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大義開釋知罪人(1)(2 / 2)

曲川收回銀子,躬身一禮,拜別出門。

此時天色將暗,紀曉嵐站在窗口捅破窗紙,隱隱看到曲川從馬廄牽出馬徑直走向院門。

英傑隨即到棧院門口查看,果然看到曲川騎馬順來路而去。

英傑回房報告了實情,三人低頭沉思起來。紀曉嵐一邊收拾卦筒一邊漫不經心地說:“不知師兄和賢弟對此有何看法?”

英傑說:“學士兄一番戲弄,可能揭破了他的真相,他不敢輕舉妄動,驚慌而逃了。”

孟劍秋一邊擦著鞭子,一邊說:“依我看,他是另有打算。”

英傑說:“另有打算?什麼打算?”孟劍秋說:“來者不善,善者不來。我看此人卜卦是假,偵探是實。”

紀曉嵐又回到床上,一本正經地說:“剛才隻不過是一場遊戲。他的真正目的是看清我的真麵目,以免認錯了人。他發覺我們對他有懷疑,便采取問卦的方式打消我們對他的戒備。這叫障眼之術。離棧而去是假,乘虛而入、出其不意是真。我看今夜此人必來興風作浪。他已認定了我的床位,其心必在我身。我們萬萬不可掉以輕心。不知二位見解如何?”

孟劍秋說:“師弟的看法正確,我也有同感。要不我為什麼現在整理手中的神鞭呢?這叫枕戈待旦。”

英傑省悟道:“好一個狡猾之徒!我也該擦亮手中劍了。我看學士兄與我換床,到時我好手刃此賊。”

孟劍秋說:“不!賢弟還是睡在門口,到時堵賊出門。師弟與我換鋪,讓我手縛逆賊,讓他亮出真麵目。”

紀曉嵐說:“這樣雖好,隻是又讓師兄遭受風險,我於心不忍。”

孟劍秋說:“我們本來就是風雨同舟,共係風險,何出此言。再說,我是你師兄,哪有遇險先讓師弟出麵的道理呢?!”

紀曉嵐笑道:“既然如此,我也不謙讓了。依我看在兩個時辰內,不會有事,我們不妨及早小睡一會兒,等夜深人靜時,也好振奮精神,免去困乏。”

於是三人立刻分頭閂好門窗,倒在床上睡起來。睡醒之後,三人聽聽門外,已是闃無人聲,便佯裝睡死的樣子,躺在床上靜聽動靜。

又過了一個時辰,已是夜闌人寂,忽聽得窗外傳來極其輕微的腳步聲。那聲音逐漸傳至窗外便停止了。

過了一會兒,又聽到捅窗紙的聲音。接著從捅破的窗紙中伸進一支細小的竹筒,繼而從竹筒裏飄出嫋嫋煙霧彌漫在房間中。

紀曉嵐等三人一動不動,仍然裝出酣睡不醒的樣子,等待來人的凶招。

又過了一會兒,窗外吹送迷魂香的人感覺到屋內的人已被迷昏過去,便故意咳嗽一聲,試探動靜。見無任何動靜,便放心地打開窗戶一躍而進,直撲紀曉嵐。

那人從窗外躍進屋裏,輕輕落地竟無聲音,床上的孟劍秋不禁暗歎:來人輕功不凡。

那人身背一把劍,劍未出鞘,赤手空拳又一躍撲向紀曉嵐的床位。

此時紀曉嵐的床上睡著孟劍秋。孟劍秋眼看來人撲近,本想躍起製敵,但隱隱看到來人手中並無凶器,便暫時放棄格鬥的念頭,靜觀其變,看來人究竟有何打算。

來人火速背起佯裝昏迷的孟劍秋,一彎腰打算跳出窗戶。

當他剛剛一縱身躍起之際,孟劍秋立即猛拍來人的肩坎穴。

隻聽來人“哎喲”一聲,一頭栽倒在臨窗的地上。

與此同時,紀曉嵐和英傑點起燈火,急忙躲在隱蔽之處,防止窗外有人見亮光之際投射暗器。

光亮之中,孟劍秋火速點了來人的九道大穴,將其牢牢地禁製在地,不能動彈。

英傑從房門躍出,繞到後窗查看動靜,沒有發現其他可疑跡象。他又到棧院巡視一番也無動靜,看看大門緊閉上鎖,馬匹車輛完好無損,心知來人定是躍牆而入。

英傑回到房中細說查看情形,三人始覺放心。孟劍秋已將來人拎放在凳子上。此人正是傍晚求卦的曲川。

英傑閂好房門,關好窗扇,把守在窗口,以防不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