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趕赴祈福會 造化見真仙(3 / 3)

張錦起身跟隨,二人邊走邊閑聊起來張錦道:“敢問真人,不知祖籍何處,又要往何方而去?”虛空笑道:“貧道乃南瞻部洲大唐國人氏,今日受太虛觀道友相邀趕赴法會。”

張錦聽聞南瞻部洲乃在南海與東勝神州有一海之遙、十萬裏路程,虛空卻一日便到心裏暗歎‘真乃得道真仙也’,虛空見四下無人,左右無六耳停住了腳步開口道:“貧道今日見令郎,甲木之氣濃厚,根骨清奇,雖未有師徒之緣,但心生喜愛願收為記名弟子,不知員外意下如何?”

張錦仙是一愣然後憂喜各半,喜的是此等仙緣百年難遇,憂的是膝下隻有一子,張家三代單傳若隨虛空修道就斷了香火,如何麵對祖宗?在說張百福是他一家掌中寶如何舍得讓他離去?

虛空觀張錦麵如有喜有幽,已知他意道:“員外不必多慮,記名弟子不用隨貧道修行,也不禁娶妻生子。”

張錦聽後大喜:“不瞞真人,我膝下隻有一子,實在不忍其離去,我兒有緣得真人傳授妙法,實乃我兒之福。”說罷代張百福行了一禮。

虛空坦然受之一禮後道:“貧道受道友之邀不敢怠慢,就先行一步等明日法會過後,可去太虛觀尋貧道。”說完腳下生雲,騰空而去。

一盞茶後眾人隻見張錦一人,卻不見虛空真人問道:“上仙何處?”張錦隻說真人駕雲而去,眾人聽後大讚‘真人乃得道真仙’。眾人吃完收拾了碗筷、帳篷,啟程繼續趕路,路上眾人問張錦虛空找他有何事,張錦笑說:“上仙見我家百福好根骨準備收徒哩”。眾人聽後哪裏信他,皆是一笑了之。

金烏西墜,張家莊一行車隊行已到在國都城外,眾人商量好回去的日子,各自散去。剛一到城外就顯得不凡,城牆高五丈六尺,有東南西北四門,取四象之名。門寬三丈高四丈,牆上門前有精兵把守,個個身高六尺,身穿精鋼鐵甲,手持長槍,威風凜凜,真是虎狼之師。城內建築按照四方排列東之青龍,西之白虎,南之朱雀,北之玄武,中央乃是皇城,上應二十八星宿,下對金木水火土五行,城有四條主道寬七丈直通皇城,整體麵積七萬三千畝。張錦一家坐著馬車從朱雀門進入,路寬七丈,來往人群車水馬龍、駱驛不絕,井然有序。兩邊客棧、酒樓、個個掛起大紅燈籠,真是繁花似錦。路途客棧酒樓皆是人滿,直到車行傍晚才找到有空房的客棧,要了一間套房,房內有廳有廁,兩間廂房一大一小,一家人沐浴之後,點了些酒菜開始用餐。

楊氏給張錦倒上一杯果酒,張錦聞了聞卻沒喝歎道:“自從喝了上仙的瓊漿玉液,凡間的酒實在的難以下咽。”

趙氏笑道:“今生喝道仙酒已經是三生有幸了,老爺既然不願飲酒就吃些飯菜吧。”

張百福覺得腹中不餓隻吃幾口菜,心裏還在想著今日父親與眾人的玩笑話,於是開口問道:“不知爹爹所說,仙師要收我為徒可是真的?”

經張百福這一問,引得趙氏楊氏發笑,趙氏道:“等你成家立業後才能學的真人妙法”

張錦放下筷子,撫須而笑道:“那道未必,福兒可猜猜是真是假”

張百福聽了更是好奇急道:“爹爹就不要賣關子了”趙氏楊氏也跟著附和。

張錦大笑道:“我兒福緣深厚,得真人喜愛,要收作記名弟子,傳授神仙妙法,明日法會之後,真人會在太虛觀傳法”

張百福聽後大喜,今日見虛空真人仙家寶貝,心慕不已,沒想到瞌睡就來枕頭真是造化,但是又擔憂父母思念,未盡孝道。

趙氏忙問:“夫君可是實言?那福兒不知要隨真人學藝幾年?幾時出發?”

張錦聽到趙氏一連三問嚴肅道:“此乃我兒大事,我哪裏扯的謊話騙夫人?安心,真人隻傳授妙法,福兒不必隨真人修行。”

趙氏見張錦神情嚴肅知道他不是在說笑,又聽到不用隨虛空修行,還能聞得妙法,頓時眉開眼笑道:“大造化,今日若是我兒沒有一起跟來,豈不是白白失去了大造化?”楊氏也喜道:“果然應驗了福兒的話”。

張錦點頭又問張百福:“福兒可願意學道?”趙氏楊氏看著眼神中透著關切。

張百福聽後心中狂跳連連點頭道:“孩兒今日見上仙妙法心慕不已,自然一千、一萬個願意。”見張百福入小雞啄米似的點頭。

楊氏趙氏輕笑起來,楊氏笑道:“今日裏我家福兒倒是有些孩童姿態。”趙氏道:“我福兒天資凜然,不似尋常孩童,若非如此如何求得這天大的造化?”

一旁張錦撫須點頭傲道:“夫人說的不錯,尋常人家的孩童哪裏比上我家福兒,一歲能言、二歲識字、三歲懂得敬孝,我兒前世必定是功德聖賢。”

張百福聽到張錦三人誇獎麵紅暗道:“哪裏是功德聖賢,不過是市井小民罷了。”張錦見自家孝子被誇的麵紅耳赤,輕輕點頭嚴肅道:“天地君親師,以後拜得虛空上仙為師,切記尊師重道”趙氏楊氏也在一旁附和。

張百福聽後道:“孩兒謹記爹爹教誨”張錦點頭,又交代不可聲張,恐惹得真人不快,一家人皆稱諾。夜過三更張百福則是毫無睡意,躺在床上看著窗外明月星辰浮想聯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