猞猁既然得手,也不遲疑,叼起獵物,轉身下樹。
這時雄鷹正好趕到,它怒鳴一聲,丟下抓著的三索錦蛇,利爪揚起,抓向猞猁後背。
猞猁見到黑影壓頂,背後傳來呼呼的拍風之聲,知道是雄鷹追來,拱背扭身,轉向樹杆靠著崖壁的一麵。它反應雖快,怎奈雄鷹的速度也是不慢,雖然躲過了製命一擊,但是背後一陣劇痛,皮開肉綻,已經被鐵鉤般的利爪劃破了三道長口。劇大的拉扯之力,將猞猁掃離樹杆,它發出一聲悲鳴,身體急速墜向崖底。雄鷹仍不死心,一個俯衝急追而去。
再說三索錦蛇被雄鷹急急拋下,身體翻轉下落,掛在了蒼鬆的枝杈之間。它死裏逃生,也顧不得身上被雄鷹利爪刺破的鑽心痛楚,扭曲身軀,纏繞著樹枝,順著蒼鬆枝杆急急逃命。
這棵蒼鬆生長在淩天崖的崖壁縫隙之間,三索錦蛇順勢下到了樹根處,崖下時時傳來雄鷹唳鳴,猶如催魂索命之聲,敲擊著它的心髒。三索錦不敢露天久留,隻怕雄鷹隨時折返回來,到那時就沒有這般幸運了。好在它的身體不甚太粗,也隻有拇指粗細。於是順著樹根與岩石之間的縫隙鑽了進去。
這條縫隙大部都被蒼鬆的根須填滿,隻留下一個倒三角形不甚寬闊空隙,比之它的身體還略微窄小些。三索錦蛇擠身進去,岩石的邊邊角角擦過被雄鷹抓破的傷口,發出鑽心的疼痛。它的發出“噝噝”的低鳴,忍耐著痛楚,繼續深入縫隙之中。
待到整個身體鑽進了岩縫,三索錦蛇這才鬆了口氣。它趴在地上一動不動,喘息了一會兒,傷口上的痛楚略微減輕了一些,繼續向縫隙深處行去。
蛇類沒有腿腳,乃是依靠翻動腹部的鱗片向前行進。可以前進,左拐右拐,卻是不可以後退。在這狹窄的岩縫之中三索錦蛇無法轉身,剛才慌不擇路鑽了進來,前麵若是沒有出路它就要困死其中了。好在天生的生存常識告訴它,隻要順著蒼鬆的根莖應該能夠到容它轉身的空間。
三索錦蛇走走停停,樹根雖然越來越細,卻是伸展到了很深的地方,而且有些地方還被根須填滿,無法空身。它不得不破開根須,鑽身進去。這些根須比之岩石柔軟了許多,劃在傷口之上也再沒那麼疼痛,倒是舒服了許多。
再前進了一些距離,根須逐漸稀疏,露出了好大一條石縫,這裏的岩石濕潤陰涼,對於三索錦蛇來說卻是個絕好的去處。它盤身於石縫之中,將頭埋在了身體之間,開始休眠。今天的經曆太過驚險,使得它身心疲憊不堪,需要在此休息一下,養好身上的傷口。
三索錦蛇在蒼鬆樹根的盡頭石縫之中一呆就是十數日,身上的傷口已經愈合結痂。雖然在這種休眠之中,它的身體機能變得緩慢,消耗不是太大,但是它之前也隻是吃了一隻青蛙,撐不了多長時間。這十幾天下來以經消耗殆盡,肚子已經有了饑餓的感覺。
在這裏十幾天,三索錦蛇沒有發現其他小動物來過此處,它想要找些食物填飽肚子,就必需離開這裏。
石縫之中昏暗潮濕,黑黢黢地一片,好在三索錦蛇無需眼睛去看,隻要伸出口中的紅芯,辨別周圍的氣味和溫度變化即可。
它順著石縫向前摸索,也不知爬行了多遠,石縫慢慢地變得寬闊起來,最後竟然變成了一個小小的洞穴。洞穴之中也有了一些光亮,濕度越來越大,遠地還能聽到“啪啪”地滴水的聲音。它知道一般有水的地方就有其他的動物,到了那裏就能夠捕到獵物,於是加快了前進的速度。
洞穴盡頭豁然開朗,一個巨大溶洞出現在了眼前。溶洞頂上懸掛大小不一,形態各異的石乳,地上石筍林立。石乳之上滴下的水滴,順著石筍滑落在溶洞的地麵,形成一條條水痕,向著低窪處彙聚,最後變成一條淺淺的水溝。
三索錦蛇出來的小洞空處在溶洞壁上,距離地麵大約一長來高。由於洞口四周常年有水滲出,滑不唧溜地。三索錦蛇順著洞口突出的石壁向下滑落,沒有幾步就跌落下來。好在並不太高沒有給它造成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