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在網上看到一個賣身出書的人,大意是說誰幫他出書,他就賣身為奴,作牛作馬雲雲。真名真姓,還有照片。這個男人居然為了一個文學夢,為了出書,出此下策。
把文字作為苦刑,享受煉獄般的生活,這樣的寫作有什麼意義呢?我們的宣傳老是強調梅花香自苦寒來,寫作要吃苦要受罪,作家往往是父母雙亡,
身世飄零,家世不幸,少年顛沛,甚至有國家不幸詩人幸,憤怒出詩人,痛苦出作家這樣的文字。
一個網友在網上說他一天一定要堅持寫1000字,為達到這個目的要長跑,要向一天寫15個小時的二月河學習,要向寫到死的路遙學習。路遙、二月河未必覺得寫作苦,他們也許覺得是享受,在文字裏飛身升升應該是一種快樂。如果強調寫作是苦難,那麼寫作還有什麼幸福可言呢?難道作家都是苦行僧麼?
有些青少年通宵達旦地玩網絡遊戲,旁人看來很苦,他們自己也許覺得是快樂。因為他們沉迷於此,覺得時間短暫,廢寢忘食。
賣身出書和以前的裸體出書者都有些過分了。出書不出書不能代表什麼。有的好書現在沒有市場,不代表以後沒有市場,有的書現在暢銷不代表以後流行。即使出了書,現下出一兩本書藉藉無名的人多了。想靠一兩本書甚至一兩篇文章名動天下的時代早就過去了。再說,出書真的需要很多錢麼?現在最便宜的幾千元就可以搞定,自己出去打打工,賺點錢出本書應該不難的,問題是出了書就成了作家麼?當了作家就出名了麼?出名了一輩子就可以吃老本了麼?喜歡文字被人閱讀欣賞交流,還不如在網絡上混。
網絡寫手欲賣身出書(圖)
2006-09-22華商網
- 華商報
自稱“文壇敗類”的孫誌明:我隻有身體這個本錢了
■人
物介紹
孫誌明,27歲,原名孫守領,黑龍江省大慶市人,生活在吉林省長春市,現為大慶市作家協會作家。15歲開始寫作,大學二年級時輟學,為謀生從事過多種工作。作品包括長篇小說《醉我甜心》、《情到深處》、《別說你愛我》、《不忍心離開你》、《拂塵而去》,劇本《不死的靈魂》,中短篇《城市戀人》、《城市街頭》、《城市迷情》、《城市夜晚》等。綜合
孫誌明六種賣身方法
1.以工作方式,即誰購買本人後,我給買家打N年的工。
2.以保姆方式,即我被購買後應該為買方洗衣服做飯,做家庭婦男N年。
3.以婚姻方式,即我被購買後同意與某某結婚,或真,或假。
4.以賣身體器官方式,即我被購買後,買家可以決定我身體器官的買賣,如:腎、血、眼角膜等。
5.以讚助方式,即買家無償讚助出書的款項。
6.以借貸方式,即買家願意付出書款,但幾年後我必須連本帶利還清。信文
連日來,一篇題為《出家未遂,我孫誌明願為出書“賣身”!》的帖子在各大網站的社區裏引發激烈論爭,自稱“文壇敗類”的網絡寫手孫誌明再次打出“賣身牌”,表達自己因沒有名氣而“出書無門”的無奈,以及兩次出家難避世俗生活的落魄:“舉目無親,求助無門,隻能用身體換來一點本錢,作為在文學路上前進的動力。”“我被購買會為買方洗衣服做飯,做家庭婦男N年,買家可以決定我身體器官的買賣,如腎、血、眼角膜等”……
“賣身出書是惟一的出路”
在帖子中,今年27歲的孫誌明說,他出生於偏遠山村,15歲時開始向父親學寫詩歌,因父母離異,大二時輟學四處流浪,開始嚐試創作小說,先後做過網站編輯、飯店服務員等。十多年時間裏,他已經完成《情到深處》等四部長篇小說,以及雜文、中短篇小說共計100多萬字。今年年初,在父親“自己出去混吧”的命令之下,他向網友借路費來到四川,落難後經指點拜入佛門。3個月後,他去成都文殊院讀佛學院,兩個月後還俗,流浪到綿陽,且身無分文,靠兩位朋友救濟,邊寫作邊尋生路。在求助無門的情況下,孫誌明才做出這樣的選擇:賣身出書。
孫誌明說,他曾經在創作時連續2個月沒有出門,靠吃方便麵度日,他真的好想寫下去,可是總不能餓著肚子寫。“賣身出書是惟一的出路,我隻有身體這個本錢下注了,賣身隻是個動作,也是個開始,如果中國搞文字的人都要用賣身或者裸奔來出書的話,我想那是一種悲哀……我不能想像,當我爸媽看到賣身出書的事情會如何感想,賣身之時,我隻想對我爸說:爸,文學不是夢,即便是夢也讓它做完吧,一個殘缺的夢我承受不起啊!”
