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德育並非一門講授課(3 / 3)

用辦學的自主權去換錢,這就是教育腐敗。新生錄取書賣錢,學位證書賣錢,畢業證書賣錢,職業聘任書賣錢,甚至成績單、試題卷都去賣錢,教育在市場經濟中變成了教育買賣,知識經濟帶出了一批文憑經濟、學位經濟、職稱經濟等等。加上學術腐敗,教育腐敗的名聲已經彰顯,腐敗的排名已經很前。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有目共睹的事實。

“文化大革命”是教育的最“潰”時,潰到了要崩的地步。現在是教育最“腐”時,腐到了臭的程度。教育反腐既是生動的品德教育,又是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切實舉措。

(原以趙欣筆名載於《現代大學教育》2006年第1期)

愛情是一個多種要素組成的感情係統

什麼是愛情?黑格爾說:“愛情的內容隻有戀愛者的自我,由另一個人(戀愛對象)的自我反映出來,戀愛者從這反映中又感到自己的自我。”又說:“在這種情況下,對方就隻在我身上生活著,我也就隻在對方身上生活著;雙方在這個充實的統一體裏才能實現各自的自為存在,雙方都把各自的整個靈魂和世界納入到這種同一裏。”休謨說:“兩性的愛最值得我們注意,顯然,這種感情在它的最自然的狀態下是由三種不同的印象或感情的結合而發生的,這三種情感就是:1.由美貌發生的愉快感覺,2.肉體上的生殖欲望,3.濃厚的好感或善意。”黑格爾關於愛情的論述,揭示了愛情的特征是男女雙方之間真摯誠意,相互愛悅,渴望對方成為自己終身伴侶的專一的感情,但沒有揭示愛情所應包含的具體內容。休謨關於愛情的論述,揭示了愛情的內容是由美貌、性欲、好感三個因素組成的。但這是膚淺的理解,因為它的內容是僅就人的自然屬性說的。所以恩格斯說:“不言而喻,體態的美麗、親密的交往、融洽的旨趣等等,曾經引起異性間的性交的欲望,因此,同誰發生這種最親密的關係,無論是對男子還是對女子都不是完全無關緊要的。但是這距離現代的性愛還很遠很遠。”

恩格斯對於現代的愛情,作了科學的概括,認為愛情就是“人們彼此間以互相傾慕為基礎的關係”。他說:“現代的性愛,同單純的性欲,同古代的愛,是根本不同的。第一,它是以所愛者的互愛為前提的;在這方麵,婦女處於同男子平等的地位,而在古代愛的時代,決不是一向都征求婦女同意的。第二,性愛常常達到這樣強烈和持久的程度,如果不能結合和彼此分離,對雙方來說即使不是一個最大的不幸,也是一個大不幸,僅僅為了能彼此結合,雙方甘冒很大的危險,直至拿生命孤注一擲,而這種事情在古代充其量隻是在通奸的場合下才會發生。最後,對於性交關係的評價,產生了一種新的道德標準,不僅要問:它是結婚的還是私通的,而且要問:是不是由於愛情,由於相互的愛而發生的?”根據恩格斯的思想,我們可以把愛情理解為是由一些相互關聯又各具功能的要素組成的特殊感情係統。

性愛、理想、責任,是組成愛情係統的三個基本要素,它們分別擔負著愛情係統中的不同功能。

性愛,是愛情結合的自然前提或生理基礎。愛情一定是發生在成熟了但又尚未衰老的異性男女之間。它不會發生在同性之間,或者發生在稚童和老太婆之間,也不會發生在幼女和白頭翁之間。即使生活中發生過這樣的事情,但那不是愛情,而是對愛情的玷汙,是愛情的病態或畸形。性愛是愛情的自然前提或生理基礎,它是愛情的一個因素,男女雙方都有性愛的要求,才有可能發生相愛的遞送或傳導。但它不是唯一因素,性愛不能代替愛情。因為愛情畢竟是社會現象。

理想,是維係愛情存在的情感紐帶,它明顯地標示愛情中的社會意義。它使男女雙方的性愛要求升華,賦予它社會的光彩,擺脫自然力量的羈絆。使人去支配性愛,而不是性愛支配人,於是,人才成了愛情的主人。理想是多層次的追求係統。它包括政治理想、職業理想、生活理想等等。在社會主義社會的現階段,政治理想對愛情的維係仍然有著重要的作用甚至決定作用;生活理想對愛情的維係起著重要作用;職業理想在愛情中也有維係作用,但不是能否維係愛情的借口。

責任,是使愛情鞏固和深化的社會基礎。這裏所說的責任,是指道德責任。所謂道德責任,就是社會所賦予的義務,這種義務通過良心的承受,變為忠貞不二,始終如一的行為。並且彼此間相互傾慕,互諒、互幫、互慰、互信、互敬,使愛情深化凝聚。夫妻恩愛就是包含了道德責任的愛情。為了讓陳世美上京赴考中第,秦香蓮在農村承受全部家務,贍養老人,撫養幼小。陳世美所受的秦香蓮的恩惠本應不忘,但他棄之不認,於是成為千古咒罵、曆史鞭笞的忘恩負義之徒。愛情若是沒有“責任”去加固,愛情中的理想要素雖然是男女雙方共同追求的美的意境,但在逆境中有可能被放棄而使“紐帶”鬆動。而責任的承擔則不然,它不僅可以喚起雙方的心靈去製服偶發的邪念,而且還可以得到輿論的幹預,使愛情置於社會的監督之中。

總之,愛情是一個特殊的感情係統,這個係統中所包括的各個要素各具功能,缺一不可。性愛是愛情發生的胚芽,理想是愛情生長的雨露陽光,責任是愛情之花永不衰敗的沃土。

(原載《倫理學與精神文明》1983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