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香繡像受恩覃,報德當年王小三。
廿載操江今視昔,本來麵目有何慚!
再講海爺主仆三人歇在王家店中,見堂上供奉一幅紅袍像,不知什麼意思。但問店主,自可明白。店主人道:“其中緣故,客官有所不知,待我們從頭說與客官知道。客官請坐。”海爺坐下。
店主人就說:“不瞞三位客官說,當初我的生母,全虧了堂上供奉的這個老爺,他乃是南京操江姓海諱瑞的老爺。那年微行察訪,扮作百姓模樣,歇我店中。誰知一住三月,盤費用盡。主仆三人,常時苦悶。先母見他腰內無錢,將花銀一兩借他,做就紅袍。那知他就是操江大人假扮的。次日就穿了這一件紅袍,叫先父進衙,借與花銀二百兩,叫先母做成布紅袍五百件,限初八日掛在操江轅門口發賣,每件要買足銀五十兩。到初八日,合城文武官員參見,忽發出告示要百官照本院身上紅袍樣式,方許進見,如有不遵者,決不寬恕。那時上至布按各道,下至府縣雜職,以及文武大小官員,見了告示,那個不著急?一時又做不及,借又無處借,聞說敝店有賣,一時間你爭我奪,將紅袍賣了個幹淨。落後有一個外道,因來遲些,無袍可買,他再三懇求,先母更有算計,將零碎剩下的前衿後幅、領頭袖尾,雜湊做起,也賣了足銀一百兩。先父得了此宗財,一時發跡起來。故此知恩報恩,畫這恩主神像,供奉家堂;每月朔望,供奉三牲叩謝。近日又聞得海大人微行各處,不知他又歇在何處。”
海爺道:“原來有此緣故,也算你父母不背德。我今要在寶店歇幾日,出外賣花椒,使得麼?”店主道:“住我房有房錢,吃我飯有飯錢,什麼使不得?”海爺道:“如此,把我行李搬進來!”
店家搬進行李,端出飯來,三人用了,就出去各處閑走。
來到一個石坊下暫歇,海爺偶抬頭一看,上寫道:“奉旨旌表郭氏百歲坊孝子郭孤兒建。”海爺道:“原來就是那善人郭孤兒家。他母親守節存孤,到今一百歲了,這是該建的。”又行過前麵,見一群人圍著一個叫化小廝,海爺也挨進去看,見那小廝衣衫襤褸,麵色黃瘦,帶哭叫道:“列位老爺相公們,我難童周觀德,池州青陽人。隻因父親被盜扳害,屈招坐獄,.向我母子二人原籍追贓。縣官把我母子二人官賣,幸虧好友代我假買,反贈盤費,使我母子往監探父。來到中途,可憐母親被假虎搶去。我進監看視父親,可憐打得一身稀爛,叫我來到南京告狀。不料海大人尚未到任,隻得在此求乞度生。懇求四方仁人君子,乞舍我一個錢,感恩不淺。常言道:‘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兩邊人眾聽了,都說道:“可憐這孩子,父母落難,說得真正可憐,多把錢給他。”內中一個惡人,見各人給他有三百餘錢,散在地下,他一起搶去。觀德連忙扯著哭道:“這是列位伯伯給我的,你怎麼搶去?快些還我。”那大漢瞪起兩眼,喝道:“你這小廝可惡,怎麼在我地方詐騙人錢?難道你不曉我貝飛虎的大名麼?這錢送我買酒吃!”觀德抵死不放,被大漢起了一拳打去,立刻打倒。大漢移步就走,眾人麵麵相看,不敢做聲。
海爺忍不住,趕上攔住說:“大哥,你是好漢子,常言道:
‘義士不食嗟來之食,好漢不受無義之財。’我看這小廝說得淒涼可憐,也算是個孝子。勸你還他罷。”那大漢忽見三個老頭兒扯住勸他,心中大怒,把手一撥,這三個俱是年老之人,怎禁得起?俱一齊跌倒。大漢洋洋去了。跌得海爺在地打滾,爬不起來,幸海洪二人跌得輕,連忙起來扶起。海爺一步一拐,扶回店中。
這裏觀德尚在啼哭。恰好來了一個善人,口叫:“小廝,你不要哭。這光棍慣吃白食,搶去了怎肯還你。我賞你三百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