Δ保送考試:意外失敗,前功盡棄
在收獲了敲門磚——競賽一等獎之後,我得到了進入北大的第一次機會,那便是每年12月的保送生考試。
保送生考試於我而言是一段充滿苦澀的經曆,在考試的前兩周,因為一次急病我住進了醫院,一待便是12天。在醫院的每一天都分外的煎熬,身體的不適暫且不說,想到好不容易得來的機會可能就此被浪費,我的心裏便堆滿了難以言說的憋屈,於是默默告訴自己:可以輸,但不能未戰先降。考前的兩天,在拒絕了醫生的百般勸留和征得父母同意之後,我辦理了出院手續,隨後前往北京。12月的北京,零下10度的氣溫讓人窒息,也讓久居南方的我備感不適,那一刻心裏隻剩下一個想法:堅持下去,再堅持一會就好。
一周之後,我收到了北大的通知,保送生考試未予通過。不得不說,它就像一記響亮的耳光打在了我臉上,宣告我過去兩年在競賽上的努力都已付諸流水,想要進入北大就隻能重新惡補課本的內容,追趕兩年來落下的課程。之後的幾天裏收到了無數的來自家人、朋友和老師的安慰,就在大家都認為我將就此妥協接受其他大學的保送時,第二天我抱著一摞教科書照常回到了學校複習高考。不知道是哪來的勇氣,又或者說固執,讓我做出了那樣的選擇,但在今天看來,那是值得我慶幸一輩子的堅持。
Δ自主招生:置之死地而後生
上天關上了一道門,就會給你推開一扇窗:在保送生考試失利3個月後,我得到了自主招生的考試機會,在得知本次考試將會有保送名額時,我知道這個機會不能再錯過了。因為複習高考的時間非常緊張,經過總結和反思之後,我從題集中抽出了曆屆的自招題目,分析了出題的思路和方向,針對性地強化有關內容,這讓我的複習事半功倍。也正是這段時間的複習,讓我養成了凡事提前做好規劃、找到適合當前任務的方法的好習慣,這對於我日後對時間的管理有極大的幫助。
在緊張複習一個月之後,我懷著保送失敗的遺憾更加堅定地走進了自主招生的考場,最終取得了全省前三的成績,被北京大學社會學係提前錄取。
屢次失敗後最終如願以償,內心所感受到的是前所未有的滿足和欣喜,不僅為了圓夢北大,更為了那個在困難中從未低頭、積極理性地堅持奮鬥的自己,這便是北大給予我的第一筆財富吧。
Δ人生不是漫無止境的考試
誠然,我很感謝這幾次考試給予我圓夢北大的機會,也因為它們我才有了分享這段經曆的資本,但我並不想如同兜售成功學一般去告訴後來人如何應對每一場考試,因為從準備考試中習得的對待自我與周遭世界的態度和方式,往往比考試的結果本身更重要。總有一天我們會走出考場,到時不會再有人給你的人生打分,而那個時候,我們才真正走入了現實的世界。在那之前,我想有以下幾點是值得我們攜手努力的:
1.切莫“自閉”
有人說大學是一個小社會,這個說法不無道理。大學是一個對社會開放的社區,更是一個成年人與社會的接觸更加密切、廣泛的空間。這個時期再閉門造車是不可取的,加強與外界的交流,走入社會的各個角落去不斷實踐,才能使我們的知識技能真正發揮作用。蔡元培先生認為,教育需要指導社會、服務社會,從事科學研究需要多交流探討,學習社會科學更需要走入社會體驗現實,方能達到引導、服務社會的最終目的。學會與社會交流不僅能增強我們學術研究的實際性,還可以幫助我們提前適應社會環境、在交流中學會尊重他人的想法,學會在群體之中扮演合適的角色,讓我們自己真正被周圍的人接納,何樂而不為呢?
2.找準定位
我有一位北大的師兄,本科畢業後回到深圳,家人問他為何不去找一份工作,他很困惑地回答道:“我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我想這也是很多大學生的真實寫照:自我定位不清晰,不懂得合理規劃自己的未來,因此缺乏追求理想、實現自我價值的追求的熱情。這是不難理解的,當我們有清晰的目標時,我們就會步伐堅定,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會盡力去解決;而當我們漫無目的地徘徊時,我們隻會畏懼不前,貪圖享樂。因此從走入大學之日起,我們就要學會獨立思考,結合對自我的批判性認識,認真地為自己設計一條適合自己、能夠發揮自己特長的人生之路。最終的目的是為我們找準社會中的位置,最大程度地發揮自己的能力,更好地為民族偉大複興發光發熱。
3.能力與人格兼備
席卷美國的次貸危機中,當初被社會寄予厚望的常春藤高校的高材生,正是造成這次危機的主要元凶,他們進入資本市場後利用超高的智商和卓越的資本運作能力為自己創造財富,卻讓國家和百姓陷入了空前的危機。一個人身負的技能是一把雙刃劍,隻有兼具能力和人格的人才能算是“完全之人”。在物質化的現代社會中,我們似乎過多地迷戀名利和權力,求學和求職均與“發財”、“富貴”這樣的字眼掛鉤,然而很少人關注逐漸降低的道德水準,但這正是我們麵臨的最迫切的問題。修身方能齊家治國平天下,我們盡管還沒有經天緯地的本事,但是同樣需要提高自身的品行素質,嚴格約束自己的日常行為。
4.民族使命感
在我獲知被北大錄取的喜訊後,家裏的很多長輩都對我說過這樣一句樸實的話:要繼續用功,將來為我們的國家多做貢獻。這句話一直留在了我心裏,盡管他們大半輩子都在為生計奔波勞碌,但心中卻時刻懷揣著對我們國家複興的期望,我想這些埋藏在心中的愛國情懷,正是每一位中華兒女最誠摯的情感。作為聚光燈下的90後一代,我們承載著很多的期望和壓力,正因如此我們更需要在將來把我們的國家扛在肩上,無論身處何地都與全民族共命運,用祖國的繁榮富強去證明我們不是垮掉的一代,而是新時代中光榮承擔曆史使命的新一代。
最後,我想與大家分享深圳中學的校訓:
深圳中學致力於培養個性鮮明、充滿自信、敢於負責,具有思想力、領導力、創造力的傑出公民。他們無論身在何處,都能熱忱服務社會,並在其中表現出對自然的尊重和對他人的關愛。
長江後浪推前浪,12年的苦讀讓我衝到了前頭,能夠與後來人分享我的經曆與想法實屬本人的榮幸,也印證了那些年的辛勤付出沒有白費。願此文筆拙劣之作,能幫助求學者度過更多的艱難考驗,激勵所有仍在逐夢路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