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席地而坐悶聲道:“使得”震得地麵晃動,塵土飛揚。
下人顫顫巍巍給二人倒上果酒,張錦接過酒壺讓下人去牽馬,下人如蒙大赦快速離開。
虎皮大漢端起酒碗一口飲盡道:“我雖是獸類,但也曉得國中王法,受得人皇管束,然今日之事卻有段因果。”
張錦聽後拿起酒壺又給虎皮大漢倒上一碗後禮道:“願聞其詳”
虎皮大漢端起酒來又是一口飲盡道:“今日我與我家力兒山中獵食,卻說妖道帶著那女童和百餘兵馬,說要誅殺我二人,實則是欲取本王內丹修煉妖法。本王自問自成道以來,並未傷過一人,如何就要派兵拿我,我欲於妖道理論,那隻那妖道主使百人放箭射我二人。我家力兒躲閃不及身中六箭,我一怒之下咬殺了妖道,驚走了士兵,我並無傷那女童之意,本王想那女童稱那妖道為師傅,隻想跟入她家中,找了她長輩理論,為何招來妖道欲要我父子性命?若是兄台不信可問那女童。”
張錦讓趙氏把女童抱來和聲問道:“可是真的?那道人可是你師傅”
女童聽後弱弱說道:“前日家中來了一位從大唐國的仙師,收我為徒弟,又對爹爹說山中又大虎傷人哩,又說要為民除害、降妖除魔。我爹爹聽後叫來兵馬助老師降妖除魔,我偷偷跟上,後來……”說到此紅襖女童眼露恐懼道:“後來大虎吃了老師。”說完抱起趙氏哭了起來楚楚可憐,趙氏輕輕安撫。
張錦聽後明白了前因後果開口道:“原來如此,倒是錯怪大王,那大唐國之人多是虛名假意之輩,想必此女長輩定是受妖道蒙騙,不知令郎傷勢如何?”
虎皮大漢道:“我那孩兒性命無憂,虎風也聞大唐人不善,今日才見真假,既然如此,不知者不怪。”語畢起身又對著張錦行禮道:“多謝兄台美酒,那女童就請兄台轉送回府。”說完卷起妖風飛往青雲山,妖風刮的黃沙遮日、驚得馬兒嘶鳴、眾人提袖遮麵,再一睜眼那虎皮大漢已經不知所蹤。張百福連日所遇也不驚奇隻是心中暗想:“想不到那神州獸類也如此知道禮節”
趙氏抱著女童問道:“童兒叫何名,家中有住何處。”
女童翠聲道:“回大娘,如兒叫王詩如,家在凝玉王府,門前有兩個大獅子哩。”趙氏聽後將王詩如放下,張家主仆五人一同行禮道:“見過公主”
公主王詩如學著大人模樣對著眾人道了個萬福道:“恩人有禮”其禮數做的有模有樣。
張錦暗喜迎來金鳳,起身後道:“公主,如今天色漸晚,不如先在我家暫住一日,明日小民在送公主回府,如何?”
王詩如擦著鼻涕,點頭道:“使得”。
張錦將公主請入馬車後,馬車朝著張家莊行去。車中張錦妻妾閉目睡去,張百福閉目養神。王詩如則盯著百福懷中火兔兒,眼神甚歡,那模樣就像是孩童見了糖果,偷偷將帶著血痕的小手向火兔身上摸去。百福睜開雙目見王詩如可愛模樣,心中好笑,又見她手上道道傷痕,心生惻隱暗道:“前世武俠書影中多有真氣療傷的場麵,不知我這真氣能否療傷。”提起左手食指放入口中咬破,略帶鹹味的鮮血直流口中,暗動真氣聚到指尖,見感覺手指絲絲涼意包裹,片刻酥麻去痛。將手指拿出一看,完好如初心中不由得狂喜,抓住王詩如小手,暗湧真氣到手掌之上,王詩如先是一驚接著感覺一絲溫爽,舒爽的感覺忘了抽出小手。片刻之後被張百福握住的小手溫意漸消,抬起一看忍不住叫出聲來:“呀”,
驚醒了熟睡的三人,張錦忙問何事,王詩如將手展示給眾人看,張錦妻妾一看,手上血痕消失不見,隻留下道道紅印,又見她指著張百福道:“哥哥會仙法哩!”
張錦見後果然傷痕不見,不由得暗想:“我兒果然天資聰慧,不到半月就學會活膚生機之妙法。”略帶驕傲的語氣道:“回公主,前些日子我那犬子遇得大造化,被仙師收為記名弟子,此等末法不足為奇。”趙氏楊氏也是沒想到自家孩兒天資如此聰慧,忍不住心中歡喜。
王詩如聽後拍手歡喜道:“想不到哥哥還是仙人弟子”話到此處,神色一暗又道:“要不是我那老師被大虎吃了,我也能學習仙法哩。”
張百福見王詩如傷心又起,將火兔兒放入其懷中岔開話道:“喜歡嗎?”
王詩如接過火兔兒點頭道:“喜歡,為什麼這兔兒是紅色哩”語後小手輕輕撫摸著火兔絨球般的紅毛。
張百福見她可愛的樣子,忍不住逗道:“這個我也不知道,不如你問問兔兒?”
公主聞言信以為真,抓起兔子兩隻前爪放入眼前,一紅一黑四目相對,開口問道:“兔兒,兔兒,為什麼你是紅色哩?”火兔兒瞪著紅眼看著王詩如。
良久之後,王詩如將火兔兒放在腿上對百福道:“百福哥哥,兔兒不理我哩。”
此言一出樂得車中老少笑聲漸起,馬車載著歡笑、伴著夕陽紅光緩緩向張家莊行去,歸途中時而響起公主天真爛漫的問題,引得眾人又是歡笑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