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愉妃與令妃(2 / 3)

令妃聞言照照鏡子,理理頭發、整整衣衫,忙不迭地迎了出去。

平常令妃是不會表現得這麼急的。

昨日乾隆在處理皇後與小燕子衝突時出乎預料的表現,本已讓她有些不安。到了晚上,本已翻了延禧宮牌子的乾隆忽然改了主意,隻遣了個小太監來傳話就沒有下文。她近乎本能地覺得有什麼地方不對了。

沒有強大宗族可以依靠的她從一開始就知道,這一生榮辱全部都寄托在皇帝身上。從內務府包衣到寵冠六宮的皇妃,她一路走來堪稱順風順水,除了後宮那些常用的手段,最大的依仗還是她一貫對乾隆心思的準確把握。

乾隆敬重孝賢,她便咬牙向孝賢看齊,不奢不妒一派端莊;乾隆不喜歡強勢的女子,她便千依百順從不忤逆;乾隆標榜以仁孝治天下,她便隨和親切務求仁孝;乾隆向往尋常人家的單純與溫暖,她便適時撒嬌賣嗔,小女人姿態做盡。

察言觀色,揣摩人心,投人所好,是她人生的第一份功課。雖說妄度君心是誅心大罪,但這卻是她在宮中的立身之本。

這麼多年盛寵不衰,她自認是了解皇帝的。但昨兒被囧得落荒而逃的乾隆,卻讓她夜裏翻來覆思索半宿,硬是揣度出一點異於平常的高深莫測來。

於是令妃有些不淡定了。

於是在得知乾隆來延禧宮時,令妃早早地站到了宮門口,等著接駕了。

乾隆也遠遠地看到了延禧宮門口一堆人。眉頭微皺,這位爺不高興了:怎麼著,合著爺往這東六宮來,就是到你延禧宮的?

所以說,這人啊,喜歡的時候,那是怎麼看怎麼都是好的,不喜歡了,那就怎麼做都嫌礙眼。

若是前任乾隆還在,指不定會滿心歡喜,認為這是令妃重視他的表現呢。

去永和宮憑吊愉妃,乾隆沒打算大張旗鼓。畢竟她已過世多年,若沒永琪不時在宮裏麵晃悠,估計早被那二百五前任遺忘到天涯海角了,凸頭凸腦地去,怕會引起有心人的注意。

低調行事的打算被令妃這麼一攪合,黃了。謹慎慣了的乾隆臨時決定換個目的地。

雖然心裏窩著一把火,但走近延禧宮,他還是一臉春風,笑吟吟地免了眾人的安,順勢就進去了。

進了屋,接過宮女送上的上好碧螺春,令妃親自送到乾隆手上。

乾隆看著手中的茶盞,暗中撇撇唇,心說:這二百五前任對茶的品味倒是比對女人的要強上許多。

意思意思地抿了一口茶,乾隆隨手將茶盞放下,對站在一旁令妃道:“魏氏你也坐下吧。朕這會兒過來是想瞧瞧小七和九兒。”

令妃聞言,笑道:“兩個丫頭一早就吵著想見她們的皇阿瑪,您這就來了,要不怎麼說父女連心呢!”說完,她回頭吩咐身邊的大宮女臘梅將七格格和九格格帶過來,待臘梅領命去了才在乾隆下首坐下。

片刻後,就聽門外傳來孩子的喧鬧聲。乾隆抬眼看去,隻見一個圓滾滾的身影略顯蹣跚地翻過門檻,衝著他飛奔過來,嘴裏還不停呼喊著“皇阿瑪”。

根據年齡,乾隆判斷這應該是七格格。小姑娘四歲了,粉雕玉琢,煞是可愛,可以預見將來會長成個小美女。

七格格一路小跑過來,抱住乾隆的腿就想往他身上爬,一邊爬還一邊撒嬌:“抱抱,皇阿瑪抱抱。”

乾隆莞爾,雖然對令妃好感甚少,但小姑娘倒確實是個惹人憐的。

伸手將名義上的女兒抱起,乾隆想起了綿億,目光不覺愈加柔和。