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半夜辭官山濤的亂世生存之道(3)(2 / 3)

這不,在甘露三年,即公元258年的時候,山濤接到司馬昭的新任命,要去做大將軍府的從事中郎。山濤一上任的話,那他的位子就空了。於是,山濤想著嵇康現在處境庭危險的,何不推薦他接替自己的尚書吏部郎一職。這樣一來,可以緩解嵇康與司馬氏的矛盾。大家可能要問,嵇康明白山濤的苦心嗎?

當時,嵇康正躲避著司馬氏,在河東地區尋仙問道呢?山濤找不到他,沒有辦法,山濤就隻好繼續留任。過了沒多久,嵇康從河東地區回到了山陽,他的好朋友呂安就把這事告訴了他,說山濤推薦你做官呢?當山濤與嵇康見麵後,他好像隊這事不感興趣,也沒說什麼。簡單來說,就是不表態。也就在這個時候,司馬氏又任命山濤去大將軍府做從事中郎。山濤上任前,又想到了嵇康。這回嵇康吭氣了。於是,就有了嵇康給山濤寫絕交信一事。

現在,我們來回答嵇康為什麼要與山濤絕交這個問題。先說山濤,他這樣費心的推薦嵇康,從他們之間的情感來說,我認為山濤的動機是純正的,他不過是出於兄弟朋友的情義想幫助嵇康。再說嵇康,嵇康能理解山濤的用心嗎?我認為當時他並不理解。原因在於,此時的嵇康在當時的政治背景下,他肯定會認為山濤是在變相的替司馬氏招安。這一點很好理解,畢竟你山濤現在是在司馬氏手下做官了。你的一言一行代表著司馬氏。當然,不管山濤想沒想到這一點,至少嵇康會這樣認為。也正因為如此,讓原本就憋了一肚子火的嵇康更是怒火中燒,前一次你就推薦我做官,我沒說什麼,你現在還得寸進尺,又推薦我做官。你明知道我隊司馬氏很反感,你還這樣做。那好,你不仁,我就不義,我們也別做兄弟了,我要跟你絕交。因此,一封長達2000多字的絕交信便誕生了。也正是因為這封信,使得當時有很多人,就算到了現在,依然有不少人看不起山濤。當然,我在這裏也並麼有詆毀嵇康的意思。相反,我倒認為,嵇康寫絕交信從某方麵也是為了山濤好。為什麼這樣說,嵇康與山濤絕交,至少意味著我已經和你劃清界限,日後我嵇康有什麼不測,也不至於讓山濤受到牽連。另外,嵇康寫絕交信也並不意味著他內心真的完全看不起山濤,反而,從人性的角度來講,嵇康隊山濤是很信任的,這就是,嵇康在臨死前,曾把自己10歲的兒子托付給山濤,並說,孩子,你別怕,隻要有你山伯伯在,你不會成為孤兒的。

至此,嵇康與山濤絕交背後的真相就大白了。這就是嵇康是真的對山濤感到失望,再加上當時正處於氣頭上。因此,嵇康就“衝動了一回”,與山濤絕交了。而說嵇康隊山濤依然很信任,從托孤這件事上便是最好的證明。此外,山濤為官為人是擺在麵前的,嵇康不可能看不到。如果山濤真實那種“壞官”,我相信,不光嵇康要與他絕交,竹林七賢中的另外幾位也會與他絕交的。

後來,嵇康當然沒能逃過司馬氏的魔掌,被司馬昭給殺害了。而那曲《廣陵散》也成為了千古絕唱。

4

嵇康死後,作為竹林七賢的老大山濤的命運有如何呢?當年,嵇康因為呂安時間而遭到命定之災。在嵇康被殺之前,山濤在此期間都做了什麼事呢?史書上沒有記載,我們唯一可以尋找到的一點線索就是在《晉書·山濤傳》中的記載,“康後坐事,臨誅,謂子紹曰:‘巨源在,汝不孤矣’”。

大家可能心裏一直有一個疑問,嵇康被殺之前,難道山濤就沒有其他求過情?關於這個問題,到現在也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因為,我們找不到任何史料可以佐證。我們唯一能知道的是,嵇康把自己的兒子托付給山濤了。那麼,嵇康為什麼要把兒子托付給山濤呢?他完全可以托付給其他人啊!比如阮籍、嵇喜等。對此,我的理解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