰司,虧我們硬和他爭鬧一場。”元帥道:“怎麼和他爭鬧?”唐狀元道:“王克新說五個鬼和判官大鬧,就是為了我們殺死的魍魎之鬼,一總有三十二宗,都在告狀取命。五個天星,就是我們殺到靈曜府裏閻王殿下。”

元帥道:“怎麼就殺了這幾日?”唐狀元道:“早去晚來,隻是一日。”元帥道:“已經三個日子,王明共去了十個日子。”唐狀元道:“可見洞中方七日,世上幾千年。陰陽有準,禍福無差。”

元帥道:“裏麵風景何如?”唐狀元道:“陰風颯颯,冷霧漫漫,不盡的淒涼景色。”元帥道:“居止何如?”唐狀元道:照舊有街道,照舊有房舍。有個鬼門關,有座酆都城,有座禁城,卻才到靈曜之府。中有閻羅王的宮殿,朱門宏敞,樓閣崚嶒,儼然王者所居氣象。元帥道:閻羅王何如?唐狀元道:冕而衣裳,儼然王者氣象。元帥道:可看得真麼?唐狀元道:覿麵相親,細問細對。他還有一封短劄,拜上國師;還有一件禮物,賞賜末將們的。元帥道:怪哉!怪哉!連陰司之中也征到了,連閻羅王也取出降書來,也取出寶貝來。今日之事,千載奇事。即時請過國師、天師。唐狀元遞上書,國師拆封讀之,原來是個七言四句,說是:

身到川中數十年,曾在毗盧頂上眠。

欲透趙州關捩子,好姻緣做惡姻緣。

國師見之,心上有些不快活。元帥道:“國師老爺為可不悅?”國師道:“貧僧心上的事,一言難盡。隻不知閻君送唐狀元們是個甚麼寶貝?”唐狀元道:“是一個朱漆的紅匣兒。”即時交上,二位元帥當麵開來,原來是臥獅玉鎮紙一枚。王爺道:“以文具而贈武郎,閻君亦不免謬戾之失。”國師道:“彼有深意存焉,豈得為謬戾。”元帥道:“請教國師,有些甚麼深意?”國師道:“鎮紙原有所自來,相贈則一字一義,卻不是個深意存焉?”元帥道:“何所自來?乞國師見教。”國師道:“說起來話又長了些。”元帥道:“閻君相贈,大是奇事,願聞詳細,哪怕話長。”

國師道:“這鎮紙是唐西川節度使高駢贈與蜀妓薛濤的,到我朝又為洪武甲戌進士田孟沂所得。今日卻又是閻君贈與唐狀元,這卻不是鎮紙原有所自來。”元帥道:“何所考證?”國師道:唐時有薛氏女,名濤。為時絕妓,麗色傾城。又且精研經史、詞章、詩賦,綽有大家。彼時有個西川節度使姓高名駢,字千裏,來鎮巴蜀。諸妓中甚珍愛薛氏女,寵冠一時,將贈甚厚。後來高以病去,薛氏女隨亦物故。葬附郭三裏許火村之陽。所葬處山青水碧,景色獨幽。鄭穀蜀中詩有‘小桃花繞薛濤墳’之句,後人因此盛栽桃樹,環繞其墳。春時遊賞,士女畢集,稱勝概焉。

到我朝洪武十四年,五羊人姓田名百祿,攜妻挈子,赴任成都教官。其子名洙,字孟沂,隨父任。洙自幼聰明,清雅標致,書畫琴棋,靡不旁暢。諸生日與嬉遊,愛之過於同氣。凡遠近名山勝景,吟賞殆遍。明年秋,父百祿議欲遣洙回籍,母又不忍舍洙,告其父說道:‘兒來未久,奈何遽使之去?又且官清氈冷,路費艱難,莫若再留住許時,別尋一個歸計。’其父百祿心上費了一番周折,卻謀於諸生中最親厚者,使他另設一館,一則可以讀書進業,二則藉其俸資,為明年歸計。諸生都不忍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