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日誌之一:
整治公用部位的戰鬥打響了!
然而,整治工作不是一帆風順的,很多居民不理解。由於我們地區是老城廂凍結地塊,居民中存在著混日頭的想法,認為總歸要拆房子的,不配合整治,有的居民在公用部位堆放雜物是為了占有一席之地,年紀大的老人比較節約,我們把垃圾雜物扔抬出去,轉眼她又撿進來,有的還要到我手上來搶。針對這些情況,居委會幹部耐心地,不厭其煩一遍遍宣傳創建文明小區的重要性、必要性,環境整治與居民的關係,並發動黨員、小組長、積極分子帶頭從紫華路68弄開始逐步向侯家路延伸,一幢一幢房子整治,一車一車垃圾從弄堂裏運出來。通過整治,居民們看到走廊暢通了,天井整潔了,他們感歎地說:要不是居委會幹部來嘮叨,每周星期四上午雷打不動,搬的搬、掃的掃、拖的拖,特別是高溫季節,一個個幹得滿頭大汗,衣服濕透,終於感動了上帝,有的居民送來了茶水,也有的端來汽水。現在居民們不再對扔毛垃圾反感,反而要求我41居委會幫助清理,現在小區環境幹淨多了,居民們也比較滿意。今年以來,共清理垃圾100多噸,但是按照文明小區的標準還有距離,整治仗還要打下去。
工作日誌二:
發生了不愉快的事件
在公用部位整治中,一般我們都事先通知居民,然而總有個別居民不知道,居民不在,我們將他需要的東西扔掉了,怎麼辦?
當不愉快的事件發生後,居民找上門,我們總是先做解釋工作或賠禮道歉或商議補救辦法。隻要我們態度誠懇,居民大多是通情達理的。如紫華路一戶居民去鄉下掃墓,回來後發現他家的小五金工具箱被扔掉了,很惱火。塊長上門賠禮道歉,他還是不高興。居委會領導又主動上門,再次表示歉意,說明是居委會的工作疏忽所造成的,當時應該打開看一看就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了。老兩口看居委會領導一片誠意,最後諒解了我們。又有一戶人家放在走廊裏有幾根三四米長的角鐵,這次扔毛垃圾中,由於有外地民工參加,手忙腳亂中居委會幹部不注意,角鐵被他們扔掉了,這個居民幾次來到居委會,反映家中房子小,該角鐵要搭閣樓派用場的。考慮他家較困難,角鐵又找不回來,居委會賠償了100元。還有一戶居民是退休老教師,丈夫生前喜愛曲藝,留下一副配樂用的小鼓,當她發現丈夫的遺物被扔掉時急得都要哭了,我們一聽馬上幫她找,幸好運垃圾的卡車還未走,從弄堂口垃圾車的垃圾堆裏找回此物。
因此,黨支部總是提醒大家,工作做在前麵,提前幾天通知,事先征得居民同意,避免此類事件的發生。
工作日誌之三:
第一幢樣板樓的建成
紫華路68弄的大修工作結束以後,灶17革命提到議事日程上來,要做到三統一:統一灶台、統一吊櫃、統一水鬥。由於灶間裝修要求居民自費有一定的難度,我們選擇了紫華路68弄17號為試點,居委會對3戶居民做通思想工作後,才正式開始施工。對於裝修,居委會幹部都是門外漢,隻憑參觀了董家渡街道王碼居委會留下的一些印象,具體如何設計,胸中無數,我們隻得摸著石子過河。首先把3戶人家灶間定位,劃分好,確定灶台高低,吊櫃尺寸。施工時,我們站在一旁看民工砌磚頭,發現問題立即返工,因此進度比較慢。我們天天朝弄堂裏跑,一次次來看,終於將灶台砌好,瓷磚貼好,吊櫃做好,又調換了陳舊的電線,電表移位集中,達到統一規範化。原來髒、亂、差的灶間以嶄新的麵貌出現在居民麵前,有點新公房的味道。居民們爭相來參觀,看了有點心動,有的也開始行動。第一幢樣板樓建成之後,接著又建了第二幢、第三幢,有的居民自己請人裝修,還有的居民對灶間部分裝修。以後我們又搞了水平劃一,通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居委會幹部也有了一些經驗,這條弄堂公用部位劃一率達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