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和西方文化劣根的比較(轉載)(3 / 3)

一旦“*二鬼子”設定“*”時間表,攤牌便進入倒計時,中國想“韜光養晦”也不成了。那就是又一次“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每個人被迫著發出最後的吼聲”。那時中國隻有兩條路:要麼再來一次“馬關條約”,放棄台灣,任人宰割,再度沉淪;要麼“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當然,日本人暗中出馬,中國人也用不著明著宣戰。反擊“*二鬼子”就是抗日,揍在“*二鬼子”身上就是揍在日本大鬼子心上。形勢所逼,中國沒有選擇,不存在上不上日本人的當的問題,美國則難說。日本的如意算盤能否行得通,要看美國的算盤怎麼打。

網上廣泛流傳的一份美國“蘭德公司報告”有兩條很有意思的建議,一是要“把中國炸回石器時代”,使中國至少倒退五十年;二是決不能派兵登陸中國,因為“如果我們在大陸使用了陸軍,會影起嚴重的後果。中國能接受一駕被擊落的U2,但中國很難接受一雙美軍的皮靴”。

怪了,不在乎把中國炸回石器時代,卻在乎中國是否能接受一雙美軍的皮靴;都炸成石器時代了還不敢登陸,還不如鴉片戰爭時代的英國大兵。自相矛盾的建議道出了一個合乎邏輯的結論:美國敢於想象跟中國打“高科技”戰爭,不敢想象跟中國打*的人民戰爭。就憑這一條,誰說*的人民戰爭沒有戰略威懾作用?誰說中國今天的和平離得開*打出的國威軍威?

現在中國要破解台灣“獨立”的陷阱,仍然離不開*。美國對台灣的決心怎麼下要看中國的決心有多大:打生死仗,還是打生意仗。如果中國準備拚死相搏奉陪到底,那美國是一種決心;如果中國瞻前顧後患得患失,那美國肯定又是一種決心。你不惜代價,人家可不能不惜代價,同歸於盡不是美國的傳統。你瞻前顧後心存僥幸,那人家可最善於討價還價,敲詐訛詐。美國如何判斷中國的決心?實際上就看你準不準備按*的理論對付美國可能的幹涉:丟掉幻想,準備鬥爭;針鋒相對,寸土必爭;人民戰爭;持久戰;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有什麼條件打什麼仗;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同仇敵愾,官兵一致,軍民一致;準備著早打,大打,打核戰爭;“深挖洞,廣積糧”;你打你的,我打我的,隻要打起來就沒有界限;獨立自主,自立更生,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準備著敵人的一切經濟封鎖……不對抗不意味著不抵抗,愛和平不意味著怕戰爭。

如果美國發現中國隻是嘴上喊喊口號,並沒有認真準備全麵長期戰爭,沒有開足馬力整軍備戰,沒有國民經濟軍事化的轉軌準備工作,沒有未雨綢繆采取有效措施分散風險,開始把自己的外彙儲備和國庫資金逐步轉移出美國,並防止投機分子向海外轉移子女財產,沒有不惜一切代價、不怕冒核大戰的風險,沒有寧可經受經濟封鎖再過苦日子也要捍衛國土的決心和措施,那人家怎麼能相信中國要為台灣打生死仗?

南斯拉夫的“精英”們被“北約”的炸彈炸得沒了電,過不上舒服日子,馬上失魂落魄,放棄了領土還不算,還自己把自己的領導人捆好送上門去求饒。中國的“精英”們則現在就開始鼓噪“為台灣犧牲大陸的發展不合算”、“中日友好新思維”,開始為新的“馬關條約”打伏筆,造輿論。怪不得這些人那麼熱衷於吹捧美化李鴻章、袁世凱。這些人隻能加強美國認為中國不敢打生死仗的判斷,刺激美國鋌而走險的決心。“樹欲靜而風不止”,台灣海峽危機是別人強加於中國的,中國想躲也躲不掉。與其整天白費心思察言觀色琢磨美國的底牌,不如老老實實按*的主張辦,實實在在按最壞的情況做準備,寧可備而無用,不可用而無備。