網友呼籲挽救癡心文學青年
孫誌明的文學癡心打動了許多網友。網友“熊大熊小”透露,他曾與孫誌明住同一宿舍,經常挑燈夜談,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孫誌明喝醉了,談起自己的文學理想,淚流滿麵。“我常常被他小說中的人和事感動。聽說誌明要賣身出書,突然回憶起許多往事,我不禁要為他這種帶有古典主義的行為鼓掌。”
而網友“雲水生涯”則發帖呼籲:誰來挽救癡心的文學青年。原來,孫誌明在和“雲水生涯”聊天時說,現在他將和某家出版社老板談簽合同,如果成功就有穩定的生活,可以專心搞文學,如果談不成,走投無路的他可能“舍身成文”,也就是說可能會“自殺”。
賣身謀利是恐怖的墮落
但是,“賣身出書”畢竟不是值得高興的事情,正如網友們所質疑:為什麼自己不邊打工邊寫作呢?網友“掃葉子”表示,孫誌明這樣不成熟的性格、不理智的舉動不是正常成年人應該有的,任何接濟隻是一時的,自力更生才是一輩子。如果真心愛惜寫作,愛惜自己的作品,首先要愛惜自己,連生命都不珍惜的人,上帝也救不了。“我鄙視沒病沒災出來討飯的,但尊重撿垃圾度日的老人,他們沒有文化,沒有體力,卻依然能夠自食其力。如果因為懶惰或過偏執於某種暫時無法實現的東西而放棄生存的努力,那麼請放棄無謂的同情,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逆天行道又是何苦呢。”
網友“錢邇”說,孫誌明為文賣身讓人無語,作品是否有價值不是自己執著就可以證明。如果最初賣身求助有點為文學付出的意味,後來說自己打算自殺多少像是威脅。所謂為文學賣身,還不如人家直言是為名利而裸奔。如果人人用這種方式為自己謀取近利,那是一種恐怖的墮落!信文
堅決反對賣掉孫同學
網絡寫手要賣身救文學了,說是救文學,其實就是尋求出版他那幾本書。網上泛濫起了同情之潮,對這位聲稱為了文學要賣器官而且不排除“自殺”的人,不能不讓人疑惑:如果法律對此視而不見,那最需要賣掉的是他的什麼器官呢?
手首先不能賣吧,如果實現了當“家庭主男”的夢想,還要用它來擦桌子拖地板,還可以給自己的大作熱烈地鼓鼓掌;腳似乎也不該賣掉,要留著跑街好給買家打醬油;屁股似乎也不能賣掉,或真或假的結婚之後,可以坐真皮沙發,還可以當真皮沙袋。
出版業是真刀真槍的買賣,競爭壓力之下,要讓出版商不逐利,簡直比不讓孫誌明先生寫書還難。記得一位作家貧病交加去世後,有文壇大腕曾扼腕而歎:文學這個魔鬼啊!言猶未落,名人家的門鈴又被排隊的書商按得叮咚亂響,而無名作者的無名大作往往就隻好躺在無名字紙簍裏了。但經“賣身”之炒後,不就出名了麼?會有書商抽動著鼻子跑過來。.
文學本來就是清苦之途,雖然有人為了文學而吃糠咽菜,臥冰齧雪,最終名留青史。但想著能以文學去吃香喝辣的,無異於癡人說夢。孫同學自稱是“文壇敗類”,確實有自知之明。
魯迅先生遺言在耳:孩子長大,倘無才能,可尋點小事情過活,萬不可做空頭文學家或美術家。他還有一句話:救救孩子。其實對這樣的“孩子”而言,自救似乎更重要。王鋒
四川新聞網-成都商報訊
父母離異後,他四處流浪,兩度出家,但他一直有一個要出書的夢想。“我的書十有八九能出版了,可我覺得整個過程太荒誕了……”昨日下午,以“賣身出書”而在網上引起強烈關注的孫誌明在綿陽一處簡陋的出租房內說,他沒想到憑自己的文字在網上賺了上百萬的點擊率都出書無門,而當自己幾天前在網上發帖說要“賣身”以求出版自己的幾部小說時,卻迅速引起了強烈的關注,而出書的可能也因此而來。
悲慘現狀
10平方米出租房
困不住他的文學夢
“你能看著自己的孩子,就那麼無聲無息地死去嗎?”在綿陽市靠近平政汽車站附近一個小巷的居民樓一間10平方米左右的小屋內,黑黑瘦瘦的孫誌明坐在屋裏最大的家具——床上跟記者說了起來,屋裏除了床之外,連張凳子都沒有,最顯眼的是一個大紙箱:裏麵裝著的正是孫誌明的眾多“孩子”中的一個:幾十本他寫的章回小說《拂塵而去》的樣書。《拂塵而去》是他眾多孩子中最幸運的一個——靠朋友的出資幫助,印了500本樣書,而長篇小說《醉我甜心》、《情到深處》、《別說你愛我》、《不忍心離開你》,劇本《不死的靈魂》,中短篇《城市戀人》、《城市街頭》、《城市迷情》、《城市夜晚》等則除了在網上繼續贏得更多的點擊率之外,沒能幸運地贏來變成書本的機會。“我的小說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除了這些不知道我還有什麼意義。”黑黑瘦瘦的他用黑黑的眼睛瞪著記者,卻仿佛在跟自己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