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張家入王府 禮拜問賢師(2 / 3)

王詩如用凍得通紅的小手捂著小臉道:“這是北極寒冰珠,是爹爹從君子國商人換來的。聽爹爹說哥哥今日就要拜師,以後是聖人門徒,爹爹曾說:溫兒生懶惰,嚴寒出進心。冰珠送給百福哥哥,如兒希望哥哥好好讀書,將來成就一方賢達哩。”小詩如忘了小聲說話,惹得眾人聞聲看來。

張百福聞後斂衣提袖道:“多謝如兒妹妹贈予重寶,百福謹記妹妹贈言。”說完恭恭敬敬的唱了個大喏,慌得小詩如齊聲拜道:“如兒也謹記娘親教誨,日後做個好娘子哩。”詩如不懂情愛,但是那張百福兩世為人,聽後頓時麵似紅日。

眾人聞二小童語喜笑連連,張錦撫掌道:“好,溫兒生懶惰,嚴寒出進心,福兒一定要謹記詩如良言。”王振撫須點頭,三位夫人麵帶微笑。

張百福禮道:“孩兒必銘記於心,不敢忘記。”王林聽後在一旁看著張百福小聲‘哼哼’卷起衣袖擦了擦鼻涕。

眾人早飯吃的是歡聲笑語,其樂融融,飯後王振叫來管家備上馬車,帶上金甲左右,一行眾人乘著馬車前往玄武玉光書院,這玉光之名取‘桂枝片玉,光生於家。’之意,先生之心,可昭日月。

書院北在玄武,大小約有二畝七分,院四周東西南北有廂房三十三間。房屋布局就像是個‘回’字,周圈是房,中間是院,此院約有一畝大小,原來是此處山水草木,花鳥叢生乃是一座花園,後被希羽先生夷為平地,鋪上青磚作為教書之用,書院百丈外便是玄武太虛觀。

話說眾人到了玉光書院之後已是辰時,院外排起長龍,家中父母多有陪同左右,老少青壯、男男女女有萬人之多,皆是為名師而來。見王振從車中下來,一旁排隊等候的眾人山呼“王爺千歲”,王振還禮,張百福見後從車中下來,站在隊尾。

王振見後問道:“福兒為何站於此地?”蕭娘娘麵露不解,張錦夫婦麵色生疑,王詩如跳下跑到張百福身旁,小王林抓著姐姐的手跟了過去。

百福答道:“自然是排隊”

王振大笑道:“好”又對詩如、王林道:“你二人,站到百福哥哥身後。”王詩如乖巧的點頭,提起赤炎兔耳站在張百福身後,小王林站在詩如身後,見姐姐手中赤炎閉眼垂肢一副病態,欲伸手撫摸,還未摸到,赤炎火眼一瞪,唬得王林趕快縮回,嚇得他眼含淚光。

王振吩咐左右在旁看護,帶著張錦等夫人前去院內見先生,一路子民禮拜不提,眾人入了院內,院內十名文官正在忙著記名,堂內希羽先生正和皇帝說話,見皇帝頭戴金冠,身穿白絲雲龍袍,腳蹬環宇靴,目光如炬,身發紫氣,好一副帝王之尊容。先生頭戴木冠,身穿青墨棉袍,腳蹬烏雲靴,麵容圓潤,五官清正,一副賢臣之相。

王振挽著張錦手臂朝著堂內走去,左右禁軍見後跪拜行禮,門外太監見後急速走入堂中拜道:“啟稟陛下,堂外凝玉千歲求見。”

皇帝道:“快快有請”

太監退出堂內將王振五人請入堂中,五人入了堂內紛紛禮拜,禮畢之後皇帝道:“今早得知詩如侄女平安無事甚是高興,本稍後前去探望,誰知弟弟便來了。”話完撫須而笑。

王振笑道:“哥哥掛念,如兒得恩人相救平安無事,如今又和恩人結為親家,真是福禍相依。”

皇帝麵色生奇道:“弟弟與我細細說來。”

王振聞命便上下左右前後道來,先是喜見如兒、再是重寶遺失、又是定結親、後是青山會虎王,如此如此,這般這般,聽得先生、皇帝心如浪潮、起伏不定。

一炷香後,希羽先生撫須問道:“那百福在何處?”皇帝也是一臉詢問之色。

王振答道:“正在院外”話語之中多有驕傲之音。

皇帝問道:“為何不進來?”

王振大笑道:“剛才弟弟也是這般問百福,皇兄猜百福如何回答?”

皇帝笑道:“弟弟快說,莫要賣關子。”希羽先生目光明亮、豎耳傾聽。

王振笑道:“百福答‘自然是排隊’”希羽先生撫掌大笑,起身走出院外,皇帝等人起身跟隨,滿院臣子朝拜不說。

再說張百福與王詩如、王林站與隊中,後陸陸續續來些孩童站與三人身後,將三人夾在中間。

張百福抱著赤炎輕撫兔而道:“委屈道兄了”赤炎含淚點頭,張百福又轉身對詩如道:“如兒妹妹,以後莫要在揪赤炎兔耳了。”

小詩如道:“為甚?那兔耳揪起來軟軟綿綿很好玩哩。”赤炎聽後一雙火瞳紅光更勝,那模樣欲和王詩如拚個你死我活。

張百福輕咳一聲道:“若是把他兔耳揪壞了,赤炎就聽不見我們說話,聽不見我們說話就不乖了。”

詩如歪著腦袋道:“兔兒本來不乖,我喚它,它都不聽。”

張百福道:“聽哩,聽哩,不信你試試。”說完小手將赤炎放在地上,在赤炎背後暗拍兩下,赤炎心中會意,伏在地上看著王詩如。

王詩如小手一指道:“赤炎起身。”赤炎聽得詩如指揮起身立爪,惹得孩童老幼都來圍看。張百福看著無奈,王林在一旁叫好。

王詩如拍了拍小手歡道:“赤炎伸手”赤炎伸出一對前爪。

王詩更是歡喜,連連指揮赤炎各種動作,驚得周圍人群聲聲驚歎,語語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