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黃景山先生這樣真心擁戴精神文明建設活動者不是為數寥寥.而是滿天繁星。請看下邊這條消息。家譜上尋找到一個顯赫的名字——朱熹。朱熹是集理學之奎擘妻:靜省鴛淼,吊足做屆令嬰神去三去供奉的。但是,由於有了家譜,虛無縹緲的神靈就會從神。
一、不要搞假、大、空,不要太多的政治口號,特別是愛國主義教育,一定要從鄉土教育抓起,從每一個村、每一個鄉的好人好事和曆史掌故上挖掘教育的內容。德國就是這樣,不怎麼講愛國主義(過去希特勒喊了太多愛國主義),主要講熱愛父母、親友和家鄉。如果不愛父母、親友和家鄉,無法想象會愛國。海外華人的愛國,主要也是對家鄉一草一木、一人一事的感情和懷念,抓這樣的教育比較真實。
二、對修家譜這件事要給予引導。在海外看,這個問題很重要,不要忌諱。這是中國幾千年的文化一脈,是中華文化的一種脈,要對她進行改造和革新,注入時代感,就是要創新,給予新的詮釋。如過去不把婦女列入家譜,這不好,現在把婦女列進去,就會促進社會觀念的轉變。關鍵是引導好,把家譜修好,使之符合精神文明。要請一些文明素養高的人來修家譜,政府主動引導。
三、對一些口號的設計也要實在。如過馬路,不要老講維護交通秩序,遵守社會公德,人人有責等等,德國人就講一句話請為您的孩子做出榜樣,很形象。四、文化的發展一定要從經濟的角度來看,要9經濟的發展緊密聯係。一個國家經濟不強,縱然有幾千年的文化,也不會受別人尊重,你的國力強了,文化也會得到人家尊重,一定要懂得這個道理。
從這則日記可以看出,李參讚為代表的海外華人對祖國精神文明建設革新的心情溢於言表,諸多華僑說,精神文明建設是中華民族迅速崛起的秘密武器,它將會給祖國的繁榮錦上添花。
2000年11月,以首都精神文明辦副主任趙津芳同誌為團長的北京市社區考察團前往美國、加拿大考察社區建設和城市管理等情況。期間,考察團走訪了洛杉磯、舊金山、紐約、華盛頓、蒙特利爾、渥太華、溫哥華等10個大城市以及不同類型的社區,這個以文明係統組成的訪問團,對那些金發碧眼的外國人來說,頗感意外。當趙津芳把來訪人員的供職情況、工作性質和此次考察的內容向當地官員說明後,他們充滿疑惑的眼神頓時轉化為燦爛的笑容。世界上,惟有文明才是通用的語言,最美的音樂,最醇香的美酒。他們對趙津芳一行的職業和中國政府部門有這樣一個機構大加讚賞,並給予了很好的配合和幫助。
趙津芳原是團幹部出身,以後又做組織、婦聯工作,從未想過會進入文明係統。自1995年到首都文明辦以來,漸漸地愛上了這個工作。她說,文明係統的威信和成功是在人民群眾和領導眼睛裏讀出來的,是在外國人的讚許聲中聽出來的。幾年前,她曾經以外國人非常陌生的文明係統的身份出訪一個國家的某城市,因為沒有和該國建交,政府的官員不好出麵,於是就想到了以文明係統的身份出訪。結果她不負眾望,獲得了圓滿成功,她成了兩個城市締結友好關係的牽線人。
隨著中國的日益強大和國際事務的日益繁忙,文明係統所擔負的任務將注定會由窄變寬,由簡到繁,由裏到外,成為一個新的傳達友好和文明的綠色通道,一個由橄欖葉和鮮花鋪就的陽光通道。2000年6月初,筆者和黑龍江省文明係統一行人到俄羅斯遠東城市海參崴考察當地精神文明建設情況。同行的人有黑龍江省文明辦杜丹處長、牡丹江市文明辦主任林貴玉、林口縣委副書記杜乃新等6人。下麵這篇短文,就是杜乃新回國後不久在《牡丹江日報》上發表的一篇訪問記:
美麗的海濱城市
——俄羅斯海參崴散記
6月初,正當鮮花盛開的時候,我們到俄羅斯海參崴市出訪考察。雖然短短的幾天時間,身處異國他鄉,但美麗的城市、文明的市民、深厚的文化底蘊、古樸的俄羅斯風情,都給我們一行人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藍天、大海、青草,一幅美麗的自然圖畫。