“備而無用”意味著全勝,“不戰而屈人之兵”;“用而無備”意味著戰略戰術雙重失敗,從頭輸到尾。

總之日本的如意算盤能不能打響要看美國,而美國的決心怎麼下要看中國自己。按*的主張做準備,中國還有可能安然化解“*二鬼子”製造的台海危機,從此統一中國,徹底翻身,否則必然第叁次被日本打下去。中國人生存都朝不保夕,更別談什麼繼續致富了。

想致富首先得保住中國的和平大環境,而*掙來的和平大環境正在遭受日本“*二鬼子”的嚴重威脅。所以想致富先得解決“*二鬼子”製造的台海危機。而如果戰爭可能避免,那隻有靠*的學說才可以避免;如果戰爭不可避免,那更要靠*思想才可以製勝。所以說中國人靠*才能富起來,也隻有靠*才能富下去。

有人借口“大躍進”否定*。這些人從來不承認如下事實:一.*搞“大躍進”本來目的是搞建設,不是搞破壞;是想造福,不是想造禍,更不是蓄意製造饑荒。蓄意在中國製造饑荒的人是那些對中國搞經濟封鎖的人,是那些在中國出現饑荒時故意逼中國用食品還債的人。他們的目的本來就是在中國製造饑荒,采取那樣的措施就是為了得到那樣的後果,目的與後果完全一致,他們才屬於蓄意犯罪。

二.災荒發生後*是盡力救災,而在此時拚命反華、武裝侵犯中國的人則不但是見死不救,而且是趁火打劫,阻止*救災。沒有這些人的破壞搗亂,中國的災情不會如此嚴重。叁.*再也沒有重複過同樣的失誤。而指責*造成中國災荒的“精英”們則現在都還天天全力以赴要把中國搞崩潰,企圖製造人類曆史上空前規模的大災荒。他們甚至滿腔熱情想象著中國崩潰後出現大規模私刑仇殺、血流成河的情景,無限憧憬著中國崩潰後大規模人口死亡的後果。他們才是真正的蓄謀犯罪,而且是一而再,再而叁的現行蓄謀犯罪。

二.最大最毒的“軟刀子”

家賊難防,內奸最毒。要破除外來的“軟刀子”就必須破除來自內部的“軟刀子”。來自中國內部最大最毒的“軟刀子”是某些中國“精英”極力“證明”中國人是“劣等文化劣等人”,必須全盤西化,如此一來什麼外來的“軟刀子”都能暢通無阻,充分發揮。

當然,“精英”自有“精英”之道,不一定直接指著鼻子罵娘。人家的高招是換個方式變相論證,借口*晚年的錯誤從根本上否定*和*思想。隻要否定成立,“劣等文化劣等人”的帽子想躲都躲不掉。

中國人喜歡“不以成敗論英雄”,西方人喜歡“惟以成敗論英雄”,其核心意識是社會達爾文主義:“物競天演,優勝劣敗”。你勝了就是優,敗了就是劣,其它全是廢話。

幾百年來西方白人打遍全球無敵手,其他一切有色人種無不屈服,莫能抗衡。於是西方白人目空一切,視一切有色人種為劣等。中國自鴉片戰爭起跟洋人打一仗敗一仗,敗一仗來一次割地賠款、喪權辱國,以至於國家破產,精神崩潰,“月亮也是外國的圓”,“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到後來有些中國人沒有西方國家發話屁都不敢放一個。從1931年9.18到1941年珍珠港事變整整十年有餘,中國丟了東北,丟了華北,丟了華東,丟了中南,丟了首都南京,遭受了南京大屠殺,經受了無窮傷害,國民黨政府卻居然還不敢對日宣戰,居然還一直跟日本保持著外交關係。直到日本襲擊珍珠港、美國對日宣戰後的第二天才匆匆忙忙跟著美國正式對日宣戰。如此軟弱無能,在人家眼裏非“劣”而何?

