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智馬集團注冊成立,朱文豪擔任董事長、總經理,馮萬樽擔任總經理助理,嚴倩琳為董事局秘書,其他各位投注站的負責人為公司董事。公司注冊地址在香港中環的新港酒店。
馮萬樽的三大改革方案,兩大方案立竿見影。成立集團公司這件事,自然是很難立刻見到效益的,但另外兩大改革措施很快取得了可觀成效。首先是改電腦化操作,令馬迷節省了不少時間,操作更加快捷方便,新開戶人數增幅明顯。第二大改革更是廣受歡迎。有關這一點,並不出乎馮萬樽以及朱文豪所料,白紙黑字地將投注組合印在上麵,一場馬跑下來,馬迷便會拿出來對照,一看,贏了一個獨贏,馬迷對這份馬經的信任便會迅速增加。如若這個賽馬日能夠跑出幾個獨贏、一兩個連贏或者三重彩,馬迷便會將這份馬經看成天堂的福音。事實上也正是如此,第一個賽馬日,馮萬樽提供的投注組合中跑出了三個獨贏、一個連贏、一個孖寶。
賽馬日結束,朱文豪拿著這份馬經與賽馬結果進行比照,一邊看一邊冒冷汗。放下馬經,他立即給各個投注站打電話,了解相關情況,結果,沒有一個人中連贏和孖寶,獨贏倒有不少人中了,可這些人中,大戶隻有一個人。這個大戶投注的時候是否參考過馬經,還難以判斷。
得知這一結果,朱文豪的心稍稍安了一些。
第二個賽馬日,出現了一個奇異的現象,智馬集團提供的馬經貼士雖然僅僅一張紙,八開油印,卻成了馬迷們爭相購買的緊俏貨。一張馬經紙竟然賣到了十元。聽到這個消息時,朱文豪又一次大驚失色,非常擔心馬迷會完全按照馬經版上的組合投注整個賽馬日,他都在不斷地打電話,詢問各個投注點是否有完全按貼士投注的。電話調查的結果讓他暗暗鬆了一口氣,沒有任何一個馬迷使用了這種組合投注法。
這個賽馬日結束,馬經貼士的推薦組合中竟然跑出了一個一百倍獨贏。朱文豪第三次心驚肉跳,又開始打電話詢問,是否有人中了這一注。結果給他很大安慰,隻有一個普通客戶投中了。這個客戶花十塊錢買了一張馬經報,又買了十注獨贏,獲得一萬元的賠付,激動得在那裏發狂,不斷拉著其他馬迷要請客。
下一個賽馬日,馬經報被炒到了二十元一份。朱文豪和很多大佬都覺得這東西能賺錢,不如幹脆多印一些拿出去賣,不僅在自己的投注站賣,還可以賣給其他投注站。朱文豪得到的消息是,這東西確實已經流出去,有些VIP客戶自己看過之後,轉手就賣給了普通客戶普通客戶看過之後迅速轉賣,有些就賣出了投注站。
對於朱文豪和其他大佬的意見,馮萬樽堅決不讚成。他覺得,哪怕炒到一百元一張,也讓他們炒去,炒得越高,名聲越大,信譽度也就越高。如果他們自己印出來賺錢,信任度就會隨之而降。何況,賣這東西能賺多少錢?銷量如果太大,因為是未注冊的馬經,不能公開發行,政府肯定要來查這件事,結果可能得不償失。如果印量不大,收入很小,幹這件事的意義就失去了。不如仍然按現在的做法,讓部分馬迷能夠在第一時間得到這份馬經報,形成一種心理上的優勢。
借助形勢的一片大好,馮萬樽提出了自己的另一個設想,他建議在投注站安裝賭馬必勝2.0版,免費提供給客戶使用。如果某客戶覺得這個軟件實用,還可以出售。他的想法很簡單,讓這個軟件成為市場真正的主角,那些貼士隻是一個配角。他也知道,所有外圍馬迷中,真正會玩電腦的沒有幾個人。如果有幾個人會玩電腦,又按照電腦提供的組合投注並且中彩的話,就會有一種很好的口傳作用,如此一來,有可能吸引一些高層人士前來開戶。
這一次,朱文豪是堅決反對,他說:“你這哪裏是經營外圍集團?分明是在替馬會打工。如果所有馬迷都學會運用你的軟件了,每投必中,我還哪裏有錢可賺?”這一次朱文豪無論如何不肯鬆口,馮萬樽也隻好作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