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世界(3 / 3)

人物描寫的手法――肖像描寫(就是外貌描寫,這是別稱,一樣的意思)

什麼是描寫?描是描繪,寫是摹寫。描寫就是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狀態具體地描繪出來。這是一般記敘文和文學寫作常用的表達方法。

寫文章,隻有通過描寫,才能做到‘繪聲繪色‘、‘活靈活現‘、‘栩栩如生‘、‘曆曆在目‘、‘維妙維肖‘。外貌描寫,也稱肖像描寫。即是對人物的外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著、神情、體型、姿態等等)進行描寫,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達作者的愛憎,加深讀者對人物的印象。寫好人物外貌要注意以下幾點:

描寫技巧

(1)、仔細觀察,抓與眾不同的方麵,突出特點。

(2)、抓住“五官”特點,寫出人物麵部特征。

(3)、注意身材體型、服飾打扮,體現人物個性。

(4)、區分性別和年齡差異,用詞準確。

(5)、注意生活經曆,符合人物身份。

(6)、注意經常習慣的動作神態。

(7)、表現喜怒哀樂,和神情變化。

(8)、抓重點,不可蜻蜓點水,麵麵俱到。

(9)、可以用比喻、誇張,聯想等修辭手法。

(10)、要有順序。

我們在描寫外貌時應遵循哪些規則呢?

描寫要求

一、有序。描寫時應按一定的順序來寫,或從上到下或從下到上都行。如果寫了眼睛,接著寫頭發,又寫嘴巴,再寫眉毛,爾後寫鼻子――這種描寫不管寫得多好,它給人的感覺是一片混亂。

二、和諧。這要求所寫的外貌符合人物身份、年齡、性別、國別、職業。比如一位考生在寫其中一個小姑娘的眼睛時,這樣寫道:那清波微漾的眼睛顧盼生輝。望你一眼,便有萬千情種。可以說,這個眼睛寫得很美,但是如果這樣來寫一個小姑娘這是不合適的。

三、要研究人物性格。比如90年高考題,首先要仔細研讀材料,從中分析人物性格特征:第一位好動任性,看問題簡單片麵;第二位文靜懂規矩,能全麵地看問題。分析出人物性格特征,描寫外貌時就顯現這些性格特征。

四、抓住關鍵、特征鮮明。這要求抓住最能揭示人物內心世界、反映時代特點或者能區別與其他人物的獨有的外貌特征。魯迅先生的小說《祝福》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文章主要寫了主人公祥林嫂的眼睛。祥林嫂淪為乞丐:“隻有那眼睛間或一輪,還可以表示她是一個活物。”祥林嫂初到魯家:“隻是順著眼,不開一句口。”再到魯家:“順著眼,眼角上帶著淚痕,眼光也沒有先前那樣精神了。”她精神上的最後的希望破滅後:“眼睛窈陷下去,精神也更不濟了。”這幾處的描寫,都抓住了人物的關鍵,從而深刻地揭示了人物的內心世界。

五、細節突出。(魯迅曾立誌畫出中國國民的‘活的靈魂‘。列夫•托爾斯泰為了寫出瑪絲洛娃的靈魂,勾勒出瑪絲洛娃在牢中的內心世界,曾對瑪絲洛娃的外貌描寫修改了二十次。

六、用詞準確、修辭恰當。可以用比喻、誇張等修辭手法。

總而言之,外貌描寫要為刻畫性格、塑造形象服務。以形寫神是外貌描寫的關鍵,同時我們也要使筆下的人物和諧有序。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進行描寫。那麼,有哪些人物描寫的手法呢?