在*之前,中國麵對東西方列強的侵略從來沒有成功的英雄,從來隻有悲劇的英雄,失敗的英雄。他們奮鬥了,他們犧牲了,但他們失敗了。失敗就失敗在他們誰也沒能夠改變中國任人宰割的命運。“瓜分慘禍依眉睫,呼告徒勞費齒牙”。盡管在中國人眼裏他們雖死猶生,雖敗猶榮,但在洋人眼裏他們仍然是失敗者,絲毫不能阻止列強來侵略,來掠奪,來任意支配中國。唯有*真正扭轉乾坤,徹底改變了中國“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命運。*創建了新中國。*領導中國人頂住了一切外來幹涉。即使世界上頭號超級大國美國也照樣栽在*手下。

美國在朝鮮跟*領導的中國軍隊直接較量,失敗了。美國人不服氣,拿越南當實驗戰場,間接跟*的人民戰爭理論再較量,又失敗了。抗美援朝把美國軍隊打怕了;越南戰爭把美國社會打怕了。證據之一就是從此美國朝野上下“中國吃驚病”流行,做夢也要哼哼兩聲“中國威脅論”,順便也就放棄了軍事上大規模進攻中國的戰略設想。

美國“挾天子令諸侯”,利用聯合國動員全世界一切可以動員的力量跟*領導的中國整整較量了二十多年,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一切手段全部使盡用絕,對*始終無可奈何。封鎖中國幾十年,中國不但沒垮,反而成了核大國。

在有*思想之前,中國人隻有尊孔忠君的思想,崇洋媚外的思想,妄自尊大、固步自封的思想,無所作為、逃避現實的思想,消極悲觀、逆來順受的思想,等等等等。麵對列強的侵略,中國人原有的一切傳統思想武器全部失靈。中國人翻遍了孔孟之道和諸子百家,求遍了老子如來耶酥安拉,捧來了“民主”“自由”“人權”之類跟西方國家班門弄斧……目的隻有一個:從中找出一條救國之道。然而所有這些努力無不“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自從有了*思想,中國人才真正從精神上成為強者,使局麵根本改觀。

這個世界上替強者效勞的思想理論不計其數,教誨弱者屈從強者的說教浩如煙海,唯獨*思想專門替受強者欺淩的無辜弱者說話;專門教導弱者如何由弱變強;教導遭受強國侵略的弱國不靠寄人籬下,不靠卑躬屈膝,不靠主權交易,完全依靠自力更生、艱苦奮鬥來改變命運。

*從來沒有躲在國外到處化緣,從來不靠別人施舍恩賜,一切靠自己,一切白手起家,以弱勝強,轉弱為強,從赤手空拳到打下天下。對於外來援助,*從來是白給歡迎,花錢買可以,拿主權換絕對不幹。無論是美國還是蘇聯都拿*毫無辦法,打不贏,嚇不倒,騙不過,困不住,“硬刀子”“軟刀子”全部失靈,絞盡腦汁也不知該如何破解*思想,隻好禱告上帝保佑讓*後人的*思想色彩不要那麼濃。

經過那麼多年的反複較量,有親身經曆的美國“精英”們除了那些鐵杆洋阿Q,凡講點實事求是的都不得不對*心服口服。美國萬般無奈又有求於中國,不得不放下架子硬著頭皮厚著臉皮主動登門求和。縱觀曆史,橫看世界,能讓白種人裏第一強的國家如此這般的有色人種唯獨*一人。在*麵前,再不可一世的白人種族主義者也牛不起來。在*麵前,崇拜“優勝劣敗”原則的西方白人不得不承認*是曆史的勝利者,不得不承認*思想厲害,不得不承認誕生了*的中華民族不是劣等民族,不得不承認孕育出*思想的中華文化不是劣等文化。

*是有史以來唯一一個讓資本主義的西方白人嚐到失敗滋味而自己始終不敗的中國人,不愧“頂天立地奇男子,焰古騰今大丈夫”。中華民族能夠從衰敗危亡中浴火重生,重新崛起,關鍵在於*。

否定了*,就等於承認中國人在資本主義的西方人麵前連一個成功的民族英雄都沒有,不是自認劣等又是什麼?