我們一進入俄羅斯境地,感觸最深的當屬自然環境的保護。映入眼簾的群山被茂密的森林覆蓋著。大片的草地像綠色地毯向無際的天邊伸去。小溪的流水清澈透明,一塊塊濕地和湖泊像地球的肺葉,不斷調節空氣的溫度和濕度,天空湛藍湛藍的。可以說,俄羅斯的濱海邊疆區是一片沒有開墾的處女地。在經過了格城、烏蘇裏斯克、阿爾喬木之後,我們到達了濱海邊區的最大城市——海參崴。
海參崴在俄羅斯叫符拉迪沃斯托克,建於1860年,人口80多萬。它最早是一個軍港。隨著中俄友好關係的發展以及遠東地區局勢的緩和,特別是近些年來經濟貿易的往來,逐步發展成為集旅遊、貿易、科技文化交流為一體的港口城市。雖然海參崴建市140多年了,但城市建設總體發展並不快,高樓大廈也不多。除了百年大道以外,所有的街路並不很寬闊,但廣場多,雕塑多,樹木多,綠地多,而且又依山傍海,處處展示這座城市的特有的風韻。
我們一行下榻在濱海大道邊的阿穆爾賓館。站在賓館的陽台上遠眺大海,心曠神怡。成群的海鷗淩空展翅。晨練的人們沿著濱海大道跑步,中午洗海水浴的姑娘小夥躺在沙灘上曬太陽,傍晚一對對情侶徜徉在夕陽下的海邊。海水清清,碧波萬頃,藍天白雲空氣新鮮,城市沒有裸露的土地,除了柏油路麵外,都是大片的綠地和樹木。
開放、古樸、典雅,一幅動人的人文景觀。
俄羅斯人既有現代的開放觀念,又保留了其民族的古樸風情。為人處事典雅禮貌隨處可見。姑娘小夥們可以無拘無束地相親相愛,特別是姑娘們的穿著打扮具有西方的特點。而老年人則依然保留了俄羅斯人的傳統。上了年紀的老婦,一塊頭巾把頭包起來,一條長裙和外套裹個嚴嚴實實。而孩子們更多的還是穿著五六十年代流行的布拉吉。在列寧廣場四五個街頭賣藝人彈著吉他,吹著薩克斯引吭高歌,灑脫奔放,具有濃鬱的俄羅斯風格。觀看的人們都散坐在長椅上,不時地投上幾盧布。在海邊的沙灘上或休閑椅上五六個青年男女,每人手拿一瓶酒,一邊品著一邊閑聊,悠然自得。當我們一行經過時,他們都友好地舉起手,用生硬的漢語你好打招呼。隻要我們拿起相機一招手,他們便自然禮貌地圍過來合影留念。晚上我們一行去一家餐館吃飯,被門口的服務生禮貌地攔住,用俄語比比畫畫地說著什麼,翻譯告訴我們,衣冠不整不得入內。穿夾克衫的幾位同誌隻好把衣服脫下來寄存。在餐廳裏,那麼多人沒有一個人大聲喧嘩,都在小聲交談。在俄羅斯你看到人們更多的是休閑、輕鬆、歡樂,沒有東方人那種緊張,快節奏的忙忙碌碌。
博物館、工廠、雕塑,一幅精美的藝術畫卷。
海參崴的城市並不大,但是博物館竟有多處。市區最大的曆史博物館,館藏豐富,曆史悠久,通過各種實物和圖片的展出,充分展示了俄羅斯濱海地區的曆史發展,自然資源。除此之外,還有參加二戰時期的大型潛艇紀念館以及軍事博物館、海洋水族館等等向遊人開放。列寧廣場、遠東蘇維埃戰士廣場、二戰烈士墓碑等都在向人們講述著前蘇聯衛國戰爭以及二戰時期蘇聯紅軍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每個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廣場上大都有偉人以及其他人的雕像。這些人物雕像深沉、凝重,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曆史價值。典型歐式建築風格的海洋火車站,就像精美的珍珠鑲嵌在大海的金角灣之中。火車站候車室的天棚上五顏六色的繪畫,精細、生動、華麗,用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手法,再現了海參崴的曆史宗教和俄羅斯的風土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