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2 / 3)

那個男孩在我說話的時候就已悄悄走出去。此時,他把門慢慢推開,手裏捧著花,哼唱著《雪絨花》這首歌,一步一步的走向他心儀的女孩。教室裏安靜極了,所有的眼睛都關注著男孩將要站定的那個點。我悄悄地離開了教室,當我聽到身後傳來一浪高過一浪的熱烈掌聲時,我想,這也是一種“雙贏”。於我,是勝利完成任務;於他,在同學們的祝福中已經又向幸福邁進了一步!

誰是自己生命中的過客,誰是自己生命的轉輪,也隻有說了、做了才弄得清楚。不說,隻是一個人的心事。及時、勇敢地伸出邀請的手,至少有50%的機會書寫兩個人的序曲。過錯,隻是一時的遺憾;錯過,卻是一生的遺憾。無論怎樣的結果,敢於嚐試,這行動的本身就是送給自己更多的機會與希望。

愛情如此,生活和工作中的其他事情不也是如此嗎?機會有時就像我們兒時手中握著的風車。沒有風的時候,我們必須要跑動起來。跑的越快,風車轉的就越快。在一次次的嚐試中,我們走過一條又一條的路,不管是陽光大路還是獨木小橋,路上總會留下一個個腳印。隻有不斷地嚐試,我們的目標才會日漸清晰。行動吧,勇敢些,執著些,隻為在回眸的那一刻,不再聽到自己錯過的歎息!

碼 頭

偶爾,聽到一個同學慨歎:“最近,身邊有品位的朋友越來越少了。”這句話一下子觸動了我。

幾年前,我去一個海濱城市講課。課後,我沿著海邊信步走到一個小碼頭。碼頭裏停泊著幾艘中小型的舢板、漁船,整個景象即使在明媚的陽光之下仍不免有些寂寥和蕭索。當我要離開這個城市時,朋友一再勸我坐客輪,說夜晚的海上景色別有一番風味。夜晚,當我們來到客輪停靠的大型客運碼頭時,已有近七八百人分成三列等待在那裏,大巴將更多的人送至碼頭,排在隊列的後麵。人們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閑聊著打發時間,等待隊伍緩慢地前移。夜幕繁星之下,一幅繁榮熱鬧的景象,與白天看到的那個小碼頭形成鮮明的對比。這情景不禁讓我想起那天一位坐在小碼頭上遙望遠方的老者發出的感慨。他說,他見證了這個碼頭由繁榮走向蕭條,即使是白天,來往的船隻也很少了。他感歎,自己真的老了,碼頭也舊了;見到的人越來越少了,連個問路的人都沒有……

是啊,多大的碼頭就能容納多大的船隻。豪華的碼頭是用來停靠巨輪的,而小的碼頭也隻能容納過往的小船隻,這是相對應的。就像是身處社會中的人,不及時補充、更新、擴容自己的知識、文化、眼界,不斷調整自己的觀念、態度、習慣、思維方法、行為方式,又怎能與眾多優秀的人為伍呢?

當年高中同班的兩個同學,畢業時都沒有考上大學。恰逢銀行招聘,便一起考了進去。雖然是最基層的辦理櫃台業務的工作,但畢竟銀行待遇優厚。一位同學感到很滿意,享受起了這份悠閑;而另一位同學一直沒有停止學習的腳步,即使白天的工作再累、再辛苦,下了班,她依然頂風冒雪地去成人教育學院上課。讀完了大專以後,又考取了專升本……許多年來,她從不曾忘記當初的夢想,也從不曾因為環境放棄過自己的追求,她的工作崗位不斷提升,並在大家的一片讚揚聲中,走到了更高的領導崗位上。現在她又開始了新的管理知識的學習。回想當初家人及朋友的不理解,她的回答一直是:“學後知不足。”而她的那位老同學卻依舊是原地踏步走,時間對其而言,也隻是歲月催人老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