否定了*思想,就等於承認中國文化產生不出能抗衡西方侵略中國的思想武器,同樣是自認劣等。

既然“優勝劣敗”,你不承認中國是“劣等文化劣等人”,那起碼得舉出個國家級的反麵例子來反駁。而中國自鴉片戰爭以來跟東西方外來侵略較量唯一成功的例子就是*和*思想。如果連這都否定,那還有什麼可嘴硬的?“覆巢之下,豈有完卵”,“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想見識什麼叫“精英”級“軟刀子”嗎?這就是。

有些中國人很熱衷於列舉中國人如何聰明能幹,如何溫良恭儉讓,文化曆史如何燦爛,希望由此證明中國人並非劣種,應獲尊重。

有些人喜歡說中國人之所以被人瞧不起是因為中國人素質低、不文明,不衛生,等等。這種邏輯隻適用於個人關係,不適用於國家關係。

不錯,現在直接用武力征服殖民地似乎不那麼時髦了,因為沒多大必要了。當年大家都“沒開化”,所以要用洋槍洋炮先“開化”一番。等把你治服,乖乖趕進圈,這時再講“文明”,按人家訂的規矩辦:叫你擠奶就擠奶,叫你出血就出血,叫你割肉就割肉,叫你上屠宰流水線就上屠宰流水線,和平“接軌”,皆大歡喜。如果誰敢不遵,馬上懲罰,輕則經濟製裁,重則武力伺候,打你沒商量。以為靠“德才工貌”或委曲求全就可以獲得尊敬,這是“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以為甘當弱者被人瞧不起也沒什麼關係,無非是嗟來之食或胯下之辱,臉皮一厚鑽個褲擋就算完事,這是“以小巫之心,度大巫之腹”。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是卑鄙,“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是迂腐,“以小巫之心,度大巫之腹”則是既壞又蠢。

弱肉強食,甘當“弱肉”就得準備著被“強食”。西方曾流行一句話:“為了不妨礙強者,弱者應當死去。”甘當弱者就別抱怨南京大屠殺,因為那就是弱肉強食的體現,哪裏是區區臉皮不臉皮的問題。頂多人家本來把你當兔子麻雀一樣打死吃肉,經你一番“論證”,人家承認你原來還有美麗的鹿角或漂亮的羽毛之類,可以製成標本放在客廳裏供人觀賞。“待遇”變了,仍然是獵物。既為獵物,何尊之有?

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的最大差別之一在於對異國異類的思維方式。

一個講究和平共處,互不侵犯,思維方式如大象犀牛之類草食動物;一個崇尚“弱肉強食”,“優勝劣敗”,思維方式如虎豹豺狼之類肉食動物。所以一個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一個是“人不犯我,我必犯人”。

中國人如果不了解這兩種根本不同的思維方式,就永遠搞不懂該如何跟人家打交道,也搞不清何為“尊重”,何為“瞧不起”,雖欲和平共處仍不可得。國家關係中的所謂“尊重”就是不敢貿然撲上來跟你直接較量,但保不準會打著哈哈圍著你打轉,時不時還有意無意踹你一腳試探試探,看你還有沒有那麼強。如果你昏昏入睡或自己變虛,那“尊重”就變成瞧不起。所謂“瞧不起”就是輕則隨隨便便就給你一巴掌,然後說你小子欠揍;重則把你一口吞了,骨頭渣都不剩下。尊重與瞧不起從來不是絕對的、無條件的、一勞永逸的,而隻是相對的、有條件的、暫時的,隨著實力對比的變化而變化。你哪處強人家哪處尊重你,處處強處處尊重,一時強一時尊重,時時強時時尊重。同樣,你哪處弱人家哪處瞧不起你,處處弱處處瞧不起,一時弱一時瞧不起,時時弱時時瞧不起。所謂強,不僅僅指有無強大實力,更指有無強者氣質。想成為強者必須先有強者氣質。沒有強者氣質的“強者”屬於外強中幹,遲早衰敗。要說瞧不起,沒有絲毫強者氣質的弱者民族最叫人瞧不起。

這樣的民族不僅現在是弱者,而且永遠也成不了強者。一個沒有現在、沒有未來、沒有希望的民族怎麼可能不被人徹底瞧不起?什麼是強者氣質?作為一個民族,至少得有叁條:一.精神上是強者;二.懂得保護自己;叁.能夠一致對外。

