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位置 (4)(3 / 3)

如今,老譚又出新招,在大刀闊斧的精簡整編浪潮中,處處設阻,暗暗分流。

陸戰看著老譚的空座位,有些發呆。桌上的物件雖然堆積如山,但擺得整齊有序,像是主人剛剛下班,上班時還會到位。

據說,那封匿名信從中央到省市領導層層都有批示,市領導還親自到史誌辦進行調查了解。

不久,召開全體人員大會。會前人們普遍猜測,主任挺不住了,精簡整編有可能偃旗息鼓。

坐在主席台上的主任,腦袋低垂,眼睛微閉,與宣布精簡整編方案時的氣宇軒昂已不可同日而語。輪到主任講話時,掌聲四起,且一直持續,主任剛要開口,就會被一陣更加猛烈的掌聲壓住,這顯然是在鼓倒掌。主持會議的領導不得不起身,揮手將掌聲止住。

主任的講話言簡意賅,但無疑又給人以震撼。他說:“我知道大家對我有成見,但開弓沒有回頭箭,精簡整編勢在必行,隻要我在位一天,精簡整編就要進行到底。”

會場上立時混亂起來,有的高聲叫喊,大有群起而攻之的態勢。見此狀況,主持人立即宣布會議結束,說有問題單獨找領導說明。

接下來發生的事更加離奇。第二天一早,主任發現有人從他辦公室的門縫裏塞進一張紙條,上麵寫著:“你女兒在美國被硫酸毀容。”

主任猶如當頭挨了一悶棍,立時就蒙了。他隻有一個女孩,美貌如天仙,在美國留學已四年,研究生就要畢業了。女兒要是有個三長兩短,那等於要他的命啊!他好半天才想起給女兒打電話,可電話一直無法接通,這下他可真慌了,立即報了警。

警察了解了情況後,通過美駐華大使館與中國駐美大使館聯係,很快獲取了主任女兒的信息:她安然無恙,正在教室上晚自習。

主任這才長出了一口氣。

誰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不久,主任的手機收到一條短信,內容是:“你家的飲水管道投擲了劇毒農藥。”

這次,主任沒有像上次那麼慌張,但也及時報了警。經過有關部門檢測,又是虛驚一場。但他心有餘悸,一直在單位與大家共餐,還讓家裏人回鄉下老家躲避了一段時間。

這兩起案子至今也沒有告破。紙條是打印的,上麵沒有留下指紋,那天恰逢監控錄像檢修,沒有資料可查。發短信的手機號碼無名無姓,是網絡虛擬,沒有固定地可供查閱。

薑晴在辦公室邊搖頭邊笑,說:“太別出心裁了,真難以置信!”

有人猜想這事會不會與老譚有關?但也有人卻持不同看法,說這裏比老譚有道行的人不在少數。

陸戰猜測:“張冠李戴”事件倒像是老譚自編自導自演的苦肉計,因為,按他的脾氣性格,如果與他無關,早就鬧翻天了,看來他還是默認了。

陸戰又不解地問自己:他這是何苦來呢?

想想,陸戰又自答:可能為給新主任上眼藥,好讓市裏領導早日換掉他,精簡整編搞不成,老譚的既得利益也就保住了。沒想到,偷雞不成蝕把米。

很快,史誌辦組成調查小組,對每個人進行了詢問。盡管陸戰有些心裏準備,調查小組也是低頭不見抬頭見的老熟人,但輪到他時還是有些緊張。調查人很會調節氣氛,一陣寒暄過後,陸戰便鬆弛下來。他們先是稱讚陸戰是個老實人,並以一種同情的口吻感歎陸戰見習幾年納不了編的窘境,最後才把話題轉到匿名信、紙條和短信上。說有人對新主任精簡整編有意見,但又不擺到桌麵上,出此下策發泄抵觸情緒,為黨紀國法所不容,史誌辦的人都有責任和義務維護精簡整編這個大局。

陸戰點點頭。

接著,調查人便直截了當地問陸戰是否清楚何人所為?

不清楚。調查人員看看陸戰,那個準備作記錄的年輕人眼神裏透出詫異。

發現你周圍的人有什麼異常嗎?

沒有。

你在辦公室聽到有人議論過此事嗎?

沒有。

調查人沉思片刻,說有些事你不說,別人也會說,誰說誰主動。如果陸戰能夠提供可靠線索,幫助查出嫌疑人,組織上將即刻著手考慮他納編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