描寫的方法:

常用的有正麵描寫和側麵描寫兩種。所謂正麵描寫,是指直接描寫人物的外貌、心理和行動。進行外貌描寫一般使用:

1、簡筆勾勒特征、運用修辭手法;

3、寄托作者愛憎;

4、借助他人眼睛;

5、相關人物對比;

6、一人幾幅肖像;

7、結合其它技法。

外貌描寫要根據需要,抓住特征,繪形傳神,刻畫性格,顯示靈魂,切忌公式化、臉譜化。

一般情況下,‘人如其麵‘。然而人的內心與外貌並不總是一致的,外表漂亮不一定心靈美,而且,‘知人知麵不知心‘。優秀作品中寫的好人外貌不一定都是漂亮、英俊;寫的壞人也並不一定都是麻子、瞎子、跛腳。如《牛虻》中的中年牛虻,就是瘸腿,麵部醜陋,有刀傷痕。法捷耶夫的《毀滅》中的英雄萊奮生卻矮小而背脊稍微彎曲。這都說明,作家即使描寫心愛的人物也不是‘臉譜化‘地一味美化人物,而是嚴格地尊重生活的真實。在寫批判人物時,有時常常以外形美來反襯人物的心靈醜,如《毀滅》中的反麵人物美諦克,他風度翩翩,卻動搖變節。《紅樓夢》中的王熙風美麗俊俏,卻心毒手狠。

關於表達方式:

①表達方式分為敘述、描寫、說明、抒情、議論的表達方式的分類解釋;

②一篇文章可以以一種表達方式為主,兼用其它表達方式;

③現在流行的話題作文的要求裏也有相關表述――可任選一種表達方式為主並綜合運用其它各種表達方式。綜合起來,“表達方式”應當為在用語言、藝術、音樂、行動把思想感情表示出來時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

關於表現手法:

托物言誌寫景抒情敘事抒情直抒胸臆順敘倒敘插敘對比襯托卒章顯誌象征襯托想象聯想照應寓情於景托物言誌反襯烘托托物起興美景襯哀情渲染虛實結合側麵描寫正麵描寫直接抒情間接抒情等,數量不限

詳細解釋:

(1)敘述。敘述是寫作中最基本、最常見的一種表達方式,它是作者對人物的經曆和事件的發展變化過程以及場景、空間的轉換所作的敘說和交代。

(2)描寫。描寫是把描寫對象的狀貌、情態描繪出來,再現給讀者的一種表達方式。它是記敘文,特別是文學創作中的主要表達方式之一。在一般的抒情、議論、說明文中,有時也把它作為一種輔助手段。描寫的手法運用得好,能逼真傳神、生動形象,使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從中受到強烈的藝術感染。

(3)抒情。抒情就是抒發和表現作者的感情。它是抒情文體中的主要表達方式,在一般的文學作品和記敘文中,也常常把它作為重要的輔助表達手段。

(4)議論。議論就是作者對某個議論對象發表見解,以表明自己的觀點和態度。它的作用在於使文章鮮明、深刻,具有較強的哲理性和理論深度。在議論文中,它是主要表達方式;在一般記敘文、說明文或文學作品中,也常被當作輔助表達手段。

(5)說明。說明是用簡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狀、性質、特征、成因、關係、功用等解說清楚的表達方式。這種被解說的對象,有的是實體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樹木、建築、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識、修養、觀點、概念、原理、技術等。

-------

表現手法從廣義上來講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辭和表達思想感情時所使用的特殊的語句組織方式.分析一篇作品,具體地可以由點到麵地來抓它的特殊表現方式,首先是字詞、語句上的修辭技巧,種類很多,包括比喻、象征、誇張、排比、對偶、烘托、擬人、用典等等;從作品的整體上來把握它的表現手法時,就要注意不同文體的作品,抒情散文的表現手法豐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誌、抑揚結合、象征等手法;記敘文的寫作手法如首尾照應、畫龍點睛、巧用修辭、詳略得當、敘議結合、正側相映等;議論文寫作手法如引經據典、巧譬善喻、逆向求異、正反對比、類比推理等;小說的描寫手法、烘托手法、伏筆和照應、懸念和釋念、實寫與虛寫等。表現手法的分析是一種很泛的題目,答題時要注意完整地理解題目的答題要求,要簡潔準確地答題,對有些題目如欣賞寫作技巧的題,應結合上下文語境、文章題材與體裁等來準確把握,選取其中最主要的一種回答即可,不必麵麵俱到,如小說塑造人物的種種手法,如散文抒發情感的種種手法等,盡量抓到得分點。

