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一三
這一年過得飛快,二月初完成原名為《時差14小時》的初稿,三月完成《女王》的劇本,拍了一個多月,後期做了兩個月,六月中旬《女王》上線,反響還不錯,雖然跟去年《小醜》全網幾十萬的點擊率是比不了,但確實是我迄今最為滿意的一部微電影,工作室也借此走上了正軌。七月,工作室拿到唐大夫《操火車的人》的改編權,用了一個月時間把它拍完,此時,已經是八月了。
七月之間,跟我曖昧了近一年的某人離開了學校,畢業了,大概是此生都見不到的那種分別,我突然想寫一個番外,真實還原我們的故事。那些從眼神的交彙開始,到最後無緣牽手的遺憾,愛了一場,想要為自己留個紀念。所以,番外裏的《七月十五》,是個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小說,身份互換了,試著去思考彼此的心境。寫完的時候,心裏是輕鬆的,像是人生的某一段真正能夠打上個句點。遺憾,也並非每每都要痛徹心扉,有時候,遺憾也平靜如同日光和湖水,在時光中慢慢淡然。回憶的速度,究竟抵不過遺忘的速度。寫完時,我好像記不得太多了。
有些人的出現,仿佛就是為了幫你完成一段故事,故事說完了,就走了,也許以後不再相遇,但緣分這種事情,著實說不清。
因為拍《操火車的人》,結識了一些新朋友,其中有好幾個是自己在意的。我們也順勢發生了很多很多的故事,比從前三四部片子加起來還要豐富多彩一些。我有想過是否重新寫一次這本小說,把那些新的故事加進去,在完成了《七月十五》的定稿後,我放棄了這種想法。這本小說裏,記敘著我一段人生,很足夠了,它應該隻是這樣,就是這樣了。全新的人,全新的人生,都是後麵的故事。
來到南京的這兩年,創作力還算穩定,先後完成《在你之前,自他以後》、《我願意》,還有這本《將愛,遺憾》,我越來越明晰自己的寫作路線,就是遺憾。雖然有些遺憾最後以溫暖完結,但內裏心酸,是過程中的難耐。這種遺憾的質感,在《將愛,遺憾》
裏幾近極致。我想一個寫作者,生來就有自己洞察世界的方法吧,而我想我自己,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是為了尋味生命中的種種遺憾,體會它的百種滋味,然後把它們寫下來,留下一些東西。
可以預見,近幾年,這一個方向大抵是不會改變的。我心裏隱隱約約有一些新的想法,但我大概會先停一停,因為《將愛,遺憾》是我二十四年來最好的一次創作,我需要沉澱一些時日,才有可能找到動力重新出發。
寫完《七月十五》後,很多牽扯我過往的事終於煙消雲散了,我不再惦記,是真的看開了。我遇見了一些全新的人,從前沒有接觸過的、但隱隱又覺得熟悉的一些人。我想這便是全新人生開始的信號。這並不是重新開始,而是關上了身後的門,走向下一扇門。
我會感慨,但心生向往。
拍《操火車的人》的時候,我們有一場在鐵軌上的跨夜戲,我和男主坐在傍晚的鐵軌旁邊等待導演,隨意地聊了聊彼此的人生,看著夕陽如紗般垂落,黑夜升起。那感覺竟好到不知道如何形容。一輛緩慢行駛的油罐車打眼前經過,哐當哐當響了一路。那時候,我們都沒有再說話,直到夜色降落下來,變得安寧和溫柔。拍了一整晚,次日有一場日出的戲,清晨五點的天空有紅豔的霞光,極美。這樣的一天,是該值得紀念的。
我說我喜歡南京,它有繁華的一麵,也有這樣安靜的郊外。城市讓人透不過氣時,可以騎著車,來到這樣的鐵軌旁,坐著,看看天空和雲,等一場霞光。那時候,我的心柔和得如同天空綿薄的雲絮,溫柔如醉。
此刻我不願意猜測未來如何,談不上有多喜歡現在的生活,但平靜的東西,到底是適合我的。我期望著琴瑟在禦,莫不靜好。始終如一。
人生中當然有無數的遺憾,我無法抵擋,隻能任其到來時,在我身上留下些痕跡,我帶著這些痕跡走下去,不重,但心裏有了數不盡的橫橫豎豎。曆練終歸是財富。
這就是我在完成這篇小說時的心境,一些看似胡亂的絮語。就這樣吧,當然還有很多話要說,但此時此刻,不說也罷了。不期望更多什麼,如果看完這個故事,心裏生出了一些辛酸,就是與我的共鳴。不用回避生活的不完美,直麵過它,才更有勇氣。因為總有一天,我們會放下很多,變得平淡如流年,再波瀾不驚。趁著還能痛能恨,就去愛、去痛、去恨、去握緊拳頭悲傷。
敏感而情緒豐沛的時光很快就會過去。
我們,會在後麵的歲月裏,沉默無聲。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