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天時第一節 不期而遇的雪(1 / 1)

第三章天時

第一節不期而遇的雪1614字

轉眼間,到了十一月份,冬天的第一場雪突如其來,毫無預兆的降臨在大地上。這可是害苦了勞師遠征的秦軍,因為秦軍的物資供給沒有及時的跟上,使得秦軍飽受了苦難。僅僅隻有一天的時間,秦軍的許多士兵要麼被凍傷,要麼生病,硬生生的讓秦軍失去了至少一半的可用戰鬥力(戰鬥力等於秦軍總人數減指揮官減後勤保障人員減物資供給人員減火頭軍減醫護人員減傷病員)以至於大雪一下,原本三五不時的就會去燕軍那兒偷襲、試探的秦軍斥候們也都不見了。

而這樣的天氣給燕軍的防守反擊帶來了非常大的便利。大雪鋪滿地,白茫茫一片真幹淨,哪怕是有一隻兔子出現在雪地上也會在第一時間被燕軍士兵們給發現,就更不用說人了。聰明的燕軍將士們將清水潑在了整個城牆的外牆上,而寒冷的天氣將水凍成冰,結成了一麵麵的巨大的冰牆,完全杜絕了秦軍士兵攀牆而上的可能性,使的燕軍的防禦力大幅度的提高,有效地保證了燕國軍民上下的人身安全及生命、財產安全。

麵對著冰牆的強大防禦力,秦軍卻沒有一點行之有效的辦法,但是王翦、白起都明白,現在的當務之急是需要一種能夠在燕軍弓弩手威脅不到的情況下對燕軍進行攻擊的武器或方式方法。白起、王翦第一時間就想到了秦軍使用的弩車,但是讓秦軍沮喪的是,雖然弩車的射程基本上足夠了,可惜秦軍弩車發射的箭精度太差。對有著城牆和盔甲保護的燕軍來說,並不能保證射擊精度和命中率,更談不上有效地對燕軍士兵的殺傷。甚至即使用弩車來破壞燕軍的冰牆也沒有什麼好的效果。弩箭射到冰牆上後,由於冰比較滑,而弩箭也不能保證完全是正麵擊中冰層,所以許多的弩箭都側滑了,致使秦軍的弩箭並不能對冰牆造成太大的破壞,反倒是浪費了許多的弩箭。除非上天幫助秦軍,讓太陽將冰牆化掉。但是現在可是十一月份啊,正是天冷的時候。春秋戰國時期可不會有全球氣候變暖這種事情發生啊。雖然白天的太陽會讓冰牆融化一點,但是一到晚上氣溫就又回到了零下三四十度,滴水成冰是很正常的。再加上燕軍士兵會利用晚上的嚴寒,用水“修補”城牆上的冰層,等到第二天,就又和“新的”一樣了。而由於燕軍士兵經常“修補”城牆上的冰層,以至於冰層越來越厚了,橫在秦軍麵前的難題依舊沒有得到解決。

一計不成,秦軍又生一計,萬般無奈的白起將一部分士兵向前推進,在燕軍弩箭極限射程之外駐紮下來,以軍帳為掩護,秘密的在其中一個軍帳裏向燕軍城池方向開挖地道,試圖從地下進入,用小分隊奪下城門,以達到攻城的最終目的。

但是因為這幾天下雪,白天被太陽曬化的雪水滲入地下,在晚上的嚴寒的幫助下,水、土凍成一塊,非常的堅硬,雖然不容易發生塌方,但是卻大大地增加了挖掘的難度。致使挖掘進度非常的緩慢,一千多米的距離也不知什麼時候才能夠挖完,至少也需要十好幾天吧。

而正是因為秦軍的舉動,讓燕國和秦國之間的戰爭又有了一種戰鬥方式,一條新的戰線悄然成型。

麵對秦軍的步步緊逼,燕軍針對弩箭射程不足對弩箭進行了改進,按比例將現有的弩車放大了五六倍製造了有限的幾具超出現在使用的弩箭射程和威力許多倍的巨弩,並將巨弩做成了可拆卸式的床子弩,最高射程可達到2800丈,雖然需要四五個人才能使用,並且不方便搬運,但是,沒關係啊,燕軍使用床子弩進行防守並不需要有多大的靈活性。一旦那兩指粗的弩箭急射而出,又有什麼能夠阻擋嗎?盔甲嗎?笑話,秦軍的盔甲也就能防禦普通弩箭的攢射,而且還不能完全防禦。戰車?不要逗我了,春秋戰國時期的戰車可是“敞篷”的哎,防護還不是要靠盔甲嗎。啥,你說城牆,拜托,秦軍勞師遠征,押給就沒有城牆啊,就算有也是燕軍才有啊,秦軍也就有個木製的軍營,而且大多還是帳篷為主,難道要靠帳篷進行防禦嗎?

試圖通過地道戰攻克燕軍城池的秦軍將士們還不知道,燕軍已經製造出了可以在現有弩箭極限攻擊距離以外進行射殺的床子弩,而希望利用床子弩對秦軍進行威懾、射殺的燕軍也不知道,或許下一秒秦軍小分隊就會通過地道進入城內,奪取城池的控製權。二虎相爭,必有一敗,殊勝殊敗,也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