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叨叨令】浮沙羹寬片粉添些雜糝[“浮沙羹”句:指僧人們的素食。];酸黃齏爛豆腐休調啖[酸黃齏(jí):酸菜;
休調啖:不要調和了酸菜和豆腐給我吃。]。萬餘斤黑麵從教暗[“萬餘斤”句:隻管用萬餘斤黑麵做饅頭去,黑就讓他黑去;
從教:聽憑;
暗:指麵黑。],我將這五千人做一頓饅頭餡。是必休誤了也麼哥[也麼哥:驚歎詞,無義。],休誤了也麼哥!包殘餘肉把青鹽蘸[“包殘”句:把做包子剩下的人肉,蘸著鹽吃。]。
(潔雲)張秀才著你寄書去蒲關,你敢去麼?(惠唱)
【倘秀才】你那裏問小僧敢去也那不敢,我這裏啟大師用咱也不用咱。你道是飛虎將聲名播鬥南[聲名播鬥南:名揚天下。鬥南:北鬥星以南,就是全天下。];那廝能淫欲,會貪婪,誠何以堪[誠何以堪:實在無法忍受。]!
(末雲)你是出家人,卻怎不看經禮懺,則廝打為何?(惠唱)
【滾繡球】我經文也不會談,逃禪也懶去參[逃禪懶去參:懶得去學佛參禪。];戒刀頭近新來鋼蘸[戒刀:僧人所帶的月頭小刀;
鋼蘸:淬水,讓刀刃鋒利。],鐵棒上無半星兒土漬塵緘。別的都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則會齋的飽也則向那僧房中胡渰[齋:動詞,吃齋;
胡渰:裝傻。],那裏怕焚燒了兜率伽藍。則為那善文能武人千裏,憑著這濟困扶危書一緘,有勇無慚[有勇無慚:勇敢而無所慚愧。]。
(末雲)他倘不放你過去,如何?(惠雲)他不放我嗬,你放心。
【白鶴子】著幾個小沙彌把幢幡寶蓋擎[幢幡:就是幡;
寶蓋:圓筒形絲帛傘蓋。],壯行者將捍棒鑊叉擔[捍棒:棍棒;
鑊叉:金屬器杖。]。你排陣腳將眾僧安[陣腳:戰鬥隊列。],我撞釘子把賊兵來探[撞釘子:比喻自己像釘子一樣衝向叛軍。]。
【二】遠的破開步將鐵棒,近的順著手把戒刀釤[釤(shàn):砍,劈。];有小的提起來將腳尖[(zhuànɡ):踢。],有大的扳下來把髑髏勘[髑髏(dúlóu):指頭;
勘:即砍。]。
【一】瞅一瞅古都都翻了海波,滉一滉廝琅琅振動山岩[“瞅一瞅”二句:咕嘟嘟,水波聲;廝琅琅,山岩振動聲。];腳踏得赤力力地軸搖,手扳得忽剌剌天關撼[天關:天門,為日月星辰所運行的軌跡。]。
【耍孩兒】我從來駁駁劣劣[駁駁劣劣:莽撞、粗魯。],世不曾忑忑忐忐[世不曾:從來不曾。],打熬成不厭天生敢[打熬:鍛煉、磨煉;
不厭:不滿足,不安分;
天生敢:天生勇敢。]。我從來斬釘截鐵常居一[斬釘截鐵:做事果斷,不猶豫。],不似恁惹草拈花沒掂三[沒掂三:不著緊,與斬釘截鐵正好反義。]。劣性子人皆慘[慘:愁、怕。],舍著命提刀仗劍,更怕甚勒馬停驂[勒馬停驂(cān):馬與驂同義,驂泛指馬。]。
【二】我從來欺硬怕軟,吃苦不甘[吃苦不甘:吃苦的不吃甜的,和“吃硬不吃軟”同義。],你休隻因親事胡撲俺[撲俺:是一種賭博遊戲。]。若是杜將軍不把幹戈退,張解元幹將風月擔,我將不誌誠的言詞賺[“若是”三句:如果書至而杜將軍不來殺退賊兵,那張生就白盼望與鶯鶯成婚了,我也等於用不誠實的話來騙人了;
風月:風花雪月,指男女情愛的事。]。倘或紕繆[紕繆(pìmiù):差錯。],倒大羞慚[倒大:絕大。]。
(惠雲)將書來,你等回音者。
【收尾】恁與我助威風擂幾聲鼓,仗佛力呐一聲喊。繡旗下遙見英雄俺,我教那半萬賊兵唬破膽。(下)
(末雲)老夫人、長老都放心,此書到日,必有佳音。咱眼觀旌節旗,耳聽好消息[眼觀旌節旗,耳聽好消息:等待勝利的捷報。]。你看一封書劄逡巡至,半萬雄兵咫尺來[咫尺:比喻距離很近。]。(並下)(杜將軍引卒子上開)林下曬衣嫌日淡,池中濯足恨魚腥[濯(zhúo)足:洗腳。];花根本豔公卿子,虎體原班將相孫[“花根”二句:杜確出身高貴,如花之豔麗來自根本,虎體斑紋天生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