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大義開釋知罪人(2)(2 / 2)

紀曉嵐沉思不語。英傑當即說道:“我看可以,否則對他不利。”

孟劍秋掌擊曲川,連連解除九道大穴,曲川當即被解除全身禁製,複原如初。

曲川騰地跪在地上對紀曉嵐一連叩了三個響頭,又轉身對孟劍秋和英傑各叩一頭,然後站起來說:“請賜我左臂一劍,就此告別。”

他的話音剛落,英傑“唰”地一劍刺向他的左臂,鮮血立即噴出。

孟劍秋立即給他敷上金創藥並包紮好傷口,把他的劍交給他。

曲川接過劍對三人躬施一禮,打開窗戶一躍而出,悄無聲息地隱沒在夜色中。紀曉嵐突然歎息道:“不知南破天現在何處?此人不可不防。”

紀曉嵐一行在客棧住了三日。在這三天內他們讓馬吃好休息好,恢複了體力。

他們三人為了以防不測,多半白天睡覺,深夜則輪換著假寐,警惕歹徒的不軌之行。

一連三日安然無事。他們也恢複了體力。第四日晨,他們依然按原來的裝備啟程上路了。

一路上晝行夜宿,按常規趕路,暢通無阻地順著官道驛站向烏魯木齊駛去。

這一日,他們入境新疆的東大門——軍事重鎮哈密地區,卻遭遇到一場意料不到的風波。

當馬車沿古道駛近一座險山隘口之時,從長滿蒼鬆的巍巍大山中突然馳來一匹棕色的高頭大馬,馬上端坐一位蒙麵大漢,身背一口長劍,威嚴地立馬堵在隘口之處,喝令馬車停住。

孟劍秋放慢車速,用目一觀,隻見那馬背上的人一身遊俠裝束,心頭一怔:肯定又是一位蓄意劫持的武林高手。

對此人的擋道,孟劍秋視而不見,依然照行不誤。那馬背上的武士縱身下馬,立即抽出長劍,對準迎麵而來的馬車,執劍伸手,劍尖對準馬頭,左右橫移,狀若劃槳撥水,緩慢而有力地向馬頭逼近。

越逼越近,劍上發出了一股強勁有力的氣勢,那氣勢無形無聲,卻使人感到若有千鈞之力,無法抗拒。

原本行走的兩匹拉車的馬,被這無形的劍氣逼得透不過氣來,隻好張開口揚起前蹄屹立不動。

馬車隻好停住。端坐的孟劍秋自然也感到逼人的勁道劍氣,本當化解劍圈勁氣而使馬車前進,但他暗忖:看來一場較量必不可少,暫且由他任性一時,到時趁虛而擊,一舉致勝。

他是個駕車的,用意在於裝憨,此時依舊裝著不懂武功的樣子,來麻痹對方。這是他的心計,更是他的深沉。

來人眼見馬車停下,駕車者再無馭馬前行的舉動,便立即收劍斂氣,結束了劍式。

英傑氣呼呼地撲上來指著來人斥責:“為何擋道?閃開!”他說著躍下馬背,抽出利劍,準備動手。

來人卻抱劍不動,神色凝重而又不屑地說:“恕在下不恭。在下是拜見車內尊長的,不是來打架的,請退後。”

“你是何人?有什麼資格見尊長?半路突襲,實屬無禮!再若糾纏,此劍無情。”英傑說完一亮劍式,“請出劍!”

來人傲然地冷笑一聲,“唰”地抽劍出鞘,意欲動手。

眼看雙劍即將掀起殺機,紀曉嵐掀開車簾,露身在外,大喊一聲:“住手!”執劍雙方立即退後佇立,僵持對峙。

“請問壯士尊姓大名,有何賜教,請來一見。”紀曉嵐說著站在車上,含笑招手。

那人不理英傑,走近車廂,對紀曉嵐抱劍打一恭,然後歸劍入鞘,輕聲而言:“實不相瞞,我就是劍如虹南破天,在此等候你們多日了。”

紀曉嵐內心吃緊,表麵卻十分灑脫地說:“你如此不辭跋涉之苦,在此荒野之地等候我們,究竟為了什麼?”

“我想你不會不知道。”南破天聲音更低地說,“皇上原有一位乳娘,你總不會忘記她吧?”

紀曉嵐聽後心中一怔,不由茫然地搖搖頭,冷冷地瞅著眼前這位神秘的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