寫作手法及其作用

描寫方法:是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人物或景物具體描繪出來的一種手法。

按內容來分,描寫有人物描寫和景物描寫兩種。人物描寫的方法主要有六種,即概括描寫、肖像描寫、語言描寫、行動描寫、心理描寫、細節描寫;景物描寫則包括靜態與動態、客觀與主觀、反襯與對比三種。

按特征分類有:1白描,所謂“白描”是指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並以簡潔的語言勾畫出事物形象的一種寫法,魯迅先生非常善於使用白描手法,如《藤野先生》中關於藤野先生的一段介紹:“其時進來的是一個黑瘦的先生,八字須,戴著眼鏡,挾著一疊大大小小的書。一將書放在講台上,便用了緩慢而很有頓挫的聲調,向學生介紹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嚴九郎的……。’”語言簡潔,印象深刻。2、細描,細描是指對事物的一筆一畫的精雕細刻,相對於白描,細描也可以稱為工筆,如阿累的《一麵》寫魯迅就比魯迅寫藤野又細一些:“他的麵孔黃黑帶白,瘦得教人擔心,好象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沒有一點頹唐的樣子。頭發約莫一寸長,顯然好久沒剪了,卻一根一根精神抖擻地直豎著。胡須很打眼,好象濃墨寫的隸體‘一字’。”

新風霞的《傻二哥》則寫得更細膩,把一個賣藥糖的勞動者“傻靈傻靈”的特征刻畫得淋漓盡致,從他穿的衣服、使用的用具、吆喝前的準備、吆喝的聲調、吆喝的內容到他對顧客和鄰裏窮哥們兒的態度都細細寫來,寫出了一個活生生的善良、勤快、樂觀,窮而有誌的年輕人的性格和形象。3、襯托,襯托是指在寫人記事的過程中,為了突出主要對象用另外的人或物來陪襯或烘托的手法。人們常說:“紅花雖好,還需綠葉扶持”就是這個意思。襯托可以從正麵襯托,也可以從反麵襯托,可以以景物來襯托人,也可以人襯托人,還可以物來襯托人,但這些都要根據表達內容的需要來使用。魯迅是很擅長襯托筆法的文學大家,他的《在酒樓上》正襯、反襯都寫得極好,同學們可以反複閱讀。這裏摘出兩段,請大家欣賞:

“窗外隻有漬痕班駁的牆壁,貼著枯死的莓苔;上麵是鉛色天,白皚皚的絕無精彩,而且微雪又飛舞起來了。”用景物從正麵襯托了呂韋甫懶散懷舊的心情。

“幾株老梅競鬥雪開著滿樹的繁花,仿佛不以深冬為意;……山楂樹,從暗綠的密葉裏顯出十幾朵紅花來,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憤怒而且傲慢,如蔑視遊人的某心於遠行。”用“梅”與“花”反襯呂韋甫的懶散心情。

關於表達方式:

①表達方式分為敘述、描寫、說明、抒情、議論的表達方式的分類解釋;

②一篇文章可以以一種表達方式為主,兼用其它表達方式;

③現在流行的話題作文的要求裏也有相關表述――可任選一種表達方式為主並綜合運用其它各種表達方式。

綜合起來,“表達方式”應當為在用語言、藝術、音樂、行動把思想感情表示出來時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

關於表現手法:

托物言誌寫景抒情敘事抒情直抒胸臆順敘倒敘插敘對比襯托卒章顯誌象征襯托想象聯想照應寓情於景托物言誌反襯烘托托物起興美景襯哀情渲染虛實結合側麵描寫正麵描寫直接抒情間接抒情等,數量不限

