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1 / 2)

鏡頭五應急中心給了我一奈命時間:3月23日下午

地點:新鄭市委招待所

楊連貴(長葛市崗劉村和尚橋辦事處第五組農民)俺叫楊連貴,今年71歲。去年11月3號下午2點,我從女兒家出來回長葛,走到鄭許公路三裏崗村西時被一個騎摩托的撞傷了。摩托車車把從我的鼻孔穿過去,把我撞昏過去那人就逃跑了……

楊普香(新鄭市城關人):俺叫楊普香,俺爹就是來看我回去的路上被人撞的。那天吃完中午飯他就急著回去,說是要急著給村裏人送報紙。俺爹是個老黨員,年輕時當過民兵隊長,當過生產隊長,當過十多年的大隊支書。他是個老雷鋒哩。他說村裏人等著他看報紙看信哩,村裏民主選舉時他不在場,村裏會開不了。他不光義務送報,夏天還擺個小茶攤,喝茶不收錢。他總說,咱沒有大精神,得有小精神。可是,這樣一個好人,卻被人家撞了……那天下午天快黑了,俺弟跑來說,姐,咱爹出事了。我就跟著他去了梨河鎮中心醫院。聽說是一個姓高的過路人給應急中心打的電話,應急中心把俺爹送了醫院。去醫院一看,我可嚇昏過去了,俺爹一個頭都找不著了,頭全被紗布包嚴了,上邊全是血,鼻子扯穿了,牙撞掉了,胳膊撞斷了。要不是應急中心,他的命就沒有了……

楊連貴:可不是,俺一個老頭子,半路被人撞了,那還不是個死?我流血也得流死。我醒後把啥都忘了,我失去記憶了,我不知道我是誰了。女兒來看我我對她說,你們把我送到醫院幹啥,我得回去,村裏人都等我看報紙哩……哈哈,你看我憨成啥?我說呀,是咱新鄭的為民應急中心給了我一條命……

楊普香:要說俺爹這也叫好人有好報。他正巧在新鄭地麵出事,遇上新鄭有應急中心。要是在別的地方,不敢想。現在的社會風氣,亂得很。我們這可不一樣,隻要是發生在新鄭地麵上的事,中心肯定管。前些天我還聽到兩件事,一件是漯河運輸公司的一輛車被新鄭一家個體戶扣住強行買煤,他們給應急中心打了電話,中心馬上責令這個個體戶退還煤錢另外還要付賠償費。另一件是長葛老城鎮槐樹陳有夫妻倆來新鄭進貨,他們天擦黑來的,想進完貨晚上趕回去不耽誤白天賣貨。誰想他們的機動三輪車走到半道壞了,夜半三更,人生地不熟的咋辦?碰到附近的人說,那你給俺應急中心打個電話吧,他們會幫你。他就打了,嗨,不一會兒中心的人就來了,修了半天沒修好,又找來一輛汽車連三輪帶人把他們送回了長葛……外地人都反映說,走到新鄭感覺就是不一樣,說俺這裏啥碧水藍天,感覺這裏天特別藍,水特別清,太陽特別亮,人特別好……

鍾鼓聲聲,溱與洧,瀏其清矣。

對於新鄭人來說,2691777並不僅僅是一個電話,一個為民機構的設置,一個權威的政府行為。它更多的是一份信任;一份依、托,一種精神力量。它如一股明淨的泉水,淙淙流淌在古老的溱洧河床,使人重新燃起希望和激情。

有一天,鄭州市委書記王有傑來新鄭鄉下考察工作,嶽文海陪同。因雨後不久,道路泥濘,中途車陷著名的始祖山。據說這是曆史上黃帝曾經居住的地方,黃帝就是以此為根建立華夏基業的。山上很陡,下麵就是深淵,兩位書記隻好棄車上山。當地老百姓一聽說是市委的車,二話沒說,男女老少挖土背石墊草,硬是一寸一寸把車抬到了嶺上。目睹此情,王有傑書記大受感動。他說:我從老百姓的眼神裏看得出來,群眾對黨和政府的感情是真的……他為新鄭市為民應急指揮中心欣然命筆,寫下了一副對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