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節 創造雙贏的夫妻溝通(1 / 3)

卡耐基如是說

婚姻使處於兩個不同家庭中的男女走到一起,開始夫妻生活,這就意味著在認識、結婚以前,你和你的愛人都已經有自己的生活經曆,而且已經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你們為了愛、為了家庭走到一起,如果在婚後不能及時地進行更深、更全麵的了解與溝通,要想幸福是無法想象的。

在社交藝術中,有一條經驗為沉默是金。而家庭中,特別是夫妻間,如果也“不苟言笑”,或感到“無話可說”,那你就得警惕了:兩人的關係是不是出現了危機。

娶老婆,除生兒育女繁衍後代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好處,那就是夜半時分,兩個人可以各抱一個枕頭,說“枕邊話”。話題從不受限製,身心放鬆,溫情脈脈,卻又自由自在。有些話與朋友、同事或上司進行交流,可能不太合適……但夫妻間小聲密談,卻是一種享受,一種親密的溝通。所謂坦誠相見,不交談怎麼體現?交談可以讓對方知道自己心裏想什麼,也可以從對方的言談中,了解他的需要、渴求,甚至憂慮。用心交談,比接吻質樸、深遠,娓娓敘來,有一種“同謀”的感覺,使得兩人更感性地領略到什麼叫“知心”,什麼叫“戰友”……

曾見過兩個女人吵架,其中一個像潑婦一樣地謾罵對方,而另一個卻微笑地看著她,一聲不吭,除了微笑還是微笑。想不到,那“潑婦”看她這神態,更是氣急敗壞,語無倫次。“不說話”成為吵架的利器,也從另一方麵證明,人們是很渴望對話的。一對原本不分彼此的男女,如果到了無話可說或有話不說的地步,那無疑是在受罪。

有一個美國人,叫邁克,他曾追求一個女孩,費盡心機,最後兩個人結婚了,但此時邁克的心裏隻有恨了,他覺得曾經的“久攻不下”,隻是因為女方的故意刁難,所以便產生了一種畸形的報複心理。而他的報複手段很簡單,那就是結婚5年來,他堅決不與妻子說一句話。當他妻子再也無法忍受這種“令人窒息”的家庭氛圍時,她向電視台記者曝光了自己老公的殘酷報複行徑。在“全國人民”的聲援下,她終於和丈夫離了婚。她終於解放了,而這種解放的標誌,即可以找另一個人分享“悄悄話”……

家庭是語言的垃圾箱,也是言語的後花園,好話、壞話、情話、笑話,幾乎什麼都可以與另一半一起分享,這是一種信任,也是一種抒情。你可以對老公說“討厭”,但對男同事就不一定好說了;你可以叫老婆“貓兒”或“狗兒”,但對朋友這麼稱呼,不是顯得太肉麻,就是不禮貌。更重要的是,夫妻夜談,可以消除誤會,比如,老公下班回來,給妻子一個擁抱,敏感的妻子從他身上聞到一股香水味,於是,她就想:肯定他與哪個狐狸精擁抱過……越想越氣,越氣越不想說話,最後隻好大吵一場。試想,如果當時能捏一下老公的臉,說:“你身上沾了哪個女人的香水味?”她老公一定會笑著告訴她,是同辦公室的一位先生故意把香水灑在他身上,讓他回去‘不好交代’……這純粹是一個玩笑,但因為彼此回家不說,結果誤會加劇,戰爭爆發。真應了那句俗話:燈不點不亮,話不說不明。

曾經有一對夫妻,在報紙上看到一則拍賣廣告,都對其中的一幅油畫很感興趣,當時,他們都決心要買下來,但彼此沒說。拍賣當天,會場上人山人海,他們兩人分頭進入會場。在幾次舉手投標後,妻子發現有人跟她競拍,便一鼓作氣,不斷叫價,最後以超過底價五倍的價錢買下了這幅油畫。結果散場時,妻子才發現,那個競爭對手竟是自己的丈夫。

不久前,日本一家人壽保險公司做了一次調查,發現日本的夫妻間,每天一般可交談1小時50分鍾,對此,他們覺得奇怪,日本夫妻每天竟有這麼長的時間在交談。後來經過進一步核實,才發現不是“交談”,大多數情況下,是妻子在嘀咕,而丈夫隻是偶然點頭或“哦唔”一聲而已。調查還發現,日本丈夫和太太的談話主題有三大項,就是“吃飯”“洗澡”和“睡覺”。對此,日本有位婚姻專家分析指出,日本離婚人數越來越多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日本夫妻的“交談”次數越來越少。如此看來,夫妻間的感情接觸,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的就是談心。

夫妻溝通的技巧

夫妻間的溝通確實是一門大學問,要實現雙贏的夫妻溝通,一定要掌握一定的溝通技巧。

首先,要知道溝通什麼。

說得多,不如說得好。談到溝通,不少人誤以為溝通必須把心裏的想法和感受全部講出來。其實夫妻雙方必須過濾說話的內容,傷害夫妻關係的話就不要說。

完全坦白,不如留有餘地。常見的婚姻誤區是:夫妻之間必須絕對地坦白,不可以有個人隱私,說話毫無保留,結果卻使對方產生負麵情緒,負麵情緒累積多了,將不利於婚姻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