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魂斷憑欄處李煜的一夢浮生(3)(2 / 3)

林仁肇,根據史書記載,此人體魄雄健,驍勇善射,富於謀略。因他在自己身上紋了一隻猛虎。所以,又被人稱為“林虎子”。公元955年,後周皇帝柴榮率軍南下淮南,企圖滅掉南唐。在正陽橋一戰中,林仁肇帶領1000多人逆風舉火焚橋,力阻後周軍隊進攻。當時,後周的殿前都指揮使張永德是一個神射手,他射中了林仁肇好幾箭。但這個林仁肇非同一般,拔身上的亂箭跟拔刺似的。張永德看得是心驚肉跳的,吃驚說,“彼中有人,不可輕敵”。然後,就急令退兵了。從此,林仁肇聲名大振。

就是這樣一員猛將,李煜居然不信任他,還把他一家大小給軟禁起來,說他叛國。林仁肇回答說,“爾無妄言,宗社危矣”。(《南唐書》)麵對南唐如此嚴峻的形勢,林仁肇向李煜建議,北宋的軍隊由於連年打仗,肯定是疲憊不堪,如果這個時候利用精兵趁機打過長江,再加上淮南的人心所向,一定能夠收複失地的,本人願意擔當這個任務。李煜一聽,這還了得,你把精兵都帶過去了,你要謀反怎麼辦?一句話,根本不信任林仁肇。要知道,北宋的軍隊是很顧忌林仁肇的,連趙匡義都要想辦法除之而後快。趙匡義想了什麼法子呢?簡言之,離間計。最後,李煜給林仁肇來了個陰的,讓人悄悄的下毒,把林仁肇給毒死了。這下好了,南唐這麼一員猛將,沒有死在戰場上,倒先死在了自己人手中。

像林仁肇這樣愛國之士自然不止一人,可惜都被李煜給逼死了。比如,李平,此人也挺厲害的,他主張改革,力圖拯救南唐,最後也是被李煜給逼的上吊自殺了。又如,大臣廖居素,他也上書李煜,希望李煜不要再像以前那樣了,而李煜對這樣一位忠臣,忽然不聞不理。廖居素傷痛欲絕,從此閉門絕食,直到有一天,他穿著官服站著死在了一口井裏。忠臣良將,就這樣被李煜給害死了。看來,南唐真的沒救了,而李煜的命運越來越讓人擔憂。

在這種情況下,南唐開始有人明顯的趨向於投降了。而趙匡義也開始準備給南唐致命的一擊。趙匡義在汴京稱修建了一座頗具江南風格的豪宅,取名為“禮賢宅”。然後,又放出話來,說李煜和錢俶哪個先到京城給我磕頭,我就把宅子賞賜給他。在這裏做點補充說明,當時未被北宋滅掉的相對獨立的政權就剩下南唐和吳越了。錢俶就是吳越的皇帝。李煜不是傻子,再者,就算再傻的人都明白趙匡義葫蘆裏裝的是什麼藥。投降吧!別再死撐了,早點投降,我還能給你點賞賜,要完了,不但賞賜沒了,很有可能連小命都不保。

李煜這次的反應很讓人一驚,以前他不是“乖巧、聽話、懂事”嗎?現在,他突然態度一下子轉變,你讓我去我就去,你也太以為我好使喚了。一開始,李煜就推辭,後來推辭不了了,就說“臣事大朝,冀全宗祀。不意如是,今有死而已”。(《南唐書》)

什麼意思呢?李煜說,我可是一向對大宋王朝恭恭敬敬,從來沒不聽話過,如今你們逼人太盛,連祖宗留給我的這點基業也要毀了,我隻有寧死不屈,豁出去了。

趙匡義一聽這話,哈哈大笑,說“此措大兒語耳!徒有其口,必無其誌”。(《江南野史》)趙匡義一聽,喲嗬!長臉啦?這不過是酸楚文人說的話罷了,空有一張嘴,說說而已,根本沒有什麼大誌。一句話,沒把你李煜,沒把你南唐看在眼裏,難道煮熟的鴨子會飛不成?其實,趙匡義要的就是這樣的結果:你李煜不去,那我就有動手的理由了。就這樣,在公元974年,北宋大將曹彬率軍突然發起襲擊,快速攻下了池州,直逼南唐都城金陵。

然而,宋朝要馬上滅掉南唐也不現實。為什麼這樣說呢?原因在於,南唐有長江作為天險,如果好好守住長江,不讓宋朝軍隊打過來,那宋朝軍隊可能也是一籌莫展。這也是李煜敢跟趙匡義叫板的原因。

可是,曆史真的挺讓人不可思議的。就在李煜為自己還有長江作為天險保護時,殊不知,早在幾年前趙匡義就防了這一手。這是怎麼一回事呢?都說小人誤國,此話真的不假。南唐有一個叫樊若水的人,此人仗著他老爸是一個縣官,自己還有那麼一點文采,成天不可一世。於是,他就想著去考取功名,顯擺顯擺自己的能力。不料,這小子沒考上,被考官一筆給刷下來了。我靠!你這個什麼狗屁考官!居然看不起本少爺。樊若水氣得不行,非要證明自己是塊料,他就跟李煜上書,並提了不少建議。那個時候,李煜忙他的佛事都來不及,哪有功夫理會樊若水呀!樊若水由此懷恨在心,你不是瞧不起我嗎?好!你這裏廟大,門檻高,我惹不起,行了吧!我去投靠宋朝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