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4、個人魅力,可以改善嗎?(1 / 1)

上世紀80年代,我國媒體曾搞過一個活動,讓我國女性評選心目中的最佳男子漢。結果以絕對高票當選的是日本影星高倉健。此君絕非小白臉,要說他漂亮也牽強得很。為什麼是他獨占鼇頭呢?那是由於他的人格魅力。他那成熟、自製、具有高度責任感的男子漢形象征服了中國女性的心。

在欣賞他人魅力的時候,我們的羨慕之情會油然而生,然而,大多數人也僅僅是羨慕而已。認為那些魅力是他們與生俱來的,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似乎上天注定了他們是一個有魅力的人,而自己不可能成為一個有魅力的人,一個人有魅力與否,就像是一個人的身高,相貌一樣是遺傳得來的、有魅力的想沒有都不得不行,沒魅力的人怎麼爭取也沒用。

這話聽來似乎有點道理,但卻不是事實。實際情況是,不是自己客觀上沒有魅力,而是主觀上對魅力的認識是錯誤的(認為魅力後天不可改變,而自己先天又不具有),正是這種想法導致了自己無法有魅力,無法吸引別人的關注。愛默生說:“如果一個人不自欺,也不會被欺”,在很多情況下,我們是在自欺欺人,我們要首先擺脫對自身素質的懷疑,任何情況下,都要堅信自己是一個有魅力的人,漸漸的你會發現自己確實不是想象中的那樣糟糕。

培養個人魅力,就要塑造其成功的個性,而這又有賴於氣質的培養。心理學研究表明,氣質與遺傳因素特別是和大腦高級神經係統的特性有密切的關係,具有先天性。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生活中,我們也經常聽到有人說:“你這個脾氣什麼時候才能改?”人的脾氣難改,實際上,就是指人的氣質不容易改變。而魅力一旦與天生的氣質聯係在一起似乎塑造起來確實有一定的難度。

但是,不容易改變並不代表絕對不可以改變。人生活在社會環境中,因此必然要受到環境的影響,在環境與教育的影響下,個人的高級神經係統也會不斷地得到塑造和改造,所以,秉性難移不是絕對的,在一定的程度上人的氣質也是可以改變的。我們要針對自己氣質的特點,揚長避短,逐漸克服不利於自己發展的消極麵,促進個性的自我完善,從而充分展示自己的魅力。

讀到這裏,相信大家應該明白一點:氣質可以改變的,因此個人的魅力也是可以改善的,隻要你願意,隻要你努力,你就可以成為一個你心目中的有魅力的人。但是,在我們做出改變之前,要對氣質有一個科學的理性的認識。氣質隻影響人們行為和活動的風格和方式,它不預定一個人的性格發展的方向,也不預定一個人能力的大小,因而氣質對一個人的社會價值和成就大小起不了決定作用。在氣質中,沒有最好,隻有更好。重要的是我們要認清自己的氣質,這樣才能做到更好。任何一種氣質類型的人都可以在自己的事業上取得成功。

例如:普希金、赫爾岑、克雷羅夫和果戈理是19世紀俄國四位著名的作家,他們有著不同的氣質。普希金直率,熱情,精力充沛,有時易衝動,它屬於膽汁質;赫爾岑是多血質,他反應敏捷,興趣多變; 克雷羅夫安靜平和,情感內向,具有明顯的粘液質的特點;果戈理是個典型的抑鬱質的類型,它具有深刻的體驗,善於感受和觀察事物。不同氣質類型的四位作家在文學上取得傑出成就,所以氣質並非影響他們取得成功,而正是由於不同的氣質形成了自己的獨特的文學風格和人格魅力。

與生俱來的氣質類型我們無法選擇。但是在不同的環境教育影響下會得到改造的。要培養優雅的氣質,展現個人魅力,就要根據自己的氣質類型,自覺地、有意識地克服消極方麵,發揮積極方麵,形成以積極因素為主導的穩定的、良好的個人氣質風格。

比如,膽汁質的人,要形成勇敢、直率、埋頭苦幹、不怕犧牲、有進取心等氣質風格,克服簇新、任性、暴躁、易衝動等,注意培養自製、冷靜、沉著、耐心等品質;多血質的人要形成熱情、機敏、善交際、有同情心、興趣廣泛等氣質風格,克服輕浮、情感興趣易變,見異思遷等缺點,注意培養踏實認真,刻苦鑽研、精益求精、善始善終等品質;粘液質的人則要形成穩重、堅毅、耐心、埋頭苦幹等氣質風格,克服冷漠,萎靡不振,保守、對新事物不敏感等缺點,注意培養敏捷迅速,辦事果斷,講求效率等品質;抑鬱質的人要形成觀察敏銳,工作細心,富於想象,遵守紀律等氣質風格,克服孤僻,怯懦,缺乏自信心等缺點,注意培養自信心,活潑緊張的生活工作習慣等品質。

相信,經過長期的鍛煉,塑造成功的個性就不是一個夢想了,形成優雅的氣質,擁有個人魅力也是水到渠成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