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同程網 2007.7.6
思考題:
請同學們分組討論,目前,我國許多景點景區都在加強“硬件”設施的升級,而河南省卻在景區管理的“軟件”問題上做足了功夫,你認為有必要嗎?為什麼?
〖案例4〗
西安兵馬俑等景區“體貼入微式”服務感動遊客
來自吉林的遊客馬揚一家2007年5月4日進入西安市臨潼區兵馬俑景區時,一位工作人員為他們免費提供了一把太陽傘,使他們免受烈日暴曬之苦。“真沒想到,在遊客爆滿的黃金周,參觀兵馬俑會享受到如此體貼的服務。”“五一”黃金周,許多遊客像馬揚一樣在臨潼旅遊勝地感受到了這種“體貼入微”式的服務。
“黃金周前五天,兵馬俑景區遊客量已超15萬人次,還創下了5萬人次的單日遊客量新高!”臨潼區每天出警200人次在各個路口疏導交通,合理的疏導方案確保未出現嚴重交通堵塞現象。
在華清池景區售票處旁又新設了三台臨時售票機,工作人員還不時地給遊客介紹景點,讓遊客等候的時間不再枯燥。景區內共產黨員服務崗、免費飲水點等為遊客提供了各種服務。秦始皇陵景區設立了講解、晴雨傘、涼毛巾、針線包、飲用水、殘疾人輪椅、常用藥等二十餘項周到、熱情、細心的親情化免費服務。在園內還設立了黨員服務崗,配備了報紙、藥箱、針線紐扣和純淨水、宣傳冊等。針對連日來來秦陵的旅遊團隊車輛及遊客自駕車明顯增多的情況,秦陵景區在黃金周期間租用了兩個臨時停車場供遊客免費使用,並安排工作人員全天候執勤,確保遊客財產安全。
“五一”期間,臨潼區開通了24小時應急救援熱線。黃金周期間,應急救援係統共救助突發心髒病、中暑等患病遊客100多人、問診谘詢800多人。“五一”黃金周的第一天,來自陝西大荔的一名姓王的70多歲的遊客,在秦陵旅遊中,突發冠心病暈倒。秦陵旅遊公司總經理靳軍良及時趕到現場,由值班醫生進行了急救,並及時聯係到120急救車輛送往鐵路醫院,使遊客及時得到救治,脫離了危險。臨潼區兵馬俑、華清宮、秦始皇陵等旅遊景區“體貼入微”的服務得到了遊客的一致好評。
資料來源:世界旅遊資源網 2007.5.8
思考題:
旅遊景區如何將“體貼入微”式的服務落實到實處?要采取哪些措施?
〖案例5〗
導演先上“環保課” 核心景區禁止拍攝活動
今後,導演們在外景拍攝時,再也不能“想拍就拍了”,必須先上一堂“環保課”,才能獲得進駐名山大川、文物遺跡的“通行證”。日前,國家廣電總局下發通知,對在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以及文保單位內拍攝影視劇進行了嚴格規定。
近年來,在影視劇拍攝活動中出現了一些風景名勝區的植被、水體等自然生態和有的文物被破壞的情況,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為此,廣電總局通知規定,在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和緩衝區、風景名勝區核心景區內,禁止進行拍攝活動;在自然保護區實驗區、風景名勝區核心景區以外範圍、各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內,嚴格限製影視劇拍攝活動。
通知要求,各級廣播影視行政部門、各影視劇製作單位要堅持保護優先、拍攝服從保護的原則,在拍攝活動中嚴格保護生態環境、自然資源和文物古跡的原始性、真實性和完整性。同時,要求影視製作單位全麵對影視劇製作單位負責人、製片人、導演等進行專題培訓,組織和指導影視劇製作單位開展有關法律法規和文件規定的學習培訓活動。
資料來源: www.sinabz.com/art/dy/index793.html 9K 2007-5-9
思考題:
如何將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三者有機地結合到一起?
