舫上佳人們已經開始登場,這邊樊昱宇與韓子諾傾情介紹。第一位出場的是碧雲軒的雲蘿姑娘,此女以舞技擅長,年方十三,已經是名動一方。隻是碧雲軒乃啟源的藝坊,裏邊女子雖隻賣藝不賣身,終是地位低下了一些,要想摘得花王桂冠,恐怕沒有可能。雖說百花仙子盛會以品貌才情為評判依據,不過這魁首雖談不上皇親國戚,少不得國色添香,出身名門者才可得。
今日雲蘿一身碧色裝扮,上衣下褲,楊柳細腰,她的美麗並非有動人的相貌,卻是如靜立一處的荷葉,讓人覺得很是清爽。臂彎處搭著一條嫩黃的飄帶,舞動的時候便在手中變換各種形態,飄散的雲煙,盤旋的飛龍,纏繞的藤蔓……緞帶翻飛,飄灑自如,讓我不自覺地就想到了電影《青蛇》中的小青,嫵媚而感性。
雲蘿退去是紫裳,一曲琴曲似訴衷腸,幾問情人何不應,終在曲終處弦斷無聲。再看彈琴人已經滿麵淚痕,我見猶憐。這紫裳若真是傷心人還罷,否則還真是演繹高手。
風花雪月時自是時間飛逝如電,不覺就近了尾聲。後麵幾位佳人或大家閨繡,或小家碧玉;或含蓄,或羞澀;或琴或畫,或舞或詩……我隻當是看一場古裝表演,興味盎然,怡然自得。耳畔不時傳來某佳人出場時,全場的吸氣聲,或為美貌,或為背景,或為才情,或為名號,而這些與我都有些距離,因為我對這些美人一無所知,也無從做如實的反應。
佳人們的表演,對於在現代網絡世界熏染過的我來說,可圈可點。雲蘿的緞帶舞的雖飄灑,步伐卻顯零亂;紫裳的琴曲與表演雖結合完美,高音處卻幾次滑音;魏將軍之女魏箏的劍舞雖別出心裁,懂武的人卻不難看出,她本意是將武糅合於舞,卻有三處太過生硬,破壞了整體和諧;傅太守之女字還差強人意,隻是即興詩就作得不怎麼樣,這也罷了,還一臉驕色,不免讓人低看了三分……後麵還有三位,不是相貌略遜一籌,就是才情稍遜一色。
十位佳人中,引我注意的三位分別是垚國的含香縣主,穹月國的靈芝郡主,和啟源國的芷韻郡主。這三位,不說才情和相貌,就是這身份也掙足了觀眾的眼球,更不用說她們美貌與才情具備了。含香縣主冷傲清高,靈芝郡主活潑可愛,芷韻郡主溫婉大方。含香的琵琶曲能卷起千軍萬馬,靈芝的胡旋舞引來萬物歡騰,芷韻的琴聲悠揚空遠令人心神舒暢。看她們三位表演,才是真正的視聽盛宴。
果然,魁首就在她們三位中產出,隻是依照慣例,她們三位還要在下午進行鬥才後,決一勝負。要知這如何個鬥法,我可愛又可恨的兩位兄長說了,選回去吃飯再詳說。湖邊看客蜂擁回鎮裏。湖邊看客又蜂擁至鎮裏,一時間酒樓全部客滿。好在我們早在客棧預定了午餐,回去慢慢細品。大廳裏全部是對今天盛會的議論,更有幾桌人開始下注打賭。
樊昱宇也受了感染,拉著韓子諾和我非要打賭。樊昱宇看好靈芝郡主,韓子諾則認為靈芝郡主雖滿身靈氣,卻少了端莊大氣,而芷韻郡主正好彌補她這一不足,況且芷韻的氣質也與花王牡丹相輝映,最合牡丹仙子一稱。樊昱宇則堅持靈芝郡主的靈氣與仙子相呼應,正該拿得魁首才是。最後僵持不下,樊昱宇選擇靈芝為牡丹仙子,含香次之為梅花仙子,芷韻為菊花仙子;韓子諾選芷韻為牡丹仙子,含香為梅花仙子,靈芝為菊花仙子;而我的觀點,從才藝上講含香當居首位,芷韻次之,之後是靈芝。從與花神的契合度上講,韓子諾的評判更顯準確,如果再加上主場優勢的話,最終的結果,韓子諾的評判可能更有勝出的可能,不過我仍保留自己的觀點。賭約下定,賭注嘛,輸的人要應贏的人要求,為其做一件不違道義、不行惡、與男女情愛無關之事(張無忌的教訓要借鑒)。三人滿懷期待地吃好飯,準備迎接未時開始的鬥才比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