寫作手法:寫作手法屬於藝術表現手法(即:藝術手法和表現手法,也含表達手法(技巧)),常見的有:誇張,對比,比喻,擬人,懸念,照應,聯想,想象,抑揚結合、點麵結合、動靜結合、敘議結合、情景交融、襯托對比、伏筆照應、托物言誌、白描細描、鋪墊懸念、正麵側麵比喻象征、借古諷今、卒章顯誌、承上啟下、開門見山,烘托、渲染、動靜相襯、虛實相生,實寫與虛寫,托物寓意、詠物抒情等。表達方式就是常見的敘述、描寫、抒情、議論和說明。(其實也屬於藝術表現手法)。

修辭方法簡說

常見的修辭方法,高考規定為8種:比喻、比擬、借代、誇張、對偶、排比、設問、反問。

1.比喻:比喻的結構一般由本體、喻體和比喻詞構成。比喻的本體和喻體必須是不同的事物,但相互之間有相似點。運用比喻可以化平淡為生動,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具體。

2.比擬:包括擬人和擬物兩類。擬人是把物當人來描寫,賦予物以人的情感、意誌、動作等;擬物是把人當物來描寫,或把此物當彼物來描寫。運用比擬,可使人或物色彩鮮明,描寫生動,蘊含豐富。

3.借代:用借體代本體。它不直接說出所要表述的人或物,而用上其相關的事物來代替,可用部分代整體,以特征代本體,以專名代泛稱等,如《藥》中以“花白胡子”代人物,便是以特征代本體。比喻要求本體與喻體有相似點,借代要求借體與本體有相同處。借代可使表達具體形象。

4.誇張:包括對事物作合情合理的誇大或縮校魯迅《藥》中寫道:“……眼光正像兩把刀,刺得老栓縮小了一半。”後一句使用了“縮斜的誇張。誇張要合情合理,其作用是烘托氣氛,增強聯想,給人啟示,增強表達效果。

5.對偶:俗稱“對對子”,詩歌中叫“對仗”。對偶有寬對、嚴對之別。一般來說,上下兩句應字數相等、詞性相對、結構相同、意義相關;可以是短語,也可以是句子。有正對、反對、流水對等類型。用對偶,句子整齊,表意凝練,抒情酣暢。

6.排比:由三個或三個以上結構相同或相似、內容相關、語氣一致的短語或句子構成。其作用在加強語氣、強調內容、加重感情。

7.設問:無疑而問,在自問自答中引人注意,啟人思考。

8.反問:也是無疑而問,但答案就在問句中,即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的意思,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的意思。有強化語氣、強化情感的作用。

1)擬人手法賦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動作,使物人格化,從而達到形象生動的效果。

2)比喻手法形象生動、簡潔凝練地描寫事物、講解道理。

3)誇張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質,給讀者以鮮明而強烈的印象。

4)象征手法把特定的意義寄托在所描寫的事物上,表達了……的情感,增強了文章的表現力。

5)對比手法通過比較,突出事物的特點,更好地表現文章的主題。

6)襯托(側麵烘托)手法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襯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點、性格、思想、感情等。

7)諷刺手法運用比喻、誇張等手段和方法對入或事物進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強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語言辛辣幽默。

8)欲揚先抑先貶抑再大力頌揚所描寫的對象,上下文形成對比,突出所寫的對象,收到出入意料的感人效果。

9)前後照應(首尾呼應)使情節完整、結構嚴謹、中心突出。

2小說描寫四忌

第一忌諱:無論文筆多麼優美,都不要讓描寫使你的敘述陷入中止。

第二大忌諱:不要浪費過多的時間來描寫並非重要的環境。

第三點忌諱是:不要在一個無關緊要的事情上浪費讀者的注意力。這是初學者最容易犯的錯誤。

第四點忌諱是:不要概括,要具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