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4 旅遊管理教學團隊建設目標、模式與績效(1 / 3)

鄒統釺

一、概況團隊

旅遊管理專業團隊擁有在職教師17名,其中教授5名,副教授6名,講師6名。教師年齡特征合理,趨向年青化,學曆層次高,專業骨幹教師大部分具有博士學位。團隊帶頭人鄒統釺教授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MTA指導委員會委員、旅遊管理國家級特色專業負責人、《旅遊景區經營與管理》國家級精品課程負責人、“北京市教學名師”、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劃項目獲得者、北京市優秀青年骨幹教師、旅遊管理校級優秀教學團隊帶頭人;團隊擁有“北京市二十一世紀創新團隊”1個;有“全國優秀教師”1人,“北京市二十一世紀創新拔尖人才”1人,“北京市二十一世紀優秀骨幹教師”5人。

二、團隊建設的目標

團隊建設的基本目標:

(一)課程建設:上層次、精品化

1、將教學團隊建設和課程建設結合起來,進行統籌規劃。力爭把《旅遊經濟》打造成為國家精品課程,努力打造《飯店管理》、《會展管理》、《旅遊景區經營與管理》、《旅遊法》為市級精品課程,繼續支持《休閑學》、《景觀規劃與設計》等新課程成為學校的精品課程。加大對景區規劃、經營、管理以及旅遊目的地管理方麵課程的支持力度,通過這些新增長點的建設來優化原有的課程結構。在現有核心課程的基礎上,積極根據行業發展的需要增加新的課程和內容,如度假飯店經營管理,飯店投資與資本運營等。

2、在具體課程建設上,重視將理論與實踐進行結合,重視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努力朝“所學即所用”的目標努力。

3、積極開設雙語教學課程建設,在現有飯店管理核心課程均為雙語教學課程的良好基礎上,將他選修課程建設成為雙語課程,使學生能夠學習到國外權威的理論和實踐知識。

(二)教材建設:重點建設規劃教材、精品教材與案例庫

鼓勵教學團隊成員編寫高質量的教材,更為重要的是要強化高質量教材與高質量實踐之間的結合,鼓勵教師通過補充自身旅遊專業知識來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1、完成《旅遊經濟學》(本科版和高職版)、《旅遊法》等三本國家級“十一五”規劃教材的編寫工作。《旅遊景區經營與管理》等爭取成為“十二五”國家規劃教材。

2、完成《飯店管理概論》(本科層次教材)的編寫和出版工作;修訂《飯店管理理論與應用研究》(研究生層次教材);修訂《飯店營銷學》(本科層次教材);努力將《飯店管理概論》(本科層次教材)申報成為學院乃至北京市的精品教材。

3、修訂完善並翻譯《飯店集團案例庫—中國卷》、《飯店集團案例庫—國際卷》、《餐飲集團案例庫》,使之成為國內外旅遊管理和工商管理教學使用的雙語教材。

(三)教學改革:突出實踐、試驗教學與教學質量國際認證(UNWTOTedQual)

1、建設教學實習基地(如香港中旅、首旅集團、洲際集團等),進行實踐教學。

2、重視實驗教學:突破以往“實驗教學是理工科教學的專利”的誤區,充分發揮中央與地方共建高等學校共建專項資金所建成的三大實驗室:4D虛擬旅遊規劃設計與解說實驗室、

飯店信息化管理實驗室與會展信息化管理實驗室積極開展試驗教學,模擬實踐,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努力把這三個實驗室建成全國旅遊管理專業教學與實驗室示範中心。

3、積極推動教師完成所教課程的課件製作,高效率地運用現代科技技術提高教學質量。尤其是自主研發案例教學媒體課件.教學團隊的教學課件要做大共享,建立教學團隊的課件庫,並且要對教學團隊所用的課件的質量進行評定,以保證課堂教學的基本質量。加強教學教改科研工作,爭取每人每年發表論文1-2篇,與此同時,積極提升教改科研水平,用科研促進教學。

4、積極推動教學質量國際認證,申請加入世界旅遊組織教育理事會,同國際旅遊教育最高機構----世界旅遊組織教育理事會對接,接受該組織的旅遊教育質量認證(UNWTO.TedQualcertification),成為世界旅遊組織教育理事會聯盟成員。使本專業教學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5、大部分專業課程開展雙語教學,部分開展純英文教學,準備相關雙語教學教材等。

(四)梯隊建設:建設一支國際化的教學隊伍

1、積極引進實踐教學方麵的教師,加強團隊教學工作的實用性;每年安排1-2名普度、昆士蘭、休斯頓或喬治華盛頓大學的著名旅遊學者利用假期來我校講授方法論或理論前沿課程

2、組織教學理論研討、教學方法和教學疑難問題討論等活動,發揮集體力量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3、積極為教師國內外培訓、進修創造條件。加大對海歸博士的引進力度,每年爭取引進海歸博士1名。積極鼓勵教師加入國際旅遊教育與研究組織,如CHRIE,CAUTHIE.

4、爭取培養2個市級教學名師、2個校級教學名師。

5、強化師生互動。教學團隊擬加強對學生課外學術研究的引導和指導,強化對學生創業精神的培養和扶持,積極吸收學生通過研究興趣小組的形式參與到教學團隊的建設中來。鼓勵學生研究教學質量改進方法,以便從學的角度為教學質量的改善提供最直接的聲音。

三、團隊建設的模式

(一)團隊設置特色:國際化+產學研一體化

團隊以“北京市教學名師”鄒統釺教授為核心,是一支學曆層次高、教學水平高、研究領域廣泛、研究成果突出、尤其在旅遊領域享有盛譽的師資隊伍,教師年齡特征合理,學曆層次高,教學成果突出,絕大多數教師有在國外學習研究的經曆和企業實踐經驗,其中許多在國際國內旅遊教育組織、國內外一流學術刊物和大型企業集團等擔任職務,團隊以旅遊學係列課程為建設平台,依托北京市哲學社科規劃辦的“北京旅遊發展研究基地”、旅遊發展研究院,及6大非實體研究中心,開展團隊建設,專業骨幹教師大部分具有博士學位,教師科研數量在國內同領域亦名列前茅,具有豐富的理論及實踐經驗。團隊在旅遊管理、飯店管理、會展管理的教學與科研成果在國內居於先進地位。尤其在國際化上處於國內領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