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得神兵,秦王迫不及待想看到神兵威力,當即傳令:命扶蘇為俑兵大將,自己親率王都大軍連夜出城迎敵。李斯卻向前攔住不可,道;“大王,神兵威力雖大,但須夜間興兵,隻因這俑兵遇陽光則失去生命而恢複泥石之驅。”秦王聽後愕然,不料那李斯卻嘴角漏出一絲淫賤的笑容。
“卿何苦發笑?”秦王厲聲問道。
“大王,且慢發兵,斯早有一計,破軍必在明晚,我叫那合眾國三十萬大軍有來無回,”李斯於是在秦王耳邊私語一番,眾人甚是困惑,秦王卻不絕叫好。
次日,秦王派五千士卒,敲鑼打鼓的便把鑄造好的兵馬俑運往前線。朝堂上下竊竊私語,卻不知為何,卻怨李斯蠱惑大王不思退兵之策。
前方快馬來報,敵軍傍晚便會抵達嵕山。秦王聞之,急派扶蘇帶一萬人前去嵕山安營,擋住敵人來路,自己親自率大軍接應白起,並於嵕山周圍埋伏。
浩浩蕩蕩的兵馬俑也被運至嵕山腳下。扶蘇命左右把兵馬俑布陣,遠遠望去,雖泥石製造,竟也栩栩如生,讓人膽寒。
夜幕已經降臨,月光甚是皎潔,然夜色卻如此淒涼,不禁讓周圍的士兵打起寒顫。
扶蘇早已撤去兵卒,退後三裏紮營,並故意留下倉皇逃離的景象,讓合眾國大軍迷惑,誘敵深入,卻獨留兵馬俑在此等候敵人。
此時,山的另一側黑壓壓的一片人影已經壓了過來,原來正是合眾國軍隊開了過來。統帥楚將項燕未遇秦軍兵馬擋道,甚是差異,命左右前去探明虛實,探子卻回報:秦軍倉促撤去,必是鹹陽軍心動蕩,無心戀戰,秦軍各自逃難,唯獨留下這泥石鑄造的的兵馬模樣東西聲張虛勢。
項燕親自來察明,“原來是兵馬俑”,項燕對左右道,“雖是死物,卻也如此活靈活現,倒是怪異的很”。
原來這兵馬俑泥石火燒而成,青銅古劍怎能奈何,項燕急於翻過嵕山,直奔鹹陽,便吩咐左右:“待破秦之後,再來搬運這兵馬俑。”左右便簇擁著向鹹陽開進。
扶蘇聞聽項燕已越過兵馬俑,便率軍又退後十裏,不料鹹陽城已在他眼前,成敗在此一戰,心理正思量;“父王為何遲遲不動,一旦盟軍越過嵕山,我秦必亡矣。”扶蘇卻不知,兵馬俑軍已從盟軍後方殺將過來,雖人馬較少,然刀劍對之無可奈何,盟軍後方儼然已是屍橫遍野。
項燕聞聽後園起火,便立刻撤軍回頭迎敵。“莫非有天神助秦國,”項燕見此雄偉之兵將周圍士卒紛紛斬於馬下,自己駭然,便大吼一聲:“撤”。於是,盟軍猶如泄洪的山水,紛紛倉躥逃跑,這兵馬俑神兵,早已讓他們嚇得魂飛魄散,隻顧逃命。此時秦王率其餘軍隊早已殺到,與兵馬俑合圍一處,不知戰鬥經曆多久,盟軍早已大敗,也不知所剩幾多,項燕帶騎兵風聲鶴唳般逃向燕國,心裏依舊忐忑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