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九章 降糖藥(3 / 3)

機理:磺醜脲類與蛋白質廣泛結合,但可被阿斯匹林置換,從而使遊離藥血濃度升高。另外,阿斯西林可致氧化磷酸化脫摘聯,進一步改變糖尿病的糖平衡:新近發現,阿斯匹林對胰島有刺激作用,可使胰島素分泌增加,這對胰島細胞功能尚未完全喪央的搪尿病患者來說,具有臨床意義。

建議:氯磺丙脲和阿斯匹林同用時,前者劑量應減少-同時應密切觀察病人的反應,並測定血糖或尿糖。停用阿斯匹林後,氯磺丙脲劑量應增加。需要阿斯匹林治療的病人,可換用胰島素或靠飲食控製血糖。發生低糖血症時,可用傳統方法或用葡萄糖加氯苯甲噻二嗪治療。

(氯磺丙脲——安妥明)

要點:安妥明和氯磺丙脲同用時,可增強後者的降糖作用。故應據情減少降糖藥的劑量,以免發生症狀性低糖血症。

有關藥物:已經證明,醋磺環己脲、甲糖寧及甲磺氮卓脲可與安妥明發生類似相互影響。如果影響機理與安妥明降低胰島素耐受性有關。

機理:安妥明競爭腎小營分泌機製,減少氯磺丙脲的排泄,從而延長其半衰期。安妥明與血漿蛋白的親和力大於氯磺丙脲和其他磺酰脲類,因此可置換之。也有人認為,安妥明降低胰島素耐受性,可能是增強降糖作用的機製。新近研究證明,安妥明本身具有降糖作用,這種作用與它增加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有關。

建議:糖尿病患者正在應用氯磺丙脲或其它磺酰脲類治療期間,如果加用安妥明,應密切觀察血糖水平,以防低糖血症發生,某些病人可據情減少降糖藥的劑量。反之,同時接受氯磺丙脲和安妥明詢病人,停用安妥明時,應密切觀察血糖濃度是否升高。

(氯磺丙脲——氫氯噻嗪)

要點:用氯磺丙脲維持治療的糖尿病患者,加用氫氯噻嗪後,可使血糖升高。這種影響通常在停用氫氯噻嗪後、加大氯磺丙脲劑量或補鉀後逆轉。

有關藥物:氫氯噻嗪對其它磺酰脲類降糖藥(醋磺環己脲、優降糖、甲糖寧等)也可發生此種影響。所有噻嗪類都可產生低鉀血症,這可能是影響磺酰脲類降糖藥作用的因素。已證明,氯噻嗪、三氯噻嗪、苄氟噻嗪和雙氫氟噻嗪都可與降糖藥發生相互影響。氯噻酮及其他與噻嗪類有關的利尿劑(甲苯喹唑磺胺、喹乙唑酮、茚磺苯酰胺)也可引起高糖血症。多數研究表明,速尿對糖尿病患者及非糖尿病患者的糖耐量幾無影響。利尿酸和丁苯氧酸也不太可能影響糖耐量。噻嗪類利尿劑是否抑製外源性胰島素的降糖作用,還無從考證。

機理:有人認為,噻嗪類可抑製胰腺釋放胰島驤但應用大鼠胰腺進行的體外研究未能證實這一作用。另有人認為,低鉀血症是這種影響的因素。

建議:通過飲食、口服降糖藥或胰島素控製血糖的糖尿病患者,在開始應用噻嗪類利尿劑,或與其有關的利尿剤之後,應密切觀察血糖濃度有無升高。停用莉尿剤後、應觀察有無低糠血症的症狀。還應預防鉀的異常丟失。另外,也可通過增加口服;降糖藥的劑量,或用足量胰島素代替口服降糖藥,以控製糖尿病狀態。

(氯磺丙脲——可的鬆)

要點:可的鬆本身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與氯磺丙脲同用時,可削弱後者的降糖作用。此種相互影響有一定臨床意義。

有關藥物:長觀應彌糖皮質激素治療,可使胰高迦糖素血濃度升高一因此可以預料,其他磺酰脲類降糖藥(醋磺環己脲、優降糖、甲磺氮卓脲等)與其他糖皮質激素(氫化可的鬆、倍他米鬆、去炎鬆等)之間,可發生類似相互影響。

機理:糖皮質激素可通過周圍作用和對肝髒的作用促進糖異生。在周懷,它們可動員多種組織中的氨基酸。在肝髒,它們發揮酶透導作用。搪皮質邀素長期穩療後,胰高血糖素血濃度升高,也有助於增加葡萄糖的合成。

建議:應用降糠藥.維持治療的病人,若同時應用糖皮質激素,應法意降楓作用是否減弱。在高劑量或長期皮質激素治療期間,為適當控製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濃度,可增加氯磺兩脲的劑量。糖尿的有無,並不是停止或起始皮質激素治療的重要決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