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火爆的畸形產生(6)(3 / 3)

終於這一天又到來了:考上大學後仍然沒有用!

有人說現行的大學是個最大的人生誤區,這話聽起來有點刺耳,其實可謂一針見血。現今的大學兩類專業最吸引人,第一類是熱門專業,比如金融、外語、貿易、法律、經濟管理等,它讓本來都很優秀的學子們拚命往這些專業擠,直到擠得這些專業爆滿得不能再爆滿--大學門不僅沒有對此加以限製,相反極力擴大這些專業的招生名額,幾年過去了,當學子們滿懷喜悅拿著這些專業學士、碩士甚至博士文憑走出校門時發現,這個世界本不該讓他選擇他所學的專業。看一看前幾年滿大街開設的會計學校,害得多少女同胞一夜之間全變成了理財的會計大師,天下哪有那麼多公司和單位呀?最後隻好回家當“財務大臣”。現在的大學辦學現象跟前幾年的會計班大戰十分相近。學校才不管你以後是律師多了,還是銀行家多了,他們現在想的是辦熱門專業可以每擴招一名學生多收幾萬塊錢!第二類是冷門專業,所謂冷門專業,就是在計劃經濟遺留下來的那些現在社會上根本沒有什麼用處的科目還留在學校裏。有人問為什麼不早把這些沒用的專業從現在的大學裏扔出去?這裏麵學問可大了,因為誰都知道該扔,但誰都不去真正動手,局外人不知道,這沒用的專業恰恰能滿足那些想上大學又成績考得不行,或者根本沒有考上但又對大學癡迷的人以及他們的家長。這一部分人以偏遠山區和家庭貧困的孩子居多,當然還有些純粹是有錢而沒智商的家庭子女;後者幹脆用錢買個上大學的機會,前者常常因為本地學校基礎差,家庭又交不起高昂的學費,所以他們選擇了誰都不願意去的那些專業。他們雖然進了大學,但從他們走進大學的那一天起,就意味著他們的好運從此結束。4年苦讀的自豪的大學生,4年後拿到的那張文憑等於一份過時的黃曆。苦苦的懇求,苦苦的尋覓,沒人願意接收。這樣的大學生永遠找不到自己對口的工作,隻能落入“高級盲流”隊伍中,其命運多數很淒慘。對這些人而言,考上大學不僅沒用,甚至簡直就是一生的災難。

某年7月的高考炎熱日子裏,有人在北京圓明園的一個水塘裏發現了一具屍體,後來經驗證,是具男屍,年齡在26歲左右。死者的身份不明,最後在他的衣服裏找到了一封遺書,才知道他曾是“清華園”走出來的大學畢業生,他的死並不複雜,雖然是自殺,又是與學校早已無關的無業遊民,但他的遺書卻發人深思:

……我曾經是一個令家鄉幾萬人驕傲的“狀元”!父母為了讓我上大學,幾乎傾出家中的全部,我也努力了,起先報考本科專業是農業機械化專業,等我四年苦學畢業後,想盡快找份工作以報父母當年送我上大學之恩,可我失望了,每次招聘會上我從來不敢拿出自己學的專業文憑去應聘。我也回過老家,試圖在“農村廣闊天地”裏尋找我的專業,可老家的人告訴我:早在十幾年前土地都包產到戶了,誰還用農業機械?後來我發誓再努力考個研究生,不是都說研究生好找工作嘛?於是我邊打工邊複習,過著整整兩年有了上頓沒下頓的日子。功夫不負我這個有心人,我終於考上了圓明園邊的這所中國最著名的學府,我從此以為這一生永不再過那種有了上頓沒下頓的日子。但我這回又錯了,當我幾年後壯誌滿懷地拿著碩士文憑去參加應聘時,人家一看我的專業,不屑一顧地朝我譏諷道:你這個碩士呀,還不如一個工商中專,現在無論是農村還是城市,誰還搞什麼農業機械化?那是毛主席“農業學大寨”時的熱門專業,現在是網絡時代,網絡上不用農機,隻用鼠標。是啊,現在是“鼠標”稱王的時代,我這個農機碩士活在這世上不是多餘嗎?我別無選擇,如果當年高三時我不考大學,也許今天我還是南方打工仔中的一員,每年能自豪地到年關的時候給家中的老父母寄回些錢去,然而現在我除了手中的一張碩士文憑外,一無所有。我不可能回到中學時代的選擇了,讀了大學的人隻能往前走,可我的前麵是什麼呢?我看不見,隻看得見這圓明園湖水中的那片天與月……

像這位碩士大學生的無奈選擇,每年我們在京城可以聽說好幾起,現在滯留在北京的大學本科以上的大學畢業生據說有五六萬以上,他們無正當職業,無固定收入,無穩定家居,屬於他們的隻有手中的一張大學文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