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雍正皇帝的泰陵:金頭之謎(2 / 3)

泰陵景觀

在西陵諸陵中,泰陵是規模最大的一座陵園建築。一座飛虹跨溪的五孔石拱橋是泰陵最前麵的建築,橋寬10.94米,87米長,拱高4.9米,由長方形青白石建成,婉蜒曲折的北易水從橋下流過,春夏秋冬,嚴寒酷暑,碧水長流,清幽可愛,風光優美誘人,象一幅山水畫卷。陵區的最南端有三座精美高大的石牌坊和一條寬10餘米,長近3公裏的神道,縱貫整個陵區。進入宮門,北側是具服殿,北麵是30米高的聖德神功碑樓,重簷歇山頂,黃琉璃瓦,內立石碑兩通,刻滿、漢兩種文字。碑樓四角有漢白玉石華表,滿刻雲龍浮雕。從此過橋是各種石象生,排列神道兩側,花紋圖案精細,形態逼真。北麵有座叫蜘蛛山的小山,作為影壁,繞過影壁後即為龍鳳門,四壁三門,壁上有用琉璃製成的雲龍花卉。門北是神道碑亭,神櫥庫和井亭。接著就是東西配殿,殿後有三座門、二柱門、石五供、方城、明樓。有馬道通寶城,城上有寶頂,下即為地宮。整個陵區結構緊湊,氣勢宏大,讓人望而生歎。

也正如我們上麵所提到的,泰陵的建造所花費的人力物力不可思議。在建造中,最重要的建材是蘇州燒造的金磚、山東臨清的城磚、北京琉璃廠的瓦件、北京房山的石料、西南諸省的木料等。這些地方在雍正年間可就倒黴了。

金磚是一種入窯燒製的細料方磚,因蘇州土質細膩,含膠體物質多,可塑性大,製成的磚質地密實,而且很容易從運河運到北京,當時雍正政府規定每個瓦工,一天隻能製五塊磚。這是因為蘇州的金磚質量較高,慢工出細活。修建泰陵時,運夫們把金磚運到工地,還要把每塊約重40斤的金磚磨到30斤,使磚平滑如砥,以便砌時使磚縫很細。整個泰陵所用蘇州的金磚量並沒有詳細數字,但前後八年,攻擊總數量該不會少於幾十萬塊。

當時用磚的主要來源除了蘇州,就是山東臨清的長形城磚了。乾隆二年,有個叫史法敏的大臣上奏說:“泰陵工程需用臨清磚塊,據布政使鄭祥寶稱,通共解送過磚1577070塊。內除不堪用磚15469塊,漂失磚320塊,每塊奉部準給價銀1分7厘,計算共用銀4379兩。”臨清前後共五次奉命燒磚,政府還雇民船運送磚,每塊運費是2分7厘。這樣算下來,清政府花在臨清磚上的銀子就達5萬兩。

換作是今天,運送這麼多磚進京也是很難的一件事。更何況是交通並不發達的清朝。當時征用的舟車數萬輛艘,役使過千百萬的人工。按政府的規定,搬磚上船及運輸,政府都要給付銀兩,但又規定建材如有損失,運夫們的錢就要扣掉。遇到倒黴的時節,運工們不但分文報酬拿不到,反要賠給政府銀子。

瓦件出自北京琉璃廠,據工部尚書來保於乾隆二年六月十七日奏章中所說,泰陵共用過琉璃瓦料392902件。從京師至西陵工所,共245裏,每40件裝一車,共計用車9822件。每輛車價銀1兩4錢7分,共用銀14439兩7分5厘。整個琉璃瓦的燒造和運費、包裝費等,共花銀74036兩3錢4分4厘7毫。

據清宮檔案記載,營建泰陵共用各種木料9914根、臨清磚1106553塊、金磚6000多塊、至於石料、各式糙磚、灰斤、繩麻、顏料、葉鐵、平鐵、琉璃瓦料、桅杆架木、工費等項,由於檔案闕失,尚未查到詳細數字。

但這隻是建陵的一部分而已,百姓在為泰陵付出勞動的同時,有些百姓還為此付出了流離失所的代價。一般而言,皇家陵園內是不允許有民居、墳墓、廟宇、雜樹的,必須全部遷出陵區之外。據清檔案記載,為了營建泰陵,在劃定的範圍之內,遷走了19個村莊。拆除了民間瓦房73間、石板房14間、草房1336間、草棚461間。搬遷山廠200處,砍伐樹木6154棵,圈占各種地畝84頃13畝5分7厘5毫8絲。

在雍正八年四月二十日,雍正在披閱戶部奏請太平峪紅樁之內撥換田、房,遷移寺廟一切事宜的題本時,批道:“風水地內所有民間田畝按其升糧科則,照應得之價,加倍賞給。已經耕種者,俟收成後再令交官。村莊廬舍,悉照房屋間檁,加倍先給銀兩,俟其將遷居之處收拾周備,再令搬移。各村舍所種樹木,亦著給與價值。一應寺廟於風水地紅樁之外,照式官為蓋造。如該寺廟有香火田地,亦著將新建寺廟附近地畝加倍撥給。至所有墳墓,悉照地之大小,從厚賞給地價,俟卜有平穩之地,再令遷移。務使民間從容寬裕,各沾實惠。其應需各項價值,悉於內庫支領。”

雖然,表麵來看,雍正的這一舉措有仁義之風,但事實卻是,他讓人家無緣無故地搬家在先的。

金頭之謎

據說雍正大興文字獄,將呂留良全家殺掉,沒有殺掉的就流放邊遠之地。後來僥幸逃脫的呂留良之孫女呂四娘為報殺祖父之仇,而殺掉了雍正拿走頭顱。因沒有真頭所以鑄了金頭完屍,埋葬於泰陵地宮。此說傳言甚廣又很久遠,雍正是否是金頭之身遂構成了清史一樁疑案。

金頭說是否可靠,至今沒有得到肯定回答,但有幾種情況可供思考。

《東華錄》記載這樣一件事,雍正七年四月,雍正曾傳諭:“呂留良悍戾凶頑,好亂樂禍……”並以“著邪書”“立逆說”公然詛罵先帝等罪名,於雍正十年十二月將呂及其家屬斬掉,並不知道此事的呂氏子孫被發配到寧古塔。但孫輩中是否有呂四娘?呂四娘是否真的殺了雍正?並沒有這方麵的史料。

又據《東華錄》記載,雍正十三年八月十九日,雍正要死了,召來許多大臣,又命張廷玉拿著自己的禦筆親書密旨,命皇四子寶親王為皇太子,即皇帝位。二十三日,雍正死掉。

這段記載告訴我,雍正從得病到死亡共延續五天,病中又召見王大臣,安排了繼位人選,如被殺割走頭顱,生命必刻不容緩,便無法召見王大臣。根據此推斷,雍正被殺,換金頭完屍埋葬的說法並不可信。但又據可靠資料,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四日,乾隆曾這樣說道:“我突然接受皇帝之位,並無歡喜之心,因為老父親忽遭大故,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