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科考之旅(1 / 2)

“神農架地處我國湖北省西部,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據傳說,神農氏(炎帝)為采草藥來到這裏,雖然他神通廣大,但麵對陡峭的懸崖峭壁也是無可奈何,於是,他搭起三十六架天梯,登上了峭壁林立的地方。這就是神農架的由來”,楊教授在講台上唾沫橫飛,激情四射,而教室裏則已是倒下了一大片。

教室裏隻有一個學生鶴立雞群,他就是陳陌,生物科學專業裏的學霸。這位學霸是班裏麵出了名的生物控。閑時沒事,大家都是在外頭閑逛,而他則是沉浸在那些令人感到繁瑣的外國生物文獻裏,包括關於生物的任何影視作品,他一個也不放過。令他著迷的自然科學深深地吸引著他。

大學裏,大多的學生都是通過教授講課來提高睡眠質量的,到了夜裏則是一個個沉浸在各自的小天地中。

楊教授是這所大學裏資深的老教授,同時也是中國古生物學科領域的領跑者,作為一名生物愛好者,陳陌總是期待著楊教授給自己帶來新的知識,不斷充實自己。

“在神農架地區,存在著許多的奇異的現象,比如神農架存在著十分罕見的生物白樺現象”,楊教授誇張的說道。

教室裏開始陸續有人抬起了頭。

楊教授:“到目前為止,神農架林區已發現了白金絲猴、白鬆鼠、白蜘蛛、白烏鴉、白熊、白狼、白蛇、百龜、白鹿等多種白色動物,可以稱得上是白色動物之鄉。”

接著他點開了幻燈片裏的幾組白化動物照片。

“這有什麼稀奇的”,坐在角落裏的林小木說道。

“那麼這張照片一定會讓你感到稀奇”,說完,楊教授臉上露出得意的笑容。

隻見熒幕上麵是一張巨大的臉,那生物的額頭往前突出,臉部被金黃色的毛發覆蓋,黑色的眼睛裏露出凶光,鋒利的牙齒像一把把開刃的尖刀。

“這不就是金絲猴嗎?”林小木自信的說道。

隻聽見全班都笑了起來。

“金絲猴我見過,比這隻可愛多了,金絲可是萌萌噠,這張粗暴啦了”,章子荑趣趣的說道。她捋了捋齊肩的頭發,然後轉向林小木,朝他伸出了小拇指朝下的動作,還衝他做了個淘氣的表情。

“是黑熊”,有人喊道。

“黑熊是黑色的好麼?”,有人糾正道。

林小木驚歎地小聲的說道:難道是傳說中的野人?

“學霸,你說這是啥?”林小木朝陳陌問道。

陳陌:不確定。

楊教授問道:大家覺得這種生物是什麼呢?

“熊、大猩猩、史前生物、猴子......野人”教室裏,瞬間變得嘈雜起來。

楊教授揮了揮手,此時教室裏已經熱鬧開來,強烈的好奇心使得剛才那一大波倒下的學生開始把注意力朝向楊教授。楊教授的課堂客其他老師不同的地方是他從不照本宣科,也很少按照教科書的排序方式講課,他的課堂常常能夠將學生從沉睡中喚醒,很大程度上是由於他會激發學生學習的好奇心。而現今,很多的大學教師早已習慣了念課本、劃重點的教學方式。而楊教授作為資深的老教師,他向來堅守自己教學的原則。

班上的氛圍開始變得沉靜起來,大家被眼前這個不知名的生物難到了。

楊教授:有同學能夠確切的告訴我答案嗎?

教室裏很多同學都低下了頭。

“陳陌,你是生物迷,你來說說”楊教授把目光轉向陳陌。

“這或許是類人猿吧!”陳陌非常地不肯定。

楊教授說:咱們今天的主題是神農架生物,你認為最可能是什麼呢?

陳陌:神農架最神秘的生物莫過於野人了,雖然有很多的目擊者,但沒有照片活化石,光靠目擊難以成立,所以我認為不是野人。

楊教授:“確實,對於科學我們還是有懷著質疑的眼光去對待。這張照片是多年以前一位探險家拍到的。這張照片的主角正是野人。”

其實,我國關於“野人”的記載最早的大概是在春秋戰國時期,古書上曾這樣說過,周成王時,西南一相蕃國有人捉到一隻狒狒(古代對“野人”的稱呼之一)獻給相蕃國國王。古書中對“野人”的描述與現代“野人”十分相像。著名詩人屈原也曾以酷似“野人”的動物為素材,寫了一首《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薛藶兮帶女籮,即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屈原的老家就在現在湖北神農架南的秭歸縣,其筆下的“山鬼”與現今神農架的“野人”是同等概念。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神農架不時有“野人”存在的報告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