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坐在汽車上看美國(8)(3 / 3)

還有好多總統銅像來不及看,隻能遠遠地瞟一眼,譬如牽著愛犬的第三十八屆總統傑拉爾德·魯道夫·福特(Gerald Rudolph Ford)--尼克鬆辭職後的繼任者和尼克鬆的赦免者;另一條街上領著孩子的第三十五屆總統約翰·肯尼迪(John Kennedy)--就是被暗殺後至今破不了案的那位,等等。按照約定的時間,趕緊到舊書店同女婿會合。一進書店門,老板--一位很文雅的白發老頭兒同我們熱情招呼,看見我們是中國人,幽默地說:“現在,在中國說英語的人比英國還多。”我們讚揚他們城裏的總統銅像,女兒問了他有關情況。老先生頗為得意,說他們的城市準備給每個總統鑄銅像,已做大半,現在尚未最後完成。看得出來,他們的城市以此為驕傲。

我又一次感受到美國人比較普遍的心態:自豪,自信,為自己的家鄉驕傲。記得來時路過一個小鎮,路邊寫著:“世界上最好的小鎮子!”一看牌子,此鎮名叫阿普頓(Upton),八百七十二人。是不是世界最好,我不知道,但這裏的確風景不錯。有這種心態,他們一定能使自己的家鄉自己的國家越來越好。

總統山

離開拉皮德城前往總統山(Mount Rushmore)時,天空忽然掉雨點兒,而且有幾塊烏雲堵在那兒。心中忐忑起來--雨中瞻仰這幾位對美國曆史發生巨大影響的偉人,可能效果差點兒;況且,沒有準備雨具,一家老小淋在山上怎麼辦?但是,“總統山”是我早已向往的地方,在國內久聞其名,它與美國國旗和自由女神像一起,並稱為美國的三大標誌。一到美國,就把它列入遊覽計劃之中了。今天大老遠來了,時間又安排得緊,哪能隨便改變計劃?

麵對著兩難選擇,我們一家人相互之間嘰嘰咕咕,半是自嘲、半是鼓氣、半是玩笑、半是認真:四位偉人長年累月在山上,狂風,暴雨,嚴寒,酷暑……什麼天氣沒經受過,他們像在職時一樣,忠實地堅守自己的崗位,從不退縮;我們遇到‘區區’風雨,怎能如此裹足不前、畏畏懦懦!?

我顯出一副“英雄”氣概,對坐在身邊的小外孫說:“既來之,則闖之,咱們開動馬達,走!”

總統山在拉皮德城西南方,不過十六英裏,車程不算長,用不了多少時間。說也奇怪,走了一會兒,雨小了;再走一會兒,雨停了;快到總統山時,天竟然放晴了--又現“藍天白雲綠草坪”的景象!空氣透明、新鮮,吸一口,甜絲絲的。

托四位總統的福了。

總統山停車場已經擠了大大小小許許多多車輛,顯得滿滿當當的。女兒說,今天不是周末,怎麼來總統山的人這麼多?他們前幾次來時,都沒有遇到這麼多人、這麼多車。再一想,怪不得人多:現在是七月初,過兩天就是七月四日--美國“獨立日”、按照我們中國人的說法即“國慶節”了。美國人熱愛他們的國家,珍視他們的傳統,每到“獨立日”這幾天,好多人喜歡到總統山來,特別是一些二戰時的老戰士,胸前掛上他們的勳章和獎章,以虔敬的心情瞻仰幾位總統雕像。這使我想起最近幾年中國出現的所謂“紅色”(我不知道美國該是什麼顏色)旅遊熱--不過,在美國,到總統山之類的地方來,一般不會人為地時“冷”時“熱”。而且,他們都是個人的自發行為,自個兒掏腰包;不像中國某些單位以“上黨課”、“上團課”或其他什麼“學習先烈”、“繼承傳統”等等革命名義,花“公款”、坐“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