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南抽調第一線的幹部和骨幹走進MBA應該說有些火線救急的意思。因此,對於羅南的新一代,他們就采取和風細雨潤物無聲的方式,積極發展教育事業,先後投入1000萬元,高標準興建了,一所小學和兩所幼兒園,使村裏所有適齡兒童都可以免費入學。為了鼓勵村民接受更高層次的教育,羅南村決定保留在讀大中專生在農村土地股份合作中的按股分紅權利,並對在讀高中以上學生實行補貼。
筆者在羅南采訪時與中山大學嶺南學院副教授陸軍不期而遇。現在有文化下鄉,科技下鄉等等新意,他說這是知識下鄉。不過他們一行教授學者是被農民朋友請到鄉下的。他說:羅南的確與眾不同。從現在來講,中國麵臨即將加入WTO和經濟轉型時期,這是一場預期的浪潮,在浪潮到來之前,有人恐慌,有人惶惑,有人冷靜,有人睿智。我認為羅南就是睿智的典型。雖說他們隻是一個村級單位,是農村的基層組織,但他們卻在進行著紮實而積極的準備,它把迎接挑戰的著眼點放在培訓人才和提高素質上,我認為無疑抓住了重點,抓住了關鍵……
筆者在羅南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陶瓷企業集團董事長關潤堯的陪同下參觀了村容村貌,幾年不見,羅南村由原來較為典型的南粵民居風格已蛻變為新型市鎮。在寬闊筆直的馬路上驅車看景,綠色羅南真是美不勝收。大概有了先入為主的概念,總覺得羅南不是一個村莊,也不是一個市鎮,而像一所矗立的大學校區。這裏有小學、幼兒園、足球場、遊泳池,還有文化室、文明樓、燈光籃球場、高檔次的影劇院。一條長達20公裏的環村公路像彩帶一樣把村子環繞起來,每一個單元都充盈著文化的汁液和富足的表情。這裏家家都用上了自來水、液化氣,家家都裝上了電話、空調、年人均收入達到10680元。更讓人感動的是這個村子的文化氛圍。當夜晚降臨,華燈輝映,盡管有錦衣玉食的情節上演,但更多的卻是朗朗的讀書聲、英語會話的交流聲和夜大學師生的問答聲……每一種讀書的聲音都讓人感動,都讓人欣慰。這就是今日的羅南,一個村莊天天向上的故事。在廣東發達地區,讀書成了一種新的時尚。
1999年,廣東順德市一年助學貸款總額超過500萬元,令拍案稱奇的是,這些貸款者不是貧家子弟和弱勢群體,反而是富甲一方的大款們。
請看一則報道:佛山電台消息:富翁貸款供子女讀書在順德成為時尚。
富翁貸款供子女讀書,在順德成為時尚。截至今日,全市已舉40多名百萬富翁貸了款,總額超過500萬元。
記者鍾毅報道:
這些富翁不少是當地頗有經濟實力的私營業主。他們當中,登款少則幾萬元,多則30萬元。
按理說,貸款助學是窮人家的事情,那麼富裕人家有足夠的錫供子女上學,為什麼還需要貸款呢?貸了款的私營業主何先生說現在對我來講,解決十幾萬元學費並不難。申請貸款無非是想雛孩子一些壓力,讓他知道賺錢的艱難,文化的重要,不要做衣來僻手、飯來張口的二世祖。(錄音)
另一位貸款的劉先生是一家私營企業的總經理。過去,他用金錢來鼓勵孩子讀書。誰知事與願違。孩子不是用這些錢去改善學習條件,而是去買高檔衣服甚至手機,與班上一些同學搞攀比、講享受,導致學習成績急劇下降,從全班的第七名猛跌至第二十七名。這回,劉先生吸取了教訓,他采取貸款助學的方式作為教育孩子的手段。他說:我認為,對子女的教育,最好的方法還是留德不留財。這次貸款替孩子交學費,就是想從小培養孩子對錢有一個比較正確的理解和認識,使他將來能夠自食其力,對社會有所貢獻。(錄音)
佛山市教育界知名人士周征泉對順德市富翁貸款助學這件事十分讚賞:現在許多家長都意識到,財富不單單是金錢,更重要的就是一個人的品格,人的價值取向,以及人的知識及素質。所有家長感覺到留錢給子女,未必就是最好的辦法,更需要的是培養他們能夠自強、自立、艱苦奮鬥這樣的精神。隻有這樣才能跟上社會的發展。(錄音)
在佛山所轄的幾個縣市遊走,諸如重文尚德的事例比比可見。筆者曾幾下廣東,對佛山一帶尤為熟悉。詢問順德富翁何所為,該市文明辦副主任王曉麗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