〖案例6〗
統一嘉園為何衰落
2006年“十一”黃金周,無錫旅遊異常火爆。除了大家熟知的傳統景區,更有千年崇安古寺、蠡湖中央公園、馬山歐洲嘉年華以及薛福成故居、東林書院、錢鍾書故居等新景點,一齊賺足遊客眼球。1日至7日,無錫市接待旅遊者達到210萬人次,旅遊總收入13.2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3%和30%;日均旅遊收入近2個億,創出曆史新高。
然而,就在城市旅遊一片繁榮之際,開業不到四年的無錫統一嘉園景區,卻在兩個月前因資不抵債、經營難以為繼而破產倒閉了。
該景區座落於太湖之濱,跟央視無錫影視基地隔水相望,相距不過數百米之遙。景區依山傍水,氣勢恢宏。山頂上,高16.8米、耗費青銅80多噸的中華統一壇,莊嚴雄偉;山腳下,由六橋六亭二坊一榭組成的千米“緣廊”,曲迴綿延直至湖心,如金龍戲水。
這樣一個占據了極佳山水資源的主題景區,在城市旅遊環境日趨改善的今天,為什麼會經營失敗呢?
一、跟風投資,景區建設一波三折
統一嘉園初建於1994年,2001年9月正式對外開放。其間,景區建設周期長達七年。94年項目啟動之初,原定名為鏡花緣。其運作思路,完全模仿央視無錫影視基地。就是“以戲帶建”,通過為劇組提供拍攝場景服務,帶動景區的旅遊發展。為此,景區決策者瞄準央視當時正在籌拍的電視劇《鏡花緣》,並且通過公關活動,使劇組同意了將無錫鏡花緣景區作為主要的場景拍攝地。
這是一個典型的跟風投資項目。當時央視無錫影視基地的旅遊異常火爆,每年的客流量高達300多萬人次。該景區的選址,就在三國城景區的南側。決策者采用了一種所謂“蠅隨驥尾”的發展戰略,希望借勢於央視無錫影視基地,使景區的旅遊發展起來。
但是,相關決策人在做出這項重大投資決定時,忽視了兩個重要問題:
其一,鏡花緣景區所依托的文化載體,跟三國城景區大不相同。《鏡花緣》雖為清代著名小說家李汝珍的代表之作,書中描寫的各種奇人異事和奇風異俗也頗具想象力,但是,《鏡花緣》的曆史文化內涵,遠不能跟《三國演義》相提並論。而且,相對於大多數旅遊消費者而言,該書的故事過於冷僻,遠不象《三國演義》那樣家喻戶曉。《鏡花緣》中所描寫的黑齒國、女兒國、兩麵國、豕喙國、跂踵國,不但名字晦澀,難以有效傳播,而且很難用具象化的形式在景區充分展現出來。
其二,電視劇的生產,從劇本創作到拍攝發行,流程複雜,可變因素很多。比如央視無錫影視基地的唐城景區,本來就是專為央視電視劇《鏡花緣》的拍攝而建的。後因《鏡花緣》劇本難產,遂臨時調整,改拍電視連續劇《唐明皇》。由於央視無錫影視基地的歸屬特性,這樣的調整並非難事。但是,對於一個從未涉足過影視行業的民營企業來說,情況就大不一樣了。《鏡花緣》劇組也許會礙於情麵,答應來無錫拍攝。但是,劇組既沒有責任,也沒有義務非來不可。而決策者據此投入巨大資金建設鏡花緣景區,蘊含著極大的市場風險。
事實上,由無錫鏡花緣旅遊渡假有限公司投資的三十集電視連續劇《鏡花緣傳奇》,直到98年底才正式開機拍攝。而作為景區投資主要決策依據的央視《鏡花緣》劇組拍攝事宜,則早已不了了之。
二、戰略轉型,市場定位嚴重偏差
鏡花緣景區尚未開園,就已經流產,決策者不得不重新尋找市場出路。本來,就景區的資源特點和區位優勢來看,它地處太湖風光帶內,占據了太湖邊的觀景製高點,可遠觀太湖之煙波浩淼,也可體驗江南水鄉之葦蕩野趣。其山水園林的市場定位,顯而易見。
當時國內旅遊市場的發展態勢,對景區其實非常有利。隨著“人造景觀熱”的消退,自然景觀和山水園林受到廣大遊客和旅行社的青睞。此時,如果決策者利用民營企業的靈活機製,及時進行戰略轉型,麵向國內大眾旅遊消費市場,迅速推出“太湖山水園林”的品牌新概念,完全可能一舉贏得市場主動。但是,決策者卻匪夷所思地將景區定位成一個海峽兩岸共同期盼統一的政治化主題景區,並且,在山頂的最佳觀景之處,投入巨資修建了台灣媽祖廟和中華統一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