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洞雖然寬闊,卻沒有任何生命的跡象。三索錦蛇順著淺水溝向前行進,越行越遠,溶洞似乎沒有盡頭,四周的水痕彙聚得多了,淺水溝變成了小溪流。
三索錦蛇將身體浸泡在這清涼的水流之中覺得無比的舒暢,它曾經暢遊過各種各樣的山澗溪流,從來沒有過這種舒舒麻麻的感覺。好象有無數個細小的微粒,透過它鱗片的縫隙滲進了皮膚之中,使得它的身體有種暖洋洋地感覺。
這些細小的微粒順著它的全身血液,彙聚到了它的頭頂,雙眼之間的上方就消失不見了。
三索錦蛇在這溶洞溪流之中歡娛暢遊,數天之後找到了溶洞的盡頭。溪水到了這裏也彙成了一泓深潭,此潭三麵石壁,麵積不大,也就是四五畝大小。
水潭中生活著一種銀白色的魚兒,此魚鱗片細碎,發出銀白色的光澤。成魚比巴掌大上一點,身體纖長,嘴巴尖尖地像是一把尖刀。雖說體形不大,身上的白色鱗片卻是猶如銅造鐵鑄一般,堅硬無比。而且尖嘴還居有攻擊性,曾經將三索錦蛇戳得遍體鱗傷,差點喪命。
其實蛇類本不吃魚,那也是因為它餓得急了,這溶洞之中也沒有其他可吃的東西,見到這水潭中有魚,不管三七二十一上去就是一口。這一口咬個正著,本以為能夠飽餐一頓,卻差點沒把它滿嘴的倒勾牙震碎,隻痛得它在水中連連翻滾。
誰知它這一口沒有傷到這條銀魚分毫,反而激怒了對方。發出了一串叫聲招來了幾個同伴,將三索錦蛇圍在了中間,用尖嘴在它身上連連戳了幾個血窟洞,一時間鮮血淋淋。也虧得三索錦蛇反應快,及時逃上了岸,要不然必定命喪當場。
三索錦蛇在岸上養好了傷後,把這若大的一個溶洞搜索了個遍,除了自己進來這些銀魚再沒有其他的生物。而且除了自己進來的那個洞穴,再沒有其他的出路。它試過幾遍,溶洞的石壁太過光滑,自己無論如何都無法爬進洞穴,離開這個溶洞。
雖說蛇類是相當耐得住饑餓的動物,一連兩三個月不吃東西都不會餓死,但是那也是兩三個月而已,時間一長還是必死無疑。
經過這些日子的觀察,三索錦蛇發現,這些銀魚隻是在深潭之中活動,並不到小溪中去。三索錦蛇躺在小溪流向深潭的入口處,一動不動地觀察著那些銀魚,同時享受溪水中那些鑽進體內的微小粒子帶來的暖洋洋的舒服感。它覺得這些微粒鑽入體內肚子也沒有那麼餓了,身上的力氣也比以前大了一些。
這時有一條小些的銀魚向它遊了過來,這條銀魚隻有一指頭長短,還沒有成年。它沒有發現三索銀蛇,擺動尾巴在它麵前遊過。三索銀蛇在它距離自己一尺遠的地方突然張口探頭,向它咬去。
三索錦蛇是吃一塹長一智,這一次學了乖,沒有去咬銀魚的頭部和身體,而是咬在了它的尾巴之上。果然不錯,銀魚的尾巴之上沒有鱗片,也就不是那麼堅硬了。
小銀魚發出一聲嬰兒啼哭般地叫聲,立刻引起了數十條銀魚的注意,它們迅速向這邊聚攏過來。三索錦蛇叼著到口的獵物,立即掉頭順著小溪逆流而上。
那些趕到的銀魚在溪水的入口處全停了下來,衝著三索錦蛇發出淒唳的叫聲,卻是沒有一個敢於離開深潭,進入小溪去追趕它。好象小溪與深潭之間有一條它們無法逾越的鴻溝一般。
三索錦蛇捕捉到了的小銀魚離開深潭之後也隻是掙紮了兩下,就不再動了。它的身體開始慢慢地溶解,先是銀白色的鱗片消失不見了,後來整個身體變軟,就像是一條泥魚浸泡在水中那樣,變成了軟綿綿地條形,魚的形狀漸漸消失,並且越來越小。
三索錦蛇見狀一驚,它雖然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但也不希望自己辛辛苦苦捕捉到的獵物,就這樣莫名其妙地在眼皮底下消失了。於是毫不猶豫地將小銀魚變成的這個銀白色地條形物一口吞下。
這根銀白色條形物卻是相當順滑,入口即化,鑽入了它的腹中。剛一下肚,三索錦蛇就覺得腹中一陣炙熱,猶如燃燒一團烈火。蛇類本是冷血動物,喜愛陰涼,懼怕炎熱。這團炙熱使得它渾身難受,口裏發出“噝噝”地慘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