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相見感人肺腑,雙方禮畢後各回其位,王振禮道:“多謝員外出手救下小女,恩比山高,情比海深。真是感激不盡,感激不盡。”話語之間眼角含淚。
張錦連連還禮道:“當不起王爺大禮,本想今日將公主送回府上,卻不想王爺親自來了,真是折殺了小民。”語調倒顯得激動。
王振擦了擦眼角淚水道:“卻說昨日大唐仙師前去除那惡妖,我派遣百餘精兵助仙師除妖,誰知小女貪玩偷偷跟去。”
說完瞪了王詩如一眼,唬得她趴在母親懷中不敢看自家爹爹,聞他又道:“小女走失之後滿城尋找,後聞逃回將士說小女偷偷跟隨仙師除妖,仙師被虎妖所食,小女也怕是入了虎口,心痛之下求太虛靈虛仙師,仙師卜課之後言小女無性命之憂,又指引我來府中尋員外。”
張錦點頭道:“原來如此,靈虛仙師果然神機妙算。”
王振端起案上茶碗撥了撥飄起的青葉道:“不知員外如何從那惡妖手中救下小女?”一旁蕭琳琅懷抱小詩如也看著張錦等他答話。
張錦放下手中茶碗道:“正要與王爺說起此事,昨日小民一家主仆驅馬回鄉,行至青雲山附近,不知何物驚得馬兒嘶叫、不敢前行。小民怕有何禍事喚起小兒、妻妾下了馬車,忽見山中巨木搖擺不定,片刻見公主從林中跑出,身後跟著九尺虎皮大漢,那大漢不是旁人正是虎王所化,小民與他把酒詳談,才知事情有番因果。據虎王所說那人他與虎兒在山中獵食,那大唐道人帶著王爺精兵與公主前去獵殺二虎,虎王稱並無傷人又無觸犯王法,欲和那大唐道人理論。誰知那道人不由分說命王爺精兵提箭就射,傷了虎王虎子,虎王一怒之下咬殺了道人,驚散了精兵,一路跟隨公主,欲前去王爺府上理論,稱要問問王爺為何派道人打殺他父子,後小民出言勸解,才消了虎王怒氣,虎王氣消後化風而去。”此番話講的是繪聲繪色、宛如現場。
王振聽後撫須道:“原來如此,怪不得靈虛仙師說此事定有蹊蹺。”
張錦問道:“敢問王爺虎王所犯何罪,惹得王顏震怒,要誅殺他父子?”
王振聞言又羞又怒道:“張兄有所不知,容我道來,前兩日從南瞻部洲來一道人說我見如兒根骨奇佳,欲收為入室弟子。本王大喜之下將道人請入府中奉為上賓。次日道人外出歸來說青雲山上有惡妖食人,欲為我傲來子民降妖除魔,我聞後深感道人仁心,派遣家中百餘精兵助道人。”語調一轉怒道:“後聽聞靈虛仙師與張兄言語想必那大唐妖道必定蒙騙我,若是讓妖道得逞,虎王魂入酆都城,必在閻君殿前告我。”說完又哭道:“羞煞我也,羞煞我也!”
張錦聞後深感王爺真心,扶案勸道:“王爺寬心莫要愧疚,俗語雲:日防夜防,小人難防。好在虎王法力高深未讓妖道得手,那南瞻部洲欺世盜名之輩甚多,不似我傲來之人善誠。”
王振擦淚道:“多謝張兄勸解,那道人真是不當人子,扯得大謊蒙騙與我,我觀張兄年長與我,不如張兄今年何壽?”
張錦見他發問禮道:“小民五十有二,虛活半百。”
王振道:“愚弟今年四十有一,兄長何必自謙,愚弟觀兄長麟兒知禮聰慧,又聞靈虛仙師所說令郎拜入上仙門下修得妙法,如何虛活?”
張錦聽王振稱他為兄,慌他連忙起身道:“折殺小民也,如何當得王爺呼小民為兄?”
王振扶住張錦道:“當得、當得,如何當不得?先不說兄長對小女的救命之恩,就說我傲來王法,律曰:王子犯法與民同罪。兄長莫要因我身在皇族,就斬了我結交之心。”言語中見心,目中見誠。一旁蕭琳琅將王詩如放下,對著張錦道了個萬福:“叔叔莫要拒絕,傷了夫君一片誠心。”
張錦觀王爺、娘娘言語真切道:“如此在下就恭敬不如從命”話後對著王振、蕭琳琅拱手施禮道:“愚兄見過、賢弟、弟妹。”
王爺哈哈大笑還禮道:“愚弟見過兄長”又對楊氏張氏道:“見過二位嫂夫人”慌得二婦人連忙還禮。
這時張百福前行拜道:“孩兒百福,見過叔父、叔母、如兒妹妹”喜得王爺、蕭琳琅連連誇好。
王詩如也學著張百福跳出拜道:“女兒詩如,見過伯父、二位伯母、百福哥哥。”
諸般禮畢,兩家人融融樂樂,初見甚歡,張錦叫來管家備上酒席招待王爺、蕭琳琅。賓客有序,坐於席中,張錦、王振相互敬酒。蕭琳琅與趙楊二夫人也相互夾菜,蕭琳琅時而看著小百福連連點頭心中暗喜,輕輕扯了扯王爺衣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