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熙三年,即公元1176年,辛棄疾被朝廷任命為京西路的轉運判官,同時兼任京西路的提點刑獄司和提舉常平司。到了第二年,朝廷又任命他為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撫使。
在湖北任安撫使期間,辛棄疾采取嚴打措施,其嚴厲程度可以與西漢的“酷吏”相比。當然,其效果自然相當的顯著。據說,湖北境內竟然“奸盜屏跡”。不久,辛棄疾因為跟屯駐在江陵的部隊統製官逢原發生矛盾,這個逢原仗著朝中有人撐腰肆意妄為,狂妄到了極點。但是,辛棄疾不怕,硬是跟他對著幹,後來竟然驚動了朝廷,由於此時辛棄疾的上司葉衡已被免職。因此,從深層次來講,辛棄疾雖然占理,卻吃了暗虧,嚴重影響到他今後的仕途發展。最後,辛棄疾被調任到隆興知府兼江西安撫使。在這期間,辛棄疾依然實行在湖北的那套治理措施,對貪汙、盜竊、走私等進行嚴厲打擊,效果也是不錯的。隻是,三個月後朝廷又將他調回京城擔任大理寺少卿,主要負責刑獄案件的審理及何事工作。
淳熙五年,即公元1178年,辛棄疾再次被調任,朝廷任命他為湖北轉運副使。這一年,宋孝宗突然心血來潮,重新啟用他得老師史浩為宰相。關於史浩在“淚濺龍床陸遊的北夢難就”裏有講述,這裏不再累述。此時的史浩已經73歲了,他的重新上台,無似乎對辛棄疾來說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因為,史浩是走主站路線的。然而,這隻是表麵想象,史浩雖然走的是主站路線,但是他並不怎麼相信辛棄疾,他總認為辛棄疾有些邪門,把張浚急於北伐的原因看成是受到了辛棄疾等人的蠱惑,而後造成了北伐的失敗。因此,史浩對辛棄疾並不怎麼喜歡。換句話說,他不大可能會重用辛棄疾,而辛棄疾也隻能流轉與地方上做官。
淳熙六年,即公元1179年,辛棄疾從湖北調任到湖南,為轉運副使。這一次,辛棄疾在湖南做了一件大事,這就是組建“飛虎軍”,有點類似於現在的特種部隊。辛棄疾為什麼要組建“飛虎軍”,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交代一下當時的具體情況。
由於湖南境內“盜賊”鬧事者眾多,治安環境很不好。其實,在辛棄疾看來,這些所謂的“盜賊”都是迫不得已,屬於“官逼民反”,如果用一律剿殺的策略,肯定是治標不治本。於是,他上書朝廷,建議朝廷應“講求弭盜之術,無徒恃其有平盜之兵”。《宋史·辛棄疾傳》在辛棄疾看來,要想解決“盜賊”四起的問題,朝廷不能僅仗著有平定盜賊的士兵,更重要的是應該整頓吏治,愛護百姓,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
此時的宋孝宗正為國內不斷湧起的老百姓起義感到頭疼不已,他正愁沒有法子解決。如今辛棄疾說他又辦法,就讓他在湖南做一個“試點”工作吧!看看效果如何。那麼,辛棄疾在湖南都采取了哪些措施來解決這個問題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麵:
1.吃飯問題與水利工程兩不誤。老百姓為什麼要成為“盜賊”,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吃不飽,人一旦長時間吃不飽,就會鬧事。在淳熙七年春天的時候,即公元1180年,湖南境內發生大規模的饑荒。如果按照一般的解決辦法,就是由朝廷或者當地官府發放救濟糧便結束了。但是,辛棄疾的做法不一樣,他采取的是招募民工去修水利,然後用糧食當做工錢。如此一來,老百姓肚子也吃飽了,水利工程也修好了。為日後發展農業生產提供了有力條件。
2.采用“文治”。辛棄疾認為在湖南與兩廣相鄰,這個地帶情況特殊,就是屬於多民族雜居。換句話說,這裏的民風比較彪悍,動不動就以武力解決問題。而當地的官員,大都采用強硬手段進行壓製。這肯定不行,硬碰硬最終的結果解釋兩敗俱傷,而事情卻依舊沒解決好。因此,辛棄疾建議采用文治,以德服人。同時,還大力興辦學校,提高他們的文化素養。
3.懲治貪官。貪官無論在哪個朝代,都是一大禍害。為此,辛棄疾對貪官的處置也是很嚴厲的,一旦發現,毫不留情。比如,有一個教趙善玨的官員,他上任不久便開始手癢癢,貪占老百姓的租賦,被辛棄疾給發現了,毫不留情的上書朝廷,罷免了他的官職。
4.嚴厲打擊豪強惡霸。這有點類似於現在的“嚴打”。總之,對於那些欺壓百姓,好強霸占的黑惡勢力,辛棄疾是毫不手軟。
辛棄疾通過上述四條措施,使得湖南一帶的惡劣情況出現明顯好轉。然而,還有一個棘手的問題沒有解決,這就是一旦有民變或者其他突發事件發生,就目前湖南一帶現有的兵士的戰鬥力來看,那簡直是不堪一擊。為此,辛棄疾決定組建“飛虎軍”。我們知道,要建立一支軍隊,別的不說,光軍費就不得了。辛棄疾是如何解決軍費問題的呢?
根據《宋史·辛棄疾傳》的記載,說辛棄疾在組建“飛虎軍”的過程中,“經度費巨萬計,棄疾善斡旋,事皆立辦”。這個記載很是簡略,但我們可以從“善斡旋”看出,辛棄疾應該是想了很多法子,有可能遊走於各級之間,或者向朝廷也要了一部分。在這裏我做一點補充說明,有一本叫做《夷堅誌》的書,這本書屬於宋代誌怪小說集,作者是洪邁。在這本書裏,洪邁說辛棄疾為了解決軍費問題,他下了一道命令,凡是犯了罪的人可以用石料來抵罪。這麼一來,用於修建營房的問題就解決了。據說,這一道命令下來後,一時間到處都可以聽到叮叮當當開采石頭的聲音,還有就是隨處可見運石頭的人。當然,這個隻是屬於小說的記載,其真實性有待商榷。總之,辛棄疾在處理經費問題上動用了他獨特的應對能力。軍費的問題解決了,那辛棄疾在組建過程中又出現了哪些問題,他有事如何解決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