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清真王之爭(4)(3 / 3)

“其二,受咱奪漢城、破滿城之鼓舞,東天山一帶的重鎮哈密傳來好消息,那裏的回回和畏兀兒聯手起事,聲勢大著哩!”

妥明聽了頗感興趣。因為他一直擔心畏兀兒不合作,尤其山南麵。如今哈密的畏兀兒既能和回回聯手,那山南麵何憂何愁?索煥章,你原先屢屢拿山南麵壓我,今日由你親口說出,自己掌嘴。善哉,妙哉!看你今後還拿什麼來壓我?嘿嘿……

“其三,西麵也傳來振奮人心的好消息。”索煥章說至此,左右顧盼了下眾人,連妥明也格外專注,便扳指數說:“天山之南,動手之早,聲勢之大,不待我說;咱已控製了天山北坡,烏魯木齊已是咱的天下,成了心髒地帶,也無需我饒舌;東天山傳來捷報,剛才已經提到;那西麵呢?咱們的勢力範圍一直局限於瑪納斯河以東。如今庫爾喀喇烏蘇的回回也起義成功,即可派人去聯絡,壯大咱們的勢力。”

妥明心中暗喜。烏蘇雖無他的滿拉,但畢竟有了響應。這一天,自那個法土賣走後,他一直在急切地期盼著。他期盼著天山之北自東而西連成一片啊!現如今,瑪納斯河以西終於有了積極的響應。

索煥章此刻氣色已旺旺的,不再有絲毫虛怯和羞澀,神氣活現地說:

“西邊還有令人吃驚的好消息啊,恐怕大家還不知道。”他有意把臉轉向兩側,意為這個“大家”不包括妥大人在內。一語激起眾人包括妥明的驚喜和好奇,一個個默不作聲,一副副淨耳聆聽狀態。

隻聽索煥章吊胃口似的說:

“你道是啥好消息?”他沒一氣道出好消息的具體內容,隻是更引發了大家的好奇,以至使大家的心思和注意力跟隨他的思路走。

這時,他猛然提高嗓門:

“伊犁大將軍常清被免職了!”

“那是朝廷常有的事。跟咱有啥嗬嗬?”馬升不以為然地插了一句。

馬忠隨即附和:

“對呀,那跟咱有啥子關係嘛!”

“關係大著哩!”索煥章完全聽出在場人對伊犁起事一無所知,興致大增,以講故事的口氣說開了去:

“那伊犁寧遠城有個回回頭人,叫啥呢?經名叫牙庫爾,官名馬萬信。他聚集了一幫子人,和當地畏兀兒頭人阿奇木伯克阿布都·魯蘇勒串通一氣,十月十二日,打出‘官逼民反’的大旗,火燒官衙,搶占軍台兵站,攻打寧遠城。尤其令人高興的是:哈薩克旗丁根老八也率千人參加。謔——”

聽眾也都興奮地隨之“謔”了起來。

妥明也情不自已地向上挺了挺身軀。

隻聽索煥章得意地繼續渲染說:

“起事隊伍當日占了寧遠城不算,還以寧遠城為根據地,去攻打惠遠城。那可是伊犁大將軍府的所在地呀!惠遠城如今搖搖欲墜。常清因此被貶。新任伊犁將軍的明緒也心驚膽寒。反清隊伍迅即擴展,已有三萬之眾,還在日益壯大。要不了多久,伊犁九城,必是咱們的天下。”

索煥章末了的語氣並不似前雄壯。他明知伊犁馬萬信的勢力遠不及阿不都魯蘇勒,如今又是兩方聯手,將後誰執牛耳,誰主沉浮,尚難預料。為了彌補不盡人意之處,他又簡要報告了塔爾巴哈台回民的起事情況:

“在烏魯木齊一帶回回起義的影響下,塔爾巴哈台的回回也已起義,聲勢越來越大。隻要咱們把伊塔起義隊伍聯合起來,天山以北,自東向西,就都是咱們的天下啦!”

眾人聽了無不歡呼叫好,立時沉浸在歡樂的氣氛之中。

妥明也不例外,他雖未口頭歡呼叫好,但卻在心裏歡呼叫好。

他萬萬沒想到,烏蘇以西,伊塔地區也這般如火如荼。假若以大阿訇的名望把他們拉過來,聚在自己門下,那何愁清真王國弱小!偌大一片沃土,即可唾手可得,真乃穆斯林之幸事,妥明之王氣也!

妥明正陶醉遐想,忽聞索煥章勸進之言陣陣傳來:“事隔一月半,時局大改觀。索某原以為‘不建國,緩稱王’穩妥;而今以為,不但可以稱王,而且可以建國。此舉絕非出爾反爾,實在是因時局變化而變化,此一時彼一時也。當時‘不建國,緩稱王’有理有據;今日快建國,速稱王,也同樣在理。請妥大人定奪。”

眾人一片歡呼,一致稱讚索煥章的提議。但也有人竊竊私語:“人說嘴是兩張皮,最容易翻個兒,一點不假。總是他有理。”

妥明聽了索煥章的勸進,心裏甭提多麼高興,比吃了蜜還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