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勝神州傲來國有一偏僻的小村莊,村莊村民多為張姓,因此名稱張家莊,張錦是張家莊的大戶,祖上做過傲來國做大官後告老還鄉,得祖上蒙陰家有良田千百畝,大小宅子三十六間,牛羊三百。
張錦為人樂善好施,行善積德,從張錦爺爺開始就是一脈單傳,然已年過半百至今無子,這可愁壞了張錦。家中雖有一妻一妾,卻並未生的一兒半女,整日燒香求神,以求生得一子好傳宗接代,無愧於祖宗。喜的是去年其妻趙氏,得病嘔吐不止,生過孩子的婦人多說是有了身孕,張員外心想他已經五十有二,趙氏也歲有六八,如何生得一子?
於是請來郎中一瞧,郎中把脈之後,喜稱趙氏懷有身孕,開了三劑安胎藥,喜的張員外眉開眼笑,高呼祖宗保佑,神仙顯靈。付了診金後又多付十兩紋銀所為喜錢,親自送郎中出府。又打賞下人每人二兩紋銀,一家人喜氣洋溢,好不高興,又大擺宴席邀請親朋好友左右鄉鄰。
今日趙氏懷胎十月產子之日,家裏下人們忙的不可開交,打水的打水,燒柴的燒柴,忙前忙後,這時張錦在廂房外走來走去,焦急不已生怕母子有何閃失,老管家張福海安慰道:“老爺平日樂善好施,積德行善,敬佛禮道,古雲:“行善積德福緣自來”上天定知老爺功德,天賜麟兒,老爺敬候佳音便是。”張錦卷起長袖對著天空一拜,對張福海道:“天道昭彰,善者善報,惡者惡報。福海說的不錯,我那麟兒乃天賜,定會母子平安。”
卯時一刻廂房內傳出一聲嬰兒啼哭,喜的張錦大笑對著天空又拜了三拜。忙要進入廂房看看是男是女,卻被老管家張福海攔下道:“老爺稍安,切勿急著入內,以免走了陰風進去,俗語雲:“陰風傷了嬰兒魂,不是傻子也是癲。”人剛出生時神魂未定,以免傷了三魂損了七魄。”聽到老管家的提醒,張錦在原地左右徘徊拍手道:“福海,所言極是,現在金烏未出,恐有陰風傷我孩兒,倒是老爺我忘記。”
片刻穩婆張氏從廂房內走出,輕輕關上房門生怕走了半點陰風進去,見員外連忙拱手笑道:“恭喜員外、賀喜員外,天賜麟兒,令郎生白白胖胖,印堂放光,日後定封侯拜相,光耀門楣。”張錦哈哈大笑拱手還禮謝道“承蒙吉言,承蒙吉言。”隨後命老管家,從賬房去二十兩紋銀最為謝禮,叫人準備馬車送婦人回府。
卯時六刻金烏東出,紅光萬丈,張錦妾室楊氏抱著嬰兒從廂房內走出,嬰兒裹得嚴嚴實實,生怕進了半點風。楊氏見員外在外等候連忙行禮,張錦忙扶起楊氏道:“紅菱不必多禮”。
楊氏抱著嬰兒滿臉歡喜的說道:“老爺你看,咱家孩兒生的多喜人!”張錦小心翼翼接過兒子細細觀看,見那嬰孩麵如白玉,五官精巧如精雕玉琢,不哭不鬧,日出紅光照在嬰孩天庭之上泛出淡淡紅暈,不似平常人家。
張錦樂的合不攏嘴連稱:“好孩兒、好孩兒”。又問:“夫人現在如何”。
楊氏答道:“姐姐,平安就是身體有些虛弱”。
聽完張錦走進廂房看望趙氏,趙夫人見員外來了,連忙起身行禮,被張錦輕輕按住道:“夫人身體虛弱,不必多禮。”
楊氏輕輕將貪睡嬰兒放在趙氏枕邊,趙氏看著睡的正香的兒子小聲抽泣道:“今日妾身生下一子,全憑老爺福德,妾身死後九泉之下也無愧祖宗”。
張錦聽後哈哈一笑:“夫人言重,夫人自嫁如我張家,上孝長輩,下敬為夫。今日夫人為我張家生得一子,正是祖上顯靈,應該高興才是啊。”楊氏一邊給她擦著眼角淚水一邊安慰道“老爺說的是,姐姐莫要傷了身體。”
趙氏止住哭聲之後開口問道:“老爺可為兒子想好名字?”張錦聽後道:“還未想好,容我好好思量一番”雙手一背,在房中來回走動思考起來。
話說這張錦雖未考得功名,但也讀過不少書,家中藏書不下百卷,常請路過的文人雅士談詩論道,如今給兒子起名倒是難道他。
一盞茶後張錦拍手道:“有了,古雲“克念者自生百福,作念者每生百殃”,不如就叫做張百福如何?”趙氏、楊氏聽後怡然稱快,貪睡在一旁的張百福,好像並沒聽到父母給他起的新名字,輕輕扭動下身體又香睡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