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書回目:記微嫌舅兄欺弱女驚謎語妻妾諫癡人本回寫了五件事:紫鵑跟了惜春出家;賈政向賴尚榮借錢;賈環和王仁等出賣巧姐;寶釵襲人勸阻寶玉出家;寶玉熱衷於考功名。 關於惜春出家,是第五回的冊子詞就伏下了筆的:“勘破三春景不長,緇衣頓改昔年妝。可憐繡戶侯門女,獨臥青燈古佛旁。”勘破三春景不長,這是惜春之所以出家的原因。三春,是指元春、迎春和探春。在曹雪芹的原著中,這三個女人都沒有好的結局,都是悲慘的下場。元春的判詞說:“三春爭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夢歸。”在前文筆者已說過,元春之死,是死於宮廷的權力鬥爭,在雪芹的原著裏,是有相當悲慘的描寫的,而決不像續書所說的平安死去。迎春的下場是被“中山狼”的丈夫孫紹祖折磨致死的。探春,按照原著,遠嫁海外,也是悲慘結局。正是有“三春景不長”的前車之鑒,加上寧府烏七八糟的事實的刺激,惜春才出家。但在續書中,有關“三春景不長”的事實,除迎春外,卻不見了;而所持的理由是惜春和她的嫂子尤氏之間的矛盾,似乎是看不慣尤氏隱私。但究竟是什麼樣的隱私,其間的矛盾內容,之所以迫使惜春非出家不可的原因,又未寫得具體明白。一個青春少女,丟下了榮華富貴不享,白白斷送了自己的愛情,而去出家當尼姑,這必定是有重大原因的。而續書這樣的寫惜春的出家,理由並不充足,使人不很信服。倒是紫鵑的出家,令人可信。紫鵑是林黛玉的知己。她跟林黛玉一輩子,服侍她,關心她,體貼她,了解她,在林黛玉生病臨死之時,隻有紫鵑一人陪同她,照護她。像紫鵑這樣的朋友,在人世中是非常難得的。紫鵑是林黛玉最難得的忠實朋友;林黛玉也是紫鵑一生中最愛慕的知己。紫鵑為人正直,純真,重情。從林黛玉一生坎坷的悲劇中,紫鵑看透了賈府中種種爾虞吾詐的勢利人生,看破了紅塵。如今,林黛玉走了,紫鵑對生活已經失掉了信念,她要跟了惜春出家,是情理中的事。這一節文字寫得很感人。賴尚榮是賈府奴才賴大的兒子,依賴於賈府的後台勢力,依靠了賈政的一手扶持,而當了知縣。照理說,他應當不忘賈府的恩情,對賈政報恩。但當賈政因送母靈回鄉缺錢而向這位知縣大人借點路費時,卻遭到賴尚榮的白眼。這與賈環和王仁等出賣巧姐是同一回事。嘻!這樣的勢利人生,和紫鵑對林黛玉的忠誠,恰成了鮮明的對比。讀了使人一歎!賈環、王仁一夥欺弱女、出賣巧姐一事,賈芸在其中扮演了極其可恥的幫凶角色,是他用了花言巧語蒙騙了王夫人,說服了邢夫人,騙局才定。賈芸是個很厲害的馬屁精。在第二十四等回中,賈芸為了在賈府討得利益,挖空心思,拍鳳姐的馬屁,投鳳姐的所需所好,從金剛倪二那裏騙了錢來,買了冰片、麝香等物,去滿足鳳姐的急需,由此獲得鳳姐的青睞,達到了目的。賈芸為了籠絡寶玉,竟然稱和他同年齡的賈寶玉為父親。這種丟掉自己人格的拍馬屁手段,令人惡心。就是這樣一個對賈府,對王熙鳳極盡拍馬之能的賈芸,如今,卻趁賈府衰落、主人不在家的危難之機,與賈環等壞人勾結一起,陷害王熙鳳的弱女巧姐。嘻!像王熙鳳這樣精明的人,當時竟然也被這位馬屁精所蒙騙。而在我們的周圍,像賈芸這樣的高級(塞:低級)馬屁精,多得難以數清啊。人啊,你真卑鄙!而為這樣的馬屁精所蒙騙,所利用的人,亦多得很啊。人啊,你真愚昧!這回的後半部分,寫賈寶玉思想的矛盾:他一方麵要出家,引起了寶釵襲人的苦口婆心勸阻;另一方麵又熱衷於考功名,剛剛反駁了寶釵的儒家理論,又和賈蘭大談儒家經典。寶玉的這種思想矛盾該如何解釋呢?筆者在後麵要申述的。
第115章 一百十八惜春出家,理由不充足(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