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智者失算(1)(2 / 3)

當貝塔爾講到這兒時,威克拉姆國王衝他的兒子皺了一下眉頭,仿佛是在暗示,幸虧他自己沒有像那些信奉宗教的父母那樣要求自己的孩子。年輕的王子似乎明白他的意思,這樣的事情在顯赫的婆羅門家庭中比較常見。隨後,王子問貝塔爾“無神論者”這個詞的意思。

吸血鬼說這個詞很難解釋,有三四種說法:第一種,否定上帝存在的人;第二種,承認上帝存在,但對他們忙於解決人類事情卻持否定態度的人;第三種,他們信仰上帝和相信天意,但立場不是很堅定,易於動搖。同樣的,一些無神論者開始信奉神是因為受到了死人或一些愚昧思想的影響;另一些雖對神學有極高的熱情,但沒有太多的靈感或堅定的意誌;還有一些則具有很強的可塑性。

在無神論者眼裏,除了地球、水、火、空氣和真空五大因素,其他都不存在。帕坦亞裏聖人提出宇宙具有不斷的演變性,他認為物質在時間上具有永恒性、在空間上具有無限性,無始無終,而構造、智力和構思等都是與生俱來的東西;根據他的理論,“我是”的觀念並不是精神與物質的證明,而僅僅是物質的一個突變產物罷了;他不相信精神與靈魂,因為在人體內根本無法察覺它們的存在,而這也違背了生理學定律;他相信物質世界,但他不相信存在原子的微粒與球形的狀態;通過對隱藏在大腦中的思想和智慧的分析,他認為詞語表達的不是一件事情,而是對事情狀態的一種說明,理智對人而言,僅是一種本能的行為,是空氣中利於生命存活的元素造成的機體功能;他聲稱好與壞僅僅是對地理位置和年代次序的表達方式而已,並指出之所以稱某物為“壞”,是因為物極必反或是與“好”的過渡形式;他承認定律是所有事物的偉大始祖,但他不認為存在定律創始人,因為隻要有了這麼一個創始人,就會有另一個創始人出現,然後便有了一係列這樣那樣的推論,直到它變成荒誕不經的科學。

有些人不太同意他的觀點,便問了他一個問題:在一對情人陷入熱戀之前,其中一方把許多封信發出去等待對方的回答時,那份焦慮與暴躁需要多久才能平複?他說這個遠在他的算術範圍之外,不過這個人一定知道,焦慮不安許久才會有最後的結果,這是不可避免的。他否認必然性,也否認預言的存在,他不相信克利須那神的奇跡,因為相信自然從不會與它的定律相矛盾,況且,他還沒有見過超自然的事情發生;他批評毀滅神瑪哈普拉亞關於世界毀滅的宣言,說這個世界本來就沒有開始,所以也就沒有結束;他不相信毗瑟建造了宇宙,也不認為人這漫長的一生是和回報與懲罰緊密相聯;他願意接受聖禮的光芒,他承認薩塔瓦、亞加和塔瑪(塔瑪是物質的自然狀態,亞加是對自然賦予的激情,薩塔瓦是美德,這些是物質的三個屬性),但這僅是物質的屬性而已;他認為事物具有重量和原子微粒的成分,但它並不是實體的原形。

麵對他的諸多理論,我們是該懷疑他呢,還是嘲笑那些對他的理論深信不疑的荒謬的人呢?在爭論中,他擅長運用邏輯與數學的推理進行辯駁,在回答他的“為什麼”時,一定要直截了當的陳述。他滿腦子都是道德與自然的信仰理論,但有人卻說,他根本就不信仰宗教;他承認高特瑪(釋迦牟尼的俗姓)的理論——在地球之上,除了周圍的空氣之外,什麼都沒有;他認為地球的核心是白熾發光的球體;他相信雖然創始之事也許能夠證明有創始人存在,但沒有明顯的證據證明確實有這麼一個創始人存在。因此,他被人稱為是一個“真正的”無神論者。有一次很偶然的機會,施羅尼,一位“真正的”神學者問他:“是誰,為什麼要把你送到地球上,有什麼目的?”這個年輕人對此嗤之以鼻,不屑地說:“既不是你那無人可比的智慧,也不是那個無限虛空的世界。很遺憾,對於這個現象我無法解釋。”接著,他引用了一個理論來回答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