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3 / 3)

適用適度。他為人低調,平和。雖然有很好的經濟基礎,但他絕不會無度浪費。他在消費的理念上,始終堅持適度適用的原則。在與他的接觸過程中,這種習慣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一次,他送給我一個手提包,對我說:“這個包非常適合出差的時候裝電腦,很實用的一種包。牌子嘛,二線品牌就很好,不要過多地去追求那些虛誇的東西。”我深受他的影響,也把適度作為自己的標準。

在很多這樣的“小事”中,我體會著老師廣博的胸懷和豁達的人生觀。望著老師的背影、思考著老師的叮嚀,我會聯想到蘇東坡《詠懷赤壁》中的那句話:“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想到他幾十年積澱下來的文化底蘊,我又怎能不以謙恭和崇敬的心去體會和學習身邊這個巨大寶藏啊!

大音希聲,大象無形。作為我的人生之師,他對我的關注、關心、關愛已自然樸素到近乎沒有更多值得稱頌的痕跡,但他的言傳身教都已成為引領我向前邁進的那盞暖暖的心燈!

精神盛宴

——我和利國老師

利國老師是一家學術期刊編輯部的主任。我一直尊稱他為老師,不僅是出於禮貌,更因為在我的心裏真的把他當成了自己的老師。當我困惑的時候,便會撥通他的電話。而他,無論多忙,也會放下手裏的工作聽我講述,然後用簡潔精練的語言指出問題的關鍵所在。電話這端的我,換個角度去看,撥開心頭的霧靄,思路便會慢慢清晰起來,感覺就像又回到溫暖的春天一樣。

我和利國老師的最初相識,源於我們工作上的合作。作為外科學的專業學術期刊的領航者,利國老師率先在國內向外科醫生介紹人文科學,他認為一個優秀的外科醫生,一定要有很好的人文理念和人文素養。基於這個觀點,我們進行了多次的探討,共同找尋到一個把理論應用於實踐的載體,這在國內是很早也是很成功的嚐試。合作期間,我為他們的雜誌先後撰寫和推薦了近十篇人文方麵的文章,讓更多的外科醫生了解到人文關懷的理念和人文思辨的精髓。這也促成我有機會多次在全國外科學術會議上做講座。在其主辦的雲集全國最高層次外科權威的學術會議上,我應利國老師的邀請,為與會嘉賓作了《柳葉刀上的人文關懷》這一專題講座,引起與會者的廣泛關注和強烈共鳴。在我返程的途中,帶著那份興奮和喜悅,我給他發了一個隻有兩個字的短信,“謝謝”,我相信他會明白。

利國老師是理性的,做事極為嚴謹認真。他比較喜歡用簡單的方式解決複雜的問題。他不知不覺中對完美有著執著的追求,所以有時在外人看來他會很操勞。為了做出一本精致的雜誌編委簡介畫冊,每一頁、每個人的資料他都會親自審閱,細心設計。為了成功舉辦一次全國性會議,他會提前很長時間做準備。他把從創刊起全部編輯人員的照片找來,一張張編排起來,配上輕柔美妙的旋律,像曆史車輪緩步前進一般展現在大家麵前,讓所有的來賓都能在這些照片中回味一路走來的難忘記憶。這個片子不知讓多少業內人士動容落淚。而這個時候,利國老師選擇站在會場的一隅,靜靜地聽著、看著,享受著不知多少個不眠之夜的辛勤勞作換來的那種“累並快樂著”的幸福。這種感覺,我能讀懂。

利國老師的知識麵甚廣。每每有問題向他求助,他都會借助生動的事例把問題如庖丁解牛般剖析分明。但學術上的標準,他要求得比任何人都嚴格。我的一位學界友人,希望將最近的研究成果發表在利國老師主辦的雜誌上。文章遞送過去之後,很快就得到了他的回複:“文章立意尚好,但沒有寫出應有的新意,提出修改意見如下……”就這樣,改了一次又一次。反反複複修改了四個月,終於通過了他的審查。事後,利國老師的同事告訴我,利國主任就是這樣的人,他不會因為是熟人投稿就降低要求,甚至可能因為熟悉,還要更高一點要求。他認為這是真正地對你負責,也是對雜誌負責的態度。堅持原則讓一切變得簡單,簡單也是一種完美和高貴吧!

利國老師也很感性,他的內心是敏銳而細膩的。他總會發現周圍人的一些小事並記在心裏。一次,利國老師在美國參加一個國際學術會議,代表團中一位國內知名教授的生日正好在會議期間。利國老師不但記得這件事,還特意囑托代表團的工作人員,為這位德高望重的教授訂做了一個生日蛋糕,並請代表團主席在晚宴開始的時候,鄭重地為這位教授送上大家的祝福。雖然隻是一樁小事,但讓大家都感受到了被尊重的幸福。他還善於分析別人的性格愛好。他送給別人的禮物,無論大小,都會讓你愛不釋手。正是這份可貴的真誠和細致,讓很多人在與其工作上的交往以外,更願意將利國老師當做一位好朋友。

有一段時間,我比較忙,很長時間沒有問候利國老師。再次撥通他的電話時,我習慣性地說:“好久沒有聯係您了。”他便說:“這說明你最近一切都很順利啊!”接著便爽朗地笑起來。“是啊,您說得對,誰沒事會給120打電話啊!”我也笑著應答。這可能就是我和利國老師之間的緣分和默契吧。說到緣分,我們真的是緣分不淺。我們兩個人生於同年同月同日,多麼難得的事,茫茫人海會有幾個人有此巧合並且又成為最好的朋友啊!

猶如大海深處的平靜、巍峨山巒的緘默,睿智成熟的他總是很好的協調著事業與生活的平衡,積極地麵對挑戰,豁達地享受人生。卓然獨立的他,在生活和工作中散發出智慧的光芒,為身邊的人傳遞著永不言敗的執著與自信;他更像是風,托起希望的翅膀,成就更多人的夢想。

塵俗宜遠,古樸是親。我很幸運,芸芸眾生中讓我遇到這樣一位能夠觀望自己靈魂的人。他似一灣清泉,還我以寧靜、清透的思考空間。心中縱有千萬的感謝,卻無論用何種方式,都不能完整地表達出來。我們身處不同職業,不同領域,卻有著密切而成功的合作,這緣於我們都是熱愛工作和生活的人。期待這份純摯的情懷和著歲月的醇香彙聚成一場精神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