人生在世,物質是基礎,精神是支柱。沒有物質,人不能生存;沒有精神,人不成其為人。沒有人類的創造和需求,世界上隻有物質,沒有財富。

人對物質財富的創造能力和吸收能力與人的精神財富密切相關,精神財富越足,物質財富的創造能力和吸收能力越強越持久,反之越弱越短暫。物質財富是死的、被動的,隻能說明過去和現在;精神財富是活的、主動的,能夠主導未來。“事在人為”,而人有精神才能有所為。

一個民族物質上弱並不可怕,因為這種局麵可以通過奮發圖強來改變;如果精神上弱那才真可怕,因為那意味著這個民族失去了將來。當然,想到的事不一定做得到,但想都不敢想的事則一定做不到。精神上的強者與弱者並不難判斷:但凡有事,弱者求人,強者求己;處於逆境,弱者怨人,強者勵己。

看看在台灣的國民黨描述中國抗戰史的紀錄片,簡直滿目淒涼,一派喪氣,除了怨天就是尤人:怪中國窮,怪滿清留了個爛攤子,怪美國援助太少,怪共產黨不聽話,怪日本太強大……說來說去都是自己吃敗仗有理,真是“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就憑這精神狀態,國民黨丟了中國大陸一點都不冤。就這樣還沒學會好好吸取教訓,難怪搞得現在自己最後一點立足之地都岌岌可危。

鴉片戰爭至今160多年了。

星星之火變成了一個新中國,一窮二白的中國變成了“可上九天攬月”的世界核大國。古人雲“一言興邦”,這就是例子。

而當年蘇聯物質力量不可謂不強,一旦精神上自我否定,“改換門庭”全盤西化,頃刻間土崩瓦解。“一言喪邦”,這也是例子。

精神與物質孰輕孰重?精神崩潰了,物質力量再強又有何用?要成為強者,首先精神上必須是強者。古今中外所有的強國沒有一個是自然而然消極被動就稀裏糊塗強盛起來的,無一不是“奮發圖強”。不“奮”不“發”,不“圖”不“強”。精神上連圖強的勇氣都沒有,那除了等著別人來收拾還能幹什麼?

當年荷蘭人用24美元的玻璃珠子之類就從印地安人手裏撈到了紐約曼哈頓島。對此西方人的想法第一是:這群不識貨的傻瓜。第二是:既然能撈到個曼哈頓島,為什麼不能把整個美洲大陸都撈過來?

中國罵人貪心的成語是“得寸進尺”,英語裏類似的成語是“得寸進哩”(Giveaninch,takeamile。1英哩=63360英寸)。論起貪心來中國人還是嫩了點,野心膨脹十倍就覺得夠壞了,哪象人家,胃口一漲就是六萬叁千多倍,漢語成語都不夠用。你在根本利益上讓一分,就得準備著人家野心暴漲幾萬倍。

不知道國家民族根本利益之所在,不懂得保護自己的要害,不懂得對外保持起碼的警覺,這是典型的不懂得自我保護。這樣的民族不僅被人瞧不起,而且必然引狼入室。

保護自己不挨揍是自我保護,保護自己的銀行帳號密碼是自我保護,保護自己的頭腦清醒同樣是自我保護。就是說,保護自己有叁重內容:安全,物質,精神。

傳統打仗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現代戰爭是“槍炮未動,電子先行”,而一個民族的自我保護則是“物質未動,精神先行”。

精神上無保護,叁下兩下就被人繞昏了頭,物質上的防護還能堅持多久?而要在精神上保護自己,首先得識貨,知道什麼是珍寶,什麼是垃圾。外國列強欺負中國一百多年無敵手,唯獨碰上了*和*思想之後才束手無策。

*對中國的份量有些中國人不清楚,跟*較量過的外國對手則一清二楚。現在有些中國人把*和*思想當垃圾,把人家的陳芝麻爛穀子當寶貝;誹謗汙蔑*,津津樂道李鴻章、袁世凱……看到中國出了這種敗家子,把玻璃當鑽石買,把鑽石當玻璃賣;把英雄當**罵,把**當英雄拜,人家當然心花怒放,胃口大開。

