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側有個南高峰,右傍有個北高峰,相峙相親,如二人拱立之狀,俱有詩為證,詩曰:
南望孤峰入翠微,清泉白石可忘饑。
雲中犬吠劉安過,樹杪春深望帝歸。
白鶴曾留華表語,蒼宮合受錦衣圍。
朱襦玉柙今何許?一笑人間萬事非。
又詩曰:
杳杳孤峰上,寒陰帶遠城。
不知山下雨,奎鬥自爭別。
又曰:
翠出諸峰上,湖邊正北看。
夜來雲霧散,獨臥鬥杓寒。
前有西湖,山川秀發,景物華麗,自唐朝傳到如今,為東南遊賞勝處。有詩為證,詩曰:
湖上春來似畫圖,亂峰圍繞水平鋪。
鬆排山麵千重翠,月點波心一顆珠。
碧毯線頭抽早稻,青羅裙帶展新蒲。
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又曰:
混元神巧本無形,匠出西湖作畫屏。
春水淨於僧眼碧,晚山濃似佛頭青。
蓼蘋翠渚搖魚影,蘭桂煙叢閣鶯翎。
往往鳴禦與橫笛,斜風細雨不堪聽。
湖心裏有一個孤山,獨印波心,一峰突起,愈加是湖山勝絕處。有詩為證,詩曰:
樓台聳碧岑,一徑入湖心。
不雨山長潤,無雲水自陰。
斷橋荒蘚合,空院落花深。
猶憶西窗夜,鍾聲出北林。
這都說的是金員外宅上前後左右的形勝。
老祖熟視了一回,無量生歡喜。正欲移步近前,隻見湖上又有一個嶺阜,霞光燦爛。霞中有一道怨氣,直射鬥杓。老祖心裏想道:“這還是恁般的怨氣未消?”好個老祖,定一定元神,睜一睜慧眼,卻原來是個棲霞嶺,嶺下是個嶽武穆王的墳,嶽武穆王的祠堂。有詩為證。李閣老詩曰:
苦霧四塞,悲風橫來。
羲景縮地,下沉蒿萊。
坤輿內折,鼎足中頹。
大霆無聲,枯蘖槁荄,
羯虜騰突,狼風崔嵬。
龍困沙漠,鱗傷角摧。
齊仇九誓,楚戶三懷。
奸宄賣國,忠臣受參。
積毀消骨,遺禍成胎。
命迫十使,功垂兩涯。
盟城不恥,借寇終諧。
重器同劇,群兒共咍。
發豎檀冠,潮浮五骸。
氣奮胡醜,殃流宋孩。
英雄已死,大運成乖。
魂作唐厲,形細漢台。
天不祚國,人胡為哉!
壯士擊劍,氣深殷雷。
日落風起,山號海哀。
樹若可轉,江為之回。
乾坤老矣,歎息雄才。
邵尚書詩曰:
六橋行盡見玄宮,生氣如聞萬鬣風,
鬆檜有靈枝不北,江湖無恙水猶東。
千年宋社孤墳在,百戰金兵寸鐵空。
時宰胡為竊天意,野雲愁絕夕陽中。
高學士詩曰:
大樹無枝向北風,千年遺恨泣英雄。
班師詔已成三殿,射虜書猶說兩宮。
每憶上方誰請劍,空嗟高廟自藏弓。
棲霞嶺上今回首,不見諸陵白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