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吃,可口得讓它覺得連舌頭都要化了呢!鬆鬆軟軟、香香酥酥,這麼好吃的東西哪是它以往所吃的山中野果所能比的!
一時間舍不得咽下的它,鼓著腮,眯著眼,被口中的美味所陶醉……直到一陣突如其來的大笑聲撞進它的心窩,嚇得它被嘴中的食物給噎著了。
頓時,原本笑眯的蛇眼又恢複圓狀,甚至比原來瞪得更大更圓。它有點兒痛苦又很不甘心地咽下口中的糕餅,埋怨地瞪了他一眼,然後,再次低頭品嚐美味……
這時,他終於停下大笑,但止不住的笑意仍掛在嘴角。迷人深邃的黑瞳帶著趣味打量著它,這條隻顧著吃的可愛靈蛇。
縮小了好幾倍的蛇身使他更方便看清它的外貌。一身比血還紅、比火更豔的赤色,不象蛇類光滑的鱗片給人陰冷的感覺,反倒象是燃得正烈的火焰。但這綺豔的顏色也在在表明了它有毒,怕是世間罕見的劇毒吧。
它,遲鈍得察覺不到他銳利的視線,而之前心中的奇異感受早因口中的美食而忘得一幹二淨。
這東西到底是什麼做的呀?為什麼這麼好吃呢?與山中的任何野果都不同,但肯定不是肉做的。它討厭腥味,所以從不吃沾了血腥的食物,即便是野果,即使它再餓。所以,它從不為口腹而殺生,不僅是因為謹遵師父的教誨,更因為它不願那麼做。
對於殺生,它不忍,更不敢!
見了血,它會怕!
曾有一次,在山中偶遇猛虎吞噬野鹿,那撲鼻而來的血腥味讓它頭暈腦脹,猛然間竟有種不受控製的失措感自心底竄起,讓它禁不住雙眼發紅……
那種即將失控的感覺,好可怕!
那時,它害怕地匆匆逃回居住的洞穴,隻有在那兒,它那混亂得近乎瘋狂的神智才能恢複平靜。從此之後,除非必要,它絕不出洞!
☆ ☆ ☆
時光飛逝,他愛上靈山的靜謐,不覺中在此深居了兩年。
白日裏,他漫步於林間小徑,賞盡山中奇花異草。而它,縮小了身子默默緊跟其後,依戀著唯一的同伴。夜晚,他與它同眠於洞穴中,兩相依偎。整整兩年,他與它幾乎形影不離。
接觸過他的人都以為他性情溫和,易相處。雖然這也算是事實,懶得動氣的他無論麵對任何事都以一笑置之,與其說是溫柔沒脾性,更像是一潭死水——波瀾不興。
這一潭死水是冷的,不喜溫度。所以,一直孜然一身的他也是獨善其身的,不喜接觸他人的身體,因為那種溫暖的體溫會讓他覺得不安又心酸,那是個性淡薄的他不願負擔的情緒!
可惟獨它,他竟不排斥它的靠近,由一開始的不習慣到現在的習以為常。而習慣果然是可怕的,因為習慣太容易讓人產生依戀。
可“依戀”不該是他這名叫“無憂”的人該擁有的情緒!
師尊告戒過他,他的命格特殊,是繼佛祖釋迦牟尼以來的又一個三界大聖。救世扶蒼生,這是他一出世便注定要完成的天命!
可這天命又豈是簡單能達成的?在度化芸芸眾生前,他必須先沉澱自己的心,屏棄一切塵世的雜念,以慈悲寬宏的佛心包容癡昧蒼生。
但現在的他,太過清心寡欲的他,淡漠得近乎冷酷無心的他……他不認為這樣的自己能夠完成那項他必須背負的天命!
他的曆練、修行還不夠,而繼續待在這兒,他那與生俱來的天命將更難達成!
分離的時候到了嗎?
完美薄唇勾起淡笑,黝黑的眸子深沉地望向洞穴深處——
那兒正睡著一條蛇,一條盤卷著睡得香甜的美麗靈蛇。眸光一轉,他將視線調回手中正沸騰的食物,這一鍋尋常人家覺得苦澀而它卻視若珍饈的野菜湯。
嗬嗬,一條愛喝野菜湯的靈蛇……這世上還真是無奇不有啊!
他不禁失笑,但憂愁卻悄悄掛上眼簾。這湯,是他最後一次煮給它吃了,往後它該怎麼辦呢?繼續吃山中那些百年來早已膩味的野果嗎?
“唉——”
一聲長長的歎息後,他愣住。剛剛那聲憂愁不舍的長歎真是出自他的口嗎?他的心,似乎在不覺間被拌住了……
“既然習慣易養,早些戒除吧!”又是一聲長歎,但心境已有了變化。
他決定立刻就走!離開不隻是為了他好,也是為了它好!
他有度化蒼生的使命,不能將光陰遺留在靈山與它相伴。
而它,已經開始習慣於依賴他的它,必須學著忘了他!成仙的修行之途是不容“牽戀”這種情緒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