朝鮮戰爭在*在世時被美國人忘得光光的,的的確確成了“被遺忘的戰爭”。中國一開始有人否定*,人家就開始想起朝鮮戰爭來了,修了個“朝鮮戰爭紀念碑”。你越鼓吹“反思”抗美援朝,人家紀念朝鮮戰爭就越來勁。你請人家“消氣”,人家馬上炸了你的使館。“反思”抗美援朝、否定*,等於公開告訴人家:我們不敢再反抗了,你們也別再害“中國吃驚病”了,別把進攻中國當成是不可想象的惡夢了,放心來征服吧。總之是向人家發出征服中國的邀請函。對這種自毀長城的行為聽之任之等於放棄保護自己,甘願由強轉弱。

總之,對中國人來說現實的問題不是“軟刀子”存在不存在的問題,而是如何識別,如何破除的問題。有些中國“精英”現在很熱衷於“一切與國際接軌”,而且無條件、無保留。叫花子上街是別人給什麼要什麼,撈著什麼吃什麼。精明的主婦上街則隻挑有用的,隻揀買得起的,隻要貨真價實的,還要再討價還價。

同樣是開放引進,中國應該學哪種?“與國際接軌”,有些你想接也接不上。比如引渡貪汙犯,別看有些國家整天痛罵中國貪汙腐敗,一副疾惡如仇大義凜然,但從中國逃過去的貪汙犯去一個收一個,你要引渡,它不是要保護貪汙犯的“人權”,就是要你就地打官司,一拖好幾年,先把貪汙犯帶過去的不義之財全變成他那裏的律師費再說。等油水榨幹自己撈足,引不引渡意思也不大了。

況且司法領域很可能成為西方對付中國的下一個王牌“軟刀子”。你要盲目“接軌”,接來接去搞不好會弄得居然讓自己的政府上人家法庭的被告席,求人家的青天大老爺主持公道,一下子就把中國的主權置於人家的法庭股掌之間。

而人家搞的是判例法,開一個例,等於立一條法,從此隨便什麼阿貓阿狗都可以援引此例把中國的事搬到外國法庭告中國政府。如此一來別的不說,光律師費這一項就足以讓你破產,用不著再搞什麼關稅非關稅平衡赤字那一套了。這種“軟刀子”滋味如何?

第二次鴉片戰爭中俄國借口“調停”“有功”,又威脅“兵端不難屢興”,兵不血刃,一下子就割了中國一百四十四萬多平方公裏領土。甲午戰爭前滿清熱衷於請外國“調停”而不熱衷於備戰,結果一敗塗地。九.一八時蔣介石下令“絕對不抵抗”,理由之一是“如果不發一槍,那麼就可以絕對證明中國人沒錯,是日本人侵略,國際社會就會站在他一邊,譴責日本”。結果用整個東北隻換來“國際聯盟”對日本毫無約束的一紙譴責聲明。八.一叁鬆滬抗戰,蔣介石以短擊長,把中國軍隊主力集中到在最有利於日軍發揮火力優勢的地方硬拚消耗,主要目的不是為了軍事需要,而是想配合“國際調停”。結果傷亡慘重,兵敗如山倒,然後是南京大屠殺。

蔣介石想靠美國人打敗日本,卻被美蘇在雅爾塔拿中國的主權做了筆交易。蔣介石不敢推翻這筆交易,又不敢直接承認外蒙古獨立,便耍小聰明要外蒙古“民族自決”,被蘇聯順水推舟,拉著他一起去監票。不折不扣“叫人家賣了,還去幫著數票子”。

中共曾讓自己的軍隊接受共產國際派的洋專家指揮,結果一敗再敗,軍隊一下子從叁十萬變成不足叁萬,差點全軍覆沒。翻翻中國人的經曆,中國人因依賴外國,或因盲目寄希望於外國而吃的虧往往比人家直接用武力來打還大。再看看蘇聯“休克療法”的教訓,結論:不能盲目迷信依賴外國。“與國際接軌”必須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能無原則、無條件、無防範。鼓吹無條件地“與國際接軌”,本身就有點“軟刀子”的味道。

在別人貪婪的時候恐懼,在別人恐懼的時候貪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