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位置 (1)(1 / 3)

河池州史誌辦的招聘廣告一發出,立即吸引了陸戰的眼球,他不由分說地辭去保險公司的工作,拋家舍業,不做生意以文為業,圖的就是有個穩定的位置。

史誌辦是一個編外定編的事業單位,在一棟綜合寫字大樓辦公,寬闊豁亮,氣勢磅礴。環境整潔有序,四周有綠色的草坪覆蓋,亭子、花壇、健身設施都很時尚。史誌辦的主要任務,是將該市的曆史、地理、風俗、人物、文教、物產等用文字記載下來。這個單位開始隻有十幾位,後來為了照顧這關係那關係,竟然擠進上百號人,機構龐大,部門林立,嚴重地人浮於事。

盡管如此,也絲毫不會影響這個單位的存在,仍然有許多有誌青年對它抱以青睞。

陸戰就是青睞者中的一員。

與此同時,陸戰的大學同學卻紛紛辭去原來單位的穩定工作,幹起了個體。有人曾挖苦陸戰,說都什麼年代了,還受單位管束,累不累呀?

說這話的是梅林。她大學中文係畢業後,被分配到一家報社,但半年後便辭了職,現在竟然做起了音樂製作人。上大學時,陸戰和梅林都是尖子。所不同的是,梅林是長相上的,陸戰卻是學習上的。梅林皮膚白皙,眼睛會說話,一笑身上的肉就顫微微的。那時的梅林虛榮而浪漫,自我感覺過分得好,希望男生都圍著她轉。她屁股後麵總圍著一群,唾手可得,但她不待見。唯有陸戰例外,從不主動追求她,連多看她一眼都沒有。他越是這樣,反倒使她越有興致。陸戰那時整天眯縫著眼,成線狀,蔫蔫的,典型的書呆子形象,可腦子靈活,學什麼都出彩,受表彰,代表學生在集會上發言……哪個懷春少女不喜歡這樣風光的男生?

陸戰辭去保險公司工作、應聘史誌辦之前,梅林一直給他潑冷水,想拉他和自己單幹,陸戰始終沒吐口。

連陸戰自己也搞不清,那時為什麼不願意與梅林合作,而應聘到史誌辦。

其實,他在那家保險公司幹得得心應手,業務量總是名列前茅,經濟收入也自然不菲。同時還應聘於一家廣告公司,報酬也相當可觀。正當公司老總想為他提供更大的平台時,他卻失去了興趣,感到把錢作為唯一的奮鬥目標很乏味。嚴格地說,是這家史誌辦的招聘廣告打動了他,那畢竟是事業單位,正規、穩定,很適合他。

陸戰當年大學畢業時,被分配到一家雜誌社,因為他平時喜歡寫寫畫畫的,上大學時就有詩歌發表在報刊,但他最後卻放棄了。原因是,有人說他是通過不正當渠道得來的,他不想背這個黑鍋。之後,才進了保險公司。

當陸戰第一次走進史誌辦大樓時,強烈的光線透過玻璃窗折射進大廳,他眼裏也放射出燦爛的光芒,心裏滿是自信。這是他靠自己的本事,應聘進來的。

最後一次麵試時,陸戰麵對史誌辦主任,引用了這樣幾句詩:“每個人都有一顆屬於自己的星星,有了目標和希望,你的星星才有可能升起來、亮起來……我一直相信,更美的景色還在前麵。您相信嗎?”

主任當時仰天大笑,說,你更適合當詩人。

陸戰回想自己當時說過的話,就感到很羞愧,那簡直是一個活脫脫的酸臭憤青。但主任卻很欣賞,在一次小型會議研究涉及人才隊伍建設的話題時,他說:“新來的這幾個小年輕,素質都不錯,陸戰則更突出些。”

可後來,陸戰還在見習期間,主任卻被調走了。接下來,上級為了解決關係幹部的職務問題,又連著過渡了幾任主任,陸戰他們也就成了曆史遺留問題。“見習人員”的帽子,一直戴著。

這種情況,是陸戰無法預料的,為了找到自己的位置,苦苦拚爭了好幾年,卻仍然像雞毛一樣在半空飄著,總也落不了地。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呢?

自從走進史誌辦,陸戰就在傳記組寫人物傳記,直至離開。傳記組有三個人,一間辦公室。除本組骨瘦如柴的負責人老譚外,還有一位女性薑晴。雖然不能說薑晴的五官哪裏長得不對,但那樣的眼耳鼻口湊在一起,在結構上是忙亂的,讓人看了總感到不大協調。她臉上有雀斑,總是穿較豔麗的衣服,腦門垂著燙出卷的劉海,身上的香水很嗆人。薑晴和陸戰一樣,也是“見習人員”身份,隻不過她比陸戰早來幾個月。薑晴家在本地,大學曆史係畢業後,便通過在市委宣傳部工作的親戚進了史誌辦,守家